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967节

  自从西方药企离开东方,市场上已经留下了空白地带。

  东方的药企因为研发经费和技术底蕴的不足,难以填补西方留下的空白。

  这对于整个东方的医疗产业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损失。

  现在龙腾集团愿意迎难而上,绝对是值得鼓励的行为。

  在医疗产业领域内,东方一直都处于落后的局面。

  这一点从药企世界排名上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前十的药企中没有一家是东方企业。

  更令人心酸的是,全球每年新研发的药品当中,属于东方的更是凤毛麟角。

  通常情况下,那些高效而新颖的治疗药物,都需要从西方进口。

  同时,在医疗器械领域,东方也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

  高端的医疗器材,以前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比如核磁共振仪市场,就是西方产品的天下。

  幸亏陈锋组建了龙腾医疗集团,耗费了巨大的研发资金,最终填补了核磁共振仪的市场空白。

  否则的话,现在医院里的仪器都要出现问题。

  不过,龙腾医疗集团的成立时间太短,也仅仅是解决了核磁共振仪的供应。

  其他的高端医疗器械,现在东方需要通过第三国进行替代采购。

  价格贵的要命不说,还经常出现断供的事情。

  自从核聚变发电普及依赖,东方的经济规模发展极为迅猛,不过在医疗领域的短板却始终没有得到补充。

  这成为产业布局中的一大痛点,也让高层为之头疼。

  他们也通过各种措施和投入,积极鼓励东方药企进行研发和难点攻关。

  可问题是进展的速度不太满意,而且产业空白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那些药企也很清楚,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西方企业的退出,给他们留下了巨大的东方市场。

  仅仅凭借着内部市场的容量,就足以让东方诞生一批伟大的医疗企业。

  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非常无奈。

  无论是制药还是高端器械的研发,都需要大量的投入以及高强度的研发。

  虽然东方高层给予了一定的扶持,比如说划拨研发经费,还有在税收上提供优惠,积极输送人才等等。

  但这些举措的效果却很不理想,研发经费增加了,但和需求相比依旧有着巨大的缺口。

  况且,现在的东方百业腾飞,需要投入的地方特别多。

  不太可能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医疗产业上。

  更要命的是,医疗产业早已进行了市场化的改变。

  对于绝大部分东方药企来说,活下来是最重要的。

  如果好高骛远,将流动资金全都投入到研发上,那结果可是非常危险。

  众所周知,无论哪个行业的研发都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的事情。

  尤其是在医疗领域内更是如此,有人做过统计,该领域内的研发成功率不足百分之十。

  一款药品在抵达患者、治愈疾病之前,需经历分子发现、工艺开发、生产放大、动物试验进行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上市申报等重重关卡。

  不夸张地说,每一关都是九死一生。

  也就是说,十次研发投入,可能只有一次会成功。

  新药研发平均需要耗时10年、耗资10亿,并且成功率低,不足10%。

  根据全球生物技术行业组织发布的报告,过去十年9704个药物临床开发项目中从1期临床到获得批准上市的成功率平均为7.9%,所需要的时间平均为10.5年。

  此外研发人力投入非常大,科研工作者的常态是不休息,节假日实验室都停不了,到了争分夺秒的关键时刻,研发人员都日夜颠倒,习惯了。

  也会有很多实验做到最后发现没有达到预期结果,需要重头再来的时刻,这种时候就只能很平静地重头再来。

  更为重要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药开发的成本整体仍然呈现持续推高的趋势。

  相关专业人员需要先发现新的化合物,然后通过动物实验了解其毒性反应以及代谢过程,重点观察化合物的作用部位和作用效果,然后才能进行人体临床试验。

  经过三期临床试验后才能申请上市,有些药物在上市后还要进行四期临床试验,以观察其长期的副作用。

  一期临床研究是整个药物开发的源头,但是I期临床有风险,整体I期临床进入II临床的成功率为52%,II期临床进入III临床的成功率为28.9%,III期临床后进入NDA/BLA阶段的成功率为57.8%,NDA/BLA后获批的成功率为90.6%。

