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544节

  《为东方贺喜,为陈锋贺喜!》

  《恭贺著名青年科学家陈锋先生,同年两获诺贝尔奖,创造历史。》

  《科技为先,记录全球首富陈锋先生的创业历程。》

  各式各样的新闻标题,都在描述着同一件事情。

  时隔一天,陈锋收获了第二枚诺贝尔奖章。

  在历史上,也有数位科学家两次获得过诺贝尔奖。

  但他们在两次获奖之间,至少相隔了十年以上.

  而陈锋则不然,仅仅是隔了一天,就收获了第二枚奖章。

  诺贝尔奖公布获奖名单是有秩序的,第一天公布生物与医学奖,第二天公布物理学奖,第三天公布化学奖,第四天公布文学奖。

  后面还有经济学奖与和平奖,会在七天的时间之内,全都公布出来。

  对于科学界来说,只看重前三天的奖项。

  而陈锋则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在三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章中独中两元。

  这个话题引发的轰动性,比昨天更增十倍。

  第一枚诺贝尔奖章,就已经让陈锋身上的话题十足。

  而紧接着第二天又颁发了一枚化学奖章,直接引爆全球的舆论。

  同时获得了物理学奖和化学奖,这种殊荣是前所未有的。

  对陈锋来说,又是接受恭贺的一天。

  辛苦的程度,比昨天更甚。

  除了接电话,就是被员工当面祝贺。

  有的老员工还要与他合影,用来发朋友圈。

  龙腾总部的大门外,挤满了前来采访的记者,还有围观的人群。

  有人还专门定制了横幅,上面写着:陈锋,你是深城人的骄傲。

  当这个横幅被路人的视频上传到了网上后,立刻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讨论的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陈锋到底是那里的骄傲?

  深城是他父亲创业的地方,却并非是家乡。

  按照他父亲出生的地方来划分,他应该是鲁东人。

  但如果继续追根溯源的话,祖籍就要落在晋西了。

  因此这三个地方的网友,为了陈锋的归属问题,吵做了一团。

  深城的网友坚持认为,不管老家在那里,来了就是深城人。

  因为深城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对外地人没有进行过区别对待。

  按理说,陈锋从小在这里长大,就该是土生土长的深城人。

  可鲁东网友却不这么认为,按照传统文化,属于那里人应该以祖籍来划分。

  这么一来,晋西网友也有话说了。

  这三方吵的很热闹,却也没有伤和气。

  外界火爆的舆论,让陈锋在下班之后就立刻躲进了家里。

  “老公,诺贝尔组委会再次打来了邀请电话,希望你能亲自当场接受颁奖,态度非常诚恳。”

  郑富真的话,让陈锋微微一笑。

  他总算看清楚了组委会的真实用意,今天的化学奖章就是一种示好。

  从核聚变发电技术诞生的那一刻起,今年的物理学奖就已经被陈锋预定了。

  不管那些西方的评委到底愿不愿意,这个奖都必须颁给陈锋。

  除了他之外,没人够资格。

  因为可控核聚变发电的成果,绝对是一百年来物理学上最重要的突破。

  如果不发给陈锋的话,诺贝尔奖会受到全世界的质疑。

  所以组委会思忖再三后,最终决定颁发给陈锋。

  这是大势所趋,也是众望所归。

  但之前因为陈锋和西方的决裂,双方关系非常紧张。

  因此组委会成员心里也很清楚,陈锋大概率不会出席颁奖礼。

  甚至,有可能会拒绝领奖。

  如果出现这样的闹剧,对于诺贝尔奖的权威是一种很大的伤害。

  为了缓和紧张的关系,他们补发了诺贝尔化学奖。

  这是一种委婉的示好,希望陈锋能够看在他们的诚意上,参加颁奖典礼。

  “老公,现在外面的媒体记者都在等着采访你,这么大的喜事,应该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吧?”

  郑富真在离开集团总部的时候,看到了外面守候的记者。

  到场的媒体可真不少,记者们也都攒着劲呢。

  “是应该召开新闻发布会了,免得这些媒体继续盯梢。”

  陈锋笑着摇了摇头,看向窗外。

  外面停着十几辆采访车,也不知道从那里打听到了他的住址。

  可不要小看这些记者们的劲头,采访不到陈锋,他们是不会轻易罢休的。

  出了这么大的喜事,连面都不露,说不过去吧。

  现在的陈锋,就像是浑身散发着金光的雕像,走到哪里都能引起围观。

  今天在集团内部,就被自家员工给围住了。

  “时间定在什么时候,我马上让人安排。”

  郑富真的眼神里,写满了崇拜。

  “就定在明天上午吧,让集团晚上发个公告。”

  陈锋决定速战速决,不想耽误太多的时间.

第六七六章 安全无小事,陈锋的质疑

  新闻发布会还是在龙腾集团总部举行,偌大的礼堂内座无虚席。

  这些媒体记者也参加过不止一次了,各自找好了座位。

  摄像小哥也选好了机位,将镜头对准了陈锋。

  得奖之前,他就经常被各大媒体长篇累牍地报道。

  坐在聚光灯下,陈锋的表情很自然。

  既没有获奖的惊喜,也没有外界想象中的激动。

  整个人看上去很平静,似乎没怎么在意这件事。

  “首先,我要感谢朱雀集团的全体同仁,尤其是研发人员不懈的努力,最终我们上下一心,研发出了核聚变发电技术,成功实现了一次伟大的突破。”.

  “其次,我要感谢所有的龙腾员工,几年来我们相互陪伴着一起成长,创造出VR通讯,脑机互联,还有高储能电池,以及炭基半导体等多项新技术应用。”

  “最后我要说的是,一切的研发成果都离不开团队的努力,成功的荣耀不应该由我一人独享,两枚诺贝尔奖章是我们所有人的光辉记忆。”

  陈锋的开场白中规中矩,没什么惊喜,乏善可陈。

  来这里的记者们,想听的可不是这种谦虚的客套话。

  这样的素材播放出去,收视率肯定不会太高。

  好不容易等到陈锋照本宣科的完成了发言,接下来就是记者的提问时间。

  “陈锋先生,请问你接下来有没有打算卸下所有的企业身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研发事业中?”

  记者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也算老生常谈。

  网上很多人有这样的提议,希望陈锋从一个企业家转变成为一个纯粹的科学家。

  “没有这方面的打算,我认为经营企业和科研并不冲突,因为研发需要资金投入,企业可以提供这种资金支持,产学研是一条完整的生态链。”

  陈锋很干脆拒绝了这种建议,连想都没想。

  科学家就纯粹了吗?

  任何科研项目都需要资金投入,所有的科学家都要为此奔波。

  就算那些功成名就的顶级科学家,也要为自己的实验室经费发愁。

  说白了,在当今这个时代,科研也是一种经济活动。

首节 上一节 544/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