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555节

  “我想请教一下陈董事长,核聚变发电将在什么时候面前全世界进行推广和普及,而朱雀集团在此过程中将扮演什么角色?”

  在机构投资者座谈环节,一位海外基金经理询问道。

  核聚变发电技术作为朱雀集团独享的专利,一旦开启向全球普及的战略,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收益。

  而在这个过程中,朱雀集团的战略目标和未来规划,更是重中之重。

  “最乐观的估计,在东方实现核聚变普及之后,就会立刻向全球进行技术的推广,可控核聚变的发展需要长期的调试,这方面工作急不来。”

  “按照目前的进度看,我们集团对这项科技的垄断几乎成为定局,目前在该项技术上的持续改进仍在进行当中,在市场方面我们没有对手。”

  “而在核聚变全球化的普及过程中,我们朱雀集团首先提供的技术支持,其次是核心发电机组与核聚变反应堆的供应销售,当然我们也不排除资金入股全球各地的电力产业。”

  陈锋毫不讳言,直接说出了集团发展的野心与目标。

  朱雀集团在技术上的垄断优势不可撼动,也不会轻易放弃。

  但完全掌控全球电力产业,不太现实。

  目前来看,以技术应用为手段对全球电力进行适当的控制,才是最佳的战略目标。

  陈锋非常坦诚回答了对方的提问,企业上市后这些重大事项都会对外披露。

  “今后朱雀集团在技术方面如何确保这种垄断的技术优势?面对未来的竞争者将采用何种方式构建产业护城河?此外朱雀集团有没有打算在主营业务之外,向更多的行业进行扩展?”

  又一名基金经理提出了问题,也是在座的机构代表都想知道的问题。

  “呵呵,关于如何确保技术优势,在座的诸位回去后可以请教专业的科学家,上次核聚变研发的事故才刚过去不到两年。”

  “至于面对未来的竞争者如何构建护城河,这个问题很简单,那就是不断地在技术上更新,不断地改进能量转化效率,不断地对发电机组与核反应堆进行换代。”

  “当竞争者未来花费巨额资金研发出核聚变发发电技术的时候,他们会发现市场上应用的核聚变反应堆已经到了第三代,第四代,而他们投入研发的技术还未成功之前就已经落后了。”

  “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可控核聚变技术不仅仅具有商业属性,但同时也不能忽略它本身具备的商业属性,市场无论在任何时候都遵守优胜劣汰的规则。”

  “最后对于我们朱雀集团今后有没有可能进行业务上的扩展,目前不在我们的计划之内,但是当盈余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进行多产业的投资肯定势在必行。”

  各大金融机构的代表们有备而来,他们的问题非常专业和有针对性。

  而陈锋都一一作答解除他们的疑虑,表现的从容不迫,坦然诚恳。

  这样的场面,对他而言只是小菜一碟,根本不构成压力。

  经过一番交流,陈锋展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卓越风采,这给了机构投资者非常大的信心。

  在任何产业领域,拥有一名强大而富有远见的带头人可以为企业赢得更多加分.

第六九四章 崛起的东方,海外学子掀起归国热潮

  在离开京城之际,前来考察的各大机构投资者们,当场下定决心认购朱雀集团的股票。

  只要朱雀集团保持现在的发展速度,股票绝对会不断上涨,属于可以长期持有的绝佳蓝筹股。

  金融市场的气氛,已经逐渐开始火热。

  大批的海外资金,在不断的涌入。

  资本就像是贪吃的野兽,嗅着利润的味道,将一路追随。

  在这场财富的盛宴中,最大的受益者不是朱雀集团,而是东方大国.

