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674节
暂时脱离接触,等双方冷静一下再做沟通,效果应该会更好。
“站住,我希望你们记住,诺亚方舟研发工程我才是发起人,也是总负责人,6万亿米元的资金全都是我想办法筹集的,在这里我才是老大。”
“至于你们这些人,统统都是我的雇员,作为项目负责人,我命令你们回去之后必须想出方案,不然的话,我会让你们知道什么叫做后悔。”
如果说之前埃米尔还只是在发火,那么现在就是不加掩饰的威胁。
更离谱的是,他居然一口气威胁十二名最顶尖的科学家。
要知道这些科学家联手的影响力,绝对远远超过他。
“埃米尔先生,我要求你立刻收回刚才的话,否则我们明天就会把辞职信交到你的手里,同时由我们带来的研发团队也会全部退出诺亚方舟项目。”
这十二名科学家也不是吃素的,当场针锋相对,好不避让。
虽说他们不愿意和埃米尔之间的关系太僵,但这并不代表接受刚才的威胁。
身为顶级科学家,这种威胁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况且,尽管埃米尔是项目的总负责人和发起人,但具体的研发工作却一窍不通,全部都要靠他们来统筹协调。
所以这些科学家有足够的底气,一点都不惧怕对方的威胁。
大不了辞职不干,失去这个项目,对他们压根没有任何影响。
但如果离开了他们这批最顶级的科学家,诺亚方舟计划想要顺利进行下去,难度只会变得更大。
相比而言,埃米尔离不开他们,而非相反。
“埃米尔先生,请你不要忘记了,你只是发起人,而不是投资人,诺亚方舟项目是我们西方联手筹集资金启动的超级工程,我们的作用比你更大,如果做选择的话,被舍弃的人绝对不是会我们。”
科学家们同样对埃米尔做出了威胁,气势上毫不示弱。
他们说的一点没错,如果让西方做选择的话,宁愿开除埃米尔,也不会让这些科学家离开。
没有了埃米尔,随便再找一个地位相仿的人来负责就好。
但失去了十二名顶级科学家的帮助,对整个项目的影响将是毁灭性的。
孰轻孰重,很容易做出选择。
“你们这群不知所谓的家伙,这是我的项目,我才是这里的主人……”
埃米尔气急败坏,完全失去了以往的风度。
他发现自己和陈锋作对的话,弱点太过明显了。
在空天母舰项目中,陈锋是绝对的主导者,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唱反调。
但在诺亚方舟项目上,埃米尔只是挂名的负责人,根本指挥不动这些顶级科学家。
所以,陈锋对他的反击又准又狠,直击软肋。
将嘴炮式的辩论,升级为研发成果上的互相比较。
如果只是在新闻发布会上打嘴炮,埃米尔肯定不会怯场。
但比拼研发成果的话,他压根就做不了主,也不懂研发内容。
因此在遭遇到了陈锋的犀利反击后,他什么都做不了,只有无能狂怒。
在这场研发竞争中,两人的地位根本不对等。
陈锋凭借超然的身份和地位,足以碾压埃米尔这个不自量力的对手.
第八八零章 竞争白热化,自食恶果
“你和那些科学家商量的怎么样了?能不能拿出点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的研发实力。”
一处庄园内,几名华尔街大佬聚在一起.
