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563节
#上市前的虚假盈利,吹出了历史上最庞大的资产泡沫#
#史上最大骗局,朱雀集团的盈利解析#
#解密朱雀集团真实的市盈率,令人不解的迷局#
#数十万亿米元的资产泡沫,全球首富的巧妙布局#
一篇篇报道,迅速转变了风向。
在朱雀集团刚刚上市的时候,这些媒体也曾为了破纪录的IPO规模而发出赞叹。
但等他们回过神来,便立刻改变了态度。
对于朱雀集团的超高市值,在各个角度进行诋毁和攻击。
西方媒体的目标很直白,就是告诉那些国际游资,朱雀集团根本不配这么高的市值。
用这种诋毁的方式,引起投资市场的恐慌。
以此为手段,吸引国际游资回流西方。
说白了,这是一场流动资金的争夺战。
庞大的国际游资进入东方,一方面会让西方市场陷入缺少流动资金的窘迫境地。
另一方面,也会极大地刺激东方经济的腾飞。
如果能够用这种方式,让部分国际游资产生恐慌,回流西方的话,等于是补了一口血。
这场国际游资的争夺战,是彻底的零和博弈。
西方损失的,就等于东方获得的。
反之亦然。
资本是追逐利润而生,对风险最为敏感。
东方市场用利润吸引资本,而西方市场则夸大风险作对冲,让资本回流。
双方各展其能,都没有退缩的空间。
为了扩大影响力,营造出投资风险的假象。
西方媒体专门邀请了两位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参加专题节目,批评朱雀集团的虚高市值。
“其实关于朱雀集团的市值谎言,很容易就可以戳穿,因为一家企业在上市的时候,不能只参考前一年度的财报,还要综合分析三到五年的财报。”
“鉴于朱雀集团刚刚成立三年,那么我们目前只能参考这三年的财务报表,现在我把三组报表放在一起,大家就可以清晰地感觉到问题所在。”
“在最初的两年时间里,朱雀集团一直处于严重的亏损状态,直到第三年接到了一笔数额巨大的订单,三百套发电机组与核反应堆,订单总值约4.5万亿米元。”
“不过这笔订单目前只支付了首批款项,约合1.5万亿米元,而除去生产运营成本后,第三年度的总盈利0.3万亿。”
“如果算上第一年度和第二年度的亏损,然后进行平均的话,朱雀集团三年的综合财报依旧是亏损状态,这就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一家企业直到现在没有产生真正的盈利,虽然我们的首富通过出让股份收回了所有成本,并且狠狠地大赚了一笔。”
“但这一切都掩盖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朱雀集团目前仍旧是一家亏损的企业,才刚刚产生名义上的利润,甚至没有完全收回成本。”
“这样的企业在上市的第一天,股价居然直接涨停三次封板,这是不正常的,而高达36.8万亿米元的市值,绝对是金融市场吹捧出来的泡沫。”
“我们通过对能源企业的市盈率进行计算的话,目前朱雀集团的合理市值应该在4到5万亿米元左右,这属于不理智的市场情绪,烘托出了一个庞大的资产泡沫。”
“我们有理由相信,市场终究会回归理性,而朱雀集团的市值也将很快回落到真正的价值,我一直强调,股票属于价值投资。”
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信誓旦旦地给出了一致的评价,语气相当的坚定。
他们试图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让国际游资机构产生恐慌情绪,逃离东方市场.
第七零六章 被打脸的西方经济学家
朱雀集团的市值,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热烈讨论。
高昂的股价,已经超乎了普通人的想象。
整体三十多万亿米元的估值,打破了无数的记录。
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公开发言,更是将舆论的压力推升到了极致。
当相关的消息传到国内后,不少股民心里开始出现惊慌的情绪。
于是,大量朱雀集团的流通股在市场上被抛售。
股民们唯恐被挂在天花板上,高处不胜寒。
在普通投资者抛售的时候,股价从1000元/股,降到了880元/股.
大幅下挫的股价,似乎也印证了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家的话。
这一下,市场情绪陷入恐慌之中。
抛售的力度在逐渐加大,从880元/股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又下降到600元/股。
股票市场上一片哀嚎,普通投资者纷纷将手里的股票割肉清仓。
一周时间,朱雀集团的市值比巅峰时期缩水了百分之四十。
这种暴跌的趋势,仿佛没有止境。
此时的西方经济学家趁热打铁,加大力度贬低朱雀集团的经营状况。
甚至将核聚变发电技术,形容成一种噱头大于实际意义上的科研成就,根本不值得投资。
西方人希望利用这种方式,让国际游资尽快撤离东方市场。
他们不遗余力地推动恐慌情绪的蔓延,让市场进入全面唱空的状态。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国际游资非但没有撤离,反而加快了吸纳朱雀集团股票的步伐。
逢低买入的市场策略,让他们在一周的时间内吸纳了超过100亿股。
就在朱雀集团股价降到600元/股的当天,下午收盘前十分钟,一波直线拉升开启了反攻的序幕。
短短十分钟的时间,直接涨回到880元/股的价位。
普通投资者看着过山车一样的行情,都不敢再入场。
而到了第二天,朱雀集团的股价继续回升,再次回到了1000元/股以上。
国际游资完成了买入的计划,利用了市场情绪,逢低扫货。
此时,最新的股市统计数据终于出炉。
在西方市场炒作朱雀集团价值虚高的这段时间,国际游资非但没有撤离东方市场,反而加大了投入。
这条消息,让无数股民后悔不迭。
过山车一样的行情,将金融市场冷酷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
面对股价的大起大落,陈锋却始终没有出面表态。
因为他处于市场缄默期的限制,不能对自家股票发表任何意见。
但朱雀集团的价值没有变化,西方媒体的诋毁也抹杀不了核聚变发电的伟大意义。
国际游资都有专业的经济分析团队,掌握的信息远超普通投资者。
他们逢低买入了朱雀集团的股票后,并没有转手卖出,赚取差价。
尤其是石油财富基金的阿勒德王子,在媒体面前公开表示,不会考虑出售股票。
他认为买入朱雀集团的股票是一种价值投资,可以长期持有。
对于西方经济学家的唱空,阿勒德王子非常不屑。
因为核聚变发电能源市场有多么广阔,他本人非常清楚。
36万亿米元的市值,看似高不可攀,难以想象。
但随着核聚变能源成为世界主流,未来三五年内投资者就会发现,朱雀集团的市值很正常,甚至可能被市场低估了。
要知道,去年全球能源行业的总产值超过了十万亿米元。
这是一种基础产业的投资,未来的收入将非常稳定。
很快,西方的金融统计数据也出来了。
在这一段时间里,他们的股市成交量和交易额并没有明显的起色。
西方整体的金融市场环境,依旧没有摆脱寒冬的季节。
他们费尽心机的一番操作,并没有达到任何的效果。
相反,国际游资还加快了押注东方市场的速度。
这时的东方,也进入到了经济提速的初级阶段。
大批外部资金的涌入,活跃了整个经济市场。
而国内的股民们,开始在网上对那些经济学家痛斥嘲笑。
“什么经济学家,说的都是废话,一句有用的都没有。”
“还说什么朱雀集团的股价应该维持在200元以下,我就想问问他们,脸疼不疼?”
“气死我了,朱雀集团上市当天我抢到了1000股,三天时间挣了四十万,听了那些专家的话,平价抛出,最后赔了一笔手续费。”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