  周期长、耗资重的主要原因在于研发中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失败,一旦失败,研发工作者的精力和时间就付之东流,企业多少亿的投资都将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药企研发是一个门槛很高,风险很大的领域,不是什么企业都可以参与进来的。

  东方的大部分药企主营的是制药,生产一些专利过期的药品,作为主要的业务方向。

  以前他们的高端制药,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西方药企的专利授权。

  所以几十年来,东方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药物开发产业链。

  想要追赶西方在该领域内的优势,就必须承受失败的负担,唯有沉下心来,才能进行长远的真正的原创研发。

  从药企研发的投入排名来看,东方企业在这方面还是非常保守的。

  这是出于现实的原因,不得不更加小心谨慎。

  因为西方药企占据了绝对优势,几乎垄断了市场的特效新药,他们投入越高,收入也就越高,市场占有率越大。

  而东方药企本身规模偏小,缺乏高利润业务,往往一两个原创药物开发项目失败,就要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危险中。

  除了经营上的风险之外,药物研发人才的短缺则是另外一个难题。

  由于这种种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东方药企的研发脚步。

  最终导致有市场空白,却没有相应的研发能力,无法填补西方药企留下的空缺.

第一三一零章 风头过盛的陈锋,不遭人忌是庸才

  回到京城的防务负责人,立刻将与陈锋之间的协议作了汇报。

  他的管辖权仅限于防务系统,与医疗系统相关的业务需要专门的批准.

  而且所有的东方高层都清楚,关系到陈锋的事情没有轻重,必须全部开会讨论。

  自从上次他与门阀世家之间的争斗结束后,这就已经形成了惯例。

  所以这次的协议只是暂时达成了初步意向,究竟能否通过还需要研究一下。

  “咱们的这位陈国士胃口越来越大了,龙腾集团在电子,材料,汽车和机械方面已经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优势,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垄断地位。”

  “矿业和金融以及军事重工等业务,也开展的非常顺利,实现了市场稳步增长,已经足以自给自足,每年还能产出不少的利润。”

  “唯一亏损的就是医疗业务,我早就猜到陈国士不会轻易放过这一领域,目前来看他这是准备在医疗方面大显身手,用资金开路的方式,占有这个高额利润的市场。”

  开会讨论的时候,有不少人对这次的协议提出了反对意见。

  他们的理由很充分,也很有必要。

  陈锋名下的产业规模太大了,已经超过了正常企业的范畴。

  现在有很多人私底下抱怨,好像整个东方都在为陈锋一个人打工。

  这不是东方的陈锋,而是陈锋的东方。

  长此以往,随着三大集团的规模不断扩张,谁也不清楚最后会形成什么局面。

  一家独大的现象,直到现在都没有任何扭转的趋势。

  在市场面,反而趋于加速集中的状态。

  这样的情况,由不得大家不忌惮。

  现如今,传媒行业几乎成了陈锋的自留地,能源行业也被朱雀集团所垄断。

  至于龙腾集团,更是占据了八大领域。

  一个人,一个家族的产业能形成这种规模集中的效应,已经足以让人警惕了。

  有人做过分析,陈锋的产业布局很合理,几乎没有了短板。

  这里所说的短板,指的是将陈锋的产业看做一个国家,一个经济体。

  以前他的这些产业中还缺少农业相关的业务,但随着外北地区的开发,这个欠缺也随之被弥补。

  要知道,外北地区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其中有20%的土地可以开发成为耕地。

  而且,这些耕地还是世界闻名的黑土地。

  与此同时,开发这么大一片土地,根本需要启动许多基础设施工程。

  这么一来,陈锋的产业几乎没有了弱点。

  他只要将名下产业的员工全部集中在外北地区,随时可以诞生一个全新的高度发达经济体。

  目前东方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优势的产业,几乎全部和陈锋有关系。

  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心的现象,也是必须改变的状态。

首节 上一节 967/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