  巨额的海外资金,为下一步的经济腾飞夯实了牢固的物质基础。

  虽然朱雀集团是直接受益者,但其他行业也受益匪浅。

  股票承销机构和保荐银行,都将在这场财富的狂欢中获取大笔的佣金。

  与此同时,其他相关企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的提速。

  最近几年来,随着龙腾集团和朱雀集团在自主研发领域突飞猛进,海外留学人才的回归比例也在逐年上升。

  得益于张小敬这批海归人才的成功,国内企业家纷纷开始向陈锋学习,开始积极在海外寻找高端留学人才回国发展。

  而国内经济的蓬勃发展,也让不少华裔工程师有意回归祖国找更合适的工作。

  在西方国家,带有东方血统的高端人才一直遭受着隐形的歧视。

  职业发展的潜力一直被牢牢压制,存在着一个很难突破的天花板。

  根据统计,海外东方人在企业中大都任职技术人员,极少有人可以入职管理岗位。

  这里面有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一种职场打压。

  而且,随着东方大国的经济规模越来越大。

  今年从第一个月开始,就一直雄踞世界第一。

  如此快速的发展,也加深了西方企业对东方人的戒备心理。

  一些具有东方血统或背景的高端人才,纷纷被调离了核心岗位,成为职场上的边缘人。

  东方发展的越好,西方企业对华裔的戒备心就越重。

  而这种职场上的打压和戒备,也让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选择回国发展。

  一时间,掀起了海外留学生的归国热潮。

  毕竟现在的形式很明显,东方正处于快速崛起的阶段。

  商业机会远比西方市场更多,也更容易获取。

  许多国内的企业瞅准了机会,以高薪和高平台,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海归人才的加盟。

  其中朱雀集团的长期合作商华光轴承动作最快,同时投入的精力最多。

  集团总经理于传光不仅在米国和欧洲进行了多场人才招聘,同时还在脚盆国设立了专门的接待处。

  许方正三十年前留学日耳曼,凭借坚持不懈的努力,成长为轴承领域的专家,在行业内享有盛名。

  但让他一直难以接受的是,自己的职业定位似乎一直都固化在技术岗位上。

  而与他同批进入职场的当地同学,都已经成为了各大研发室的负责人,有的甚至当上了CEO。

  而能力更优秀的他,却只能在技术研发上担任一个副手的角色。

  这样的区别对待,让他一直都难以平衡。

  刚巧华光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亲自对他发出了邀请,并许诺了技术总监的职位。

  无论是薪资待遇还是地位方面,都比现在有了质的提升。

  许方正没有犹豫,很痛快地接受了邀请。

  “华光轴承的于总非常有想法,发展国产高端轴承的思路和我不谋而合,尤其华光集团方面展示了非常强烈的诚意,这才打动我回国发展。”

  “与国内的同类企业相比,华光轴承是朱雀集团的长期合作商,这也是我做出选择的重要原因,我相信这家企业拥有无与伦比的发展前景。”

  “我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技术管理者,不单单钻研技术,还要把海外先进管理经验带回国内,我坚信华光轴承将来能成为高端轴承市场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之一。”

  许方正在行业内,一直享有盛誉,他的回国在海外华裔工程师圈子中掀起一番轰动。

  正是有了他的带头,让不少高端留学人才跟随加盟了华光轴承。

  不过,虽然国内的企业诚意十足地招揽海外留学人才,但他们的吸引力加在一起也不如龙腾和朱雀。

  这两家企业,一直占据了人才心目中最佳入职企业的前两名。

  尤其是龙腾集团,最近几年来一直都是海归人才的首选。

  每年都有大批量的海外高端人才投出自己的简历,希望可以入职到龙腾集团。

  对那些海外留学的莘莘学子来说,龙腾人事部发出的一封工作邀请函,都远比其他企业老总亲自招揽更具吸引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品牌影响力的加成.

第六九五章 命运相连,一荣俱荣

  海外人才掀起归国热潮,龙腾集团也顺势扩大了招聘岗位数量。

  对于人才,陈锋肯定是来者不拒。

  在他的力主下,龙腾集团的研发体系从一开始就参照了米国企业的研发架构。

  许多留洋归来的人才和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可以顺利融入,提高了工作效率。

  海外的人才之所以将龙腾集团视作目标首选,工作环境也是重要的参考标准。

  龙腾科研体系的工作氛围跟国外类似,回国工作不用担心融合问题,可以尽快上手进入角色。

  相比之下,朱雀集团的招收条件无疑就苛刻了许多.

  很多核心研发岗位,不对海外留学人才开放,只面向一批固定高校招收毕业生。

  其中一些顶尖名校的毕业生,也被陈锋排除在外。

  这一切都是为了核心技术的严格保密,避免可控核聚变技术出现外泄。

  朱雀集团是一个保密级别非常高的企业,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加入的。

  即便是专业水平非常出众的应聘者,最终也可能收不到聘用合同。

  这是因为企业的性质不同,要求自然也就不同。

  “陈董,关于朱雀集团接下来的招聘计划,你有什么建议?”

首节 上一节 555/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