他们都是鼎鼎有名亿万富翁,掌管着海量的财富,但大部分身价都投入到了股市里。
在陈锋的成果展示会直播后,几人的财富全部缩水严重。
金融市场就是这么刺激,短短的一周内,可能身价翻一倍,也可能归零。
“没有用,靠我一个人没办法指挥那些科学家,他们并不惧怕我,也不愿意听从我的命令。”
埃米尔的声音里,压抑着强烈的不满和愤怒。
昨天在会议室里大吵了一架后,十二名顶级科学家愤然离席。
等冷静下来,他无奈地发现,自己貌似真的没什么办法。
想要让这批科学家听话,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隶属七芒大楼,属于防务系统的总部,对诺亚方舟项目没有直接的管辖资格。
这些顶级科学家都有各自的实验室,走到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座上宾。
从地位和身份来说,甚至要比埃米尔还要更高一筹。
让他凭个人号召力去命令一群顶尖科学家,属实有点强人所难。
“这可不行,本周的股市流通性明显降低,交易总额大幅度下滑,各类金融资产持续贬值,如果继续下去的话,极有可能酿成一轮大规模的股灾。”
“现在大部分的资金都投入到了诺亚方舟研发项目中,严重缺乏流动资金,现在的金融市场之所以还能维持,是因为我们华尔街刚刚达成了协议,各大机构近期不会主动抛售各类股票和金融债券。”
“但这种脆弱的平衡不会持续太久,在资金压力下,迟早会有人率先开启抛售模式,以回笼资金,到了哪个时候,所有的投资人都会争先恐后的逃命,出现市场踩踏效应,导致更为严重的金融危机。”
“这种惨烈的局面,我们必须遏制在苗头阶段,现在的西方经济已经不能承受这样的打击,那将促使资产加速外流,掏空我们数百年来发展的成果。”
几名华尔街大佬,忧心忡忡地分析着现在的局面。
最近这段时间,西方在经济上的颓势非但没有被遏制,反而有了加速的迹象。
这一切的原因,都是源于工业空心化的恶果。
以前的西方,工业发达,全球第一。
主导全球的地位,没有任何势力可以挑战。
但随着独霸天下的时间太久,渐渐地西方人发现利用金融收割全球财富要更加快捷,更加便利。
同时为了压低商品的成本,他们开始进行工业转移。
期初,这种收割模式的改变非常高效,让西方开启了一段经济提速期。
接受工业转移的地方,大都在西方的控制下。
每过一段时间,这些地方通过工业积累了一定财富,西方就会利用货币加息来制造一场危机,实现完美的财富收割。
那些接受了工业转移的地方,辛辛苦苦积累一代人积累的财富,往往在短短的几周时间就被西方收割殆尽。
这是一套循环的模式,西方掌控科技,金融,资源,和市场四大经济杀招。
通过这四大杀招的配合运用,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挑战西方的地位。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东方崛起。
东方凭借着庞大的体量和市场,几乎是无限地接受所有的产业转移。
无论多么低端的产业,在发展初期都不嫌弃。
然后,通过低端制造业积累的财富,向更上游产业链发起进攻,不断地扩大产业链深度和规模。
经过数十年的激烈和发展,终于跨入中等收入,工业规模跃居全球第一。
这时候,西方也开启了新一轮的财富收割周期。
但这一次,他们忽然发现,自己手里的镰刀竟然割不动了。
东方的块头太大,竟然扛住了他们轮番使出的四大杀招。
随着龙腾集团的出现,更是接连打破了西方的科技优势和产业封锁链。
如今,双方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西方的有识之士也察觉到了工业空心化的严重后果,于是努力采取制造业回流行动。
但制造业回流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产业迁移问题,还需要进行各种配套的设施和服务。
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需要大笔大笔的资金投入,解决基础设施,物流,以及专职工人的培养。
与此同时,东方正在进行产业升级,也需要大笔资金。
这么一来,情况就很明朗了。
东西方都需要大笔的资金注入,升级自己的制造业,不断地提高产业优势。
但国际上的资金就那么多,东方多吃一口,等于西方少吃一口。
因此,双方对资金的争夺也越发的激烈。
“必须想办法做出正面回应,向全球证明我们西方并未落后,未来的太空时代我们依旧是主导者,否则的话,资金会越来越快地流入东方,毕竟他们在制造业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现在东方的核聚变发电计划还没有完成,一旦实现了清洁能源的替代,他们的产业优势将越来越大,我们刚刚迁移回来的制造业还太脆弱,不足以与之抗衡。”.
第八八一章 故伎重施,引导舆论
资金的流出,让西方金融市场再次陷入了萎靡不振的熊市。
整个西方笼罩在一片阴影当中,似乎危机随时都有可能到来。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