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575节

  作为本地媒体派出的记者,语气里带着尊敬,问题也并不尖锐。

  尤其是最后一句补充,活跃了现场的气氛。

  在获奖者中,陈锋的年龄是最小的,成就是最大的,身材是最好,头发是最多的,长相也是最帅的。

  此时,其他获奖者也纷纷将目光汇聚了过来。

  他们同样非常好奇,陈锋作为企业老板,是如何在商业与科研两项工作中取得平衡的。

  而且,年龄不到三十岁,在科研上就有了如此大的成就。

  在陈锋之前,能在30岁以下的年龄获得诺贝尔奖的,仅劳伦斯一人。

  而同时获两项大奖的,更是空前绝后。

  况且距离劳伦斯获奖,至今是七十年前的事情了。

  很多人忍不住设想,如果陈锋保持目前的状况,十年二十年后,在科研方面将取得多么伟大的成就?

  以他现在拥有的科研成果,就足以竞争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头衔,甚至没有之一。

  想到这里,即便是这些地位尊崇的获奖者,也忍不住心生嫉妒。

  要知道,他们可都是站在科研金字塔顶尖的科学家。

  无论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标准来评价,他们都是最成功的一批人。

  平时走到那里,都是受人敬仰的存在。

  但即便如此,面对陈锋的时候还是不由自主地滋生出酸溜溜的心态。

  这家伙太年轻,太成功,太富有了。

  拥有全球第一的身价,取得了全球第一的科研成就,偏偏还这么年轻,这么帅气,这么健壮。

  这一刻,所有获奖者都忍不住暗自发出感叹:“命运真的太不公平,过于偏爱陈锋了。”.

第七二四章 天赋才是最重要的

  第一个问题,属于东道主对获奖者表达的友好善意。

  陈锋略微思考了一下,笑呵呵地回答。

  “许多人可能有这么一种误解,将我的科研工作想象成非常认真和繁忙的体力消耗工作,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是因为对我的工作状态,以及企业的运行不太了解。”

  “对龙腾集团和朱雀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来说,各部门之间都有一套严格的运行机制,无论我在或不在都不影响正常运营。”

  “在企业经营上,通常我只负责一些战略方向上的选择,在科研方面同样如此,通俗一点来讲,我负责选定研发方面,提出研发的思路,有很多人会帮助我将思路执行到位。”

  现场的记者们都装出一副认真听讲的样子,其实内心毫无波澜.

  对他们而言,这个问题太过温和,缺少足够的新闻爆点。

  本地媒体的采访,透着一股娱乐新闻的气息。

  唯一能让观众感兴趣的,估计也就是首富在身材管理方面的经验。

  毕竟,这是第一个在大庭广众下夸赞陈锋身材的问题。

  至于说企业管理和科研时间分配,根本不成问题。

  全球首富肯定不用自己去执行,下面一群人排着队等着命令呢。

  “我想多说一句在你们看来不太正确的话,天才和普通工作者的区别只有百分之一的灵感,而在科研方面,1%的灵感才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剩下的99%的努力有大把人可以替你完成。”

  “所以在我眼里,科研工作者分为两类,一类是负责提供1%灵感的脑力科研者,另一类是负责提供99%努力的体力科研者。”

  在任何人面前,陈锋都不喜欢灌输一些心灵鸡汤。

  单纯地做科研工作,自然是不用天赋和灵感。

  但是个人都应该明白,科研做到极致,要取得重大成果,必须是天赋异禀,必须有灵光一现。

  这灵光一现,将普通人和天才彻底区分开。

  真心的实话,往往被人视作一种傲慢。

  而那些心灵鸡汤,明明是错的,却可以抚慰普通人脆弱的内心。

  “至于你刚才夸奖我的身材好,对于这点我还是很有底气的,因为做任何工作在我眼里都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就像健身和运动,也是我生活习惯的一部分,每天我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健身活动,在这方面没什么捷径,靠的就是重复的繁琐的机械式运动。”

  听了陈锋的回答,本地记者非常高兴。

  他忍不住接着提问道:“陈先生的一番话,让我们对科研工作和企业管理多了一份了解,您如此的年轻,又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您对现在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吗?”

  严格来讲,这位记者已经违反规定了。

  因为每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必须回答三个问题。

  他是第一个,却接连问了两个问题。

  关键是,他的问题一点含金量都没有,听上去有点吹捧的意思。

  大好的机会,就这么给浪费了。

  旁边的同行,更是心生不满。

  这些问题的水准实在是有些低了,基本无限接近娱乐采访了。

  “我也是年轻人,所以真的没什么可建议的,只能奉劝所有同龄人,尽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要被生活束缚。”

  陈锋对于什么建议或则寄语,压根没什么兴趣。

  让他给年轻人提建议,能说什么呢?

  “谢谢陈先生的回答,您的意思是让每个人都活出自己的精彩,我的观点和您不谋而合……”

  这位本地媒体的记者还想顺杆爬,继续提出问题。

  但旁边的同行可不答应了,纷纷发出嘘声。

  马丹,就算是照顾自家媒体,也不能这样照顾吧?!

  这那是什么记者公开会,都快成为本地媒体对陈锋的专访节目了。

  他们这群人干巴巴地等了这么久,连一个字的提问都没捞上。

  如果再让这位记者发挥下去,天晓得什么时候能够结束。

  听到嘘声,主持人也知道自家记者犯了众怒。

  这么好的提问机会,却总是说一些没营养的废话。

  他都不用看后台数据就知道,这个时候的观众反应也一定是很不满的。

  接连两个问题,都像是商业吹捧。

  幸好主持人身经百战,非常有经验。

  他找了一个恰当的时机,笑着接过了话题。

  “让我们感谢陈先生的精彩发言,也感谢刚才这位记者的精彩提问,接下来有请下一位记者朋友提出问题。”

  说话间,主持人的目光扫过台下的记者们。

  那些记者们一个个举起右手,拼命地伸长,希望能被点名。

  可惜的是,他们注定做的是无用功。

  因为从一开始,提问的流程和记者名单就已经确定了。

  第一位提问记者来自本地媒体,第二位预定的记者来自东方的主流媒体,第三位才是来自西方的媒体记者.

第七二五章 下一个研发项目,还是万亿级别

  第二位来自东方媒体的记者,提出的问题更加的温柔。

  “陈先生,众所周知,您无论在商业领域还是在科研领域,都做出了前无古人,也难有来者的成就,成为了全世界年轻人的偶像,请问您是如何做到的,有什么秘诀吗?”

  这个问题,与其说是提问,倒不如说是明目张胆的吹捧。

  什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虽然说的都是实话,却还是透着一股子吹捧的味道。

  “秘诀嘛,天赋和勤奋缺一不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勤奋是可以通过努力达到的,但天赋却是一种天生的灵感体现。”

  陈锋笑呵呵地回答着问题,声音不疾不徐.

  这几个问题对他来说,都是令人愉悦的。

  毕竟大家是自己人嘛,肯定不会在这种场合提出刁钻的问题。

  现在的陈锋,是整个东方的骄傲。

  甚至一些高丽人和小鬼子,都认为他的出现,提升了所有黄种人的地位。

  除了西方记者之外,没人会提出让他下不来台的问题。

  “据我们所知,国内外许多高等院校都对您发出了邀请,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去办几场讲座,不知道您接下来的计划是什么?有没有兴趣到高等院校兼职教学?”

  这个问题,好歹还有点深度。

首节 上一节 575/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