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537节

  还有朱雀集团的创建,同样是陈锋用抵押贷款的金融手段,凑集了足够的启动资金。

  所以在当今这个时代,任何企业的经营都离不开金融行业的支持。

  “我明白你的意思,以前我对待金融行业的态度是有些偏颇了。”

  在郑富真的一番解释下,陈锋也对这一行业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

  龙腾集团在制造业上的发展已经达到了高度的瓶颈,想要进一步发展,比如借助金融的力量。

  纵观全球顶级的跨国巨头,除了主营产业之外,无一例外都涉足了金融行业。

  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实体产业发展到一定高度,必然要进入金融领域。

  如果以前龙腾集团有自己的银行和金融投资机构,那么盈利资金也不至于空置在账面上。

  要知道,以前集团投资部最头疼的事情就是,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账户上的空置资金。

  现在随着龙腾银行的整顿和业务开展,集团的资金终于有了最合适的去处。

  合理的资金配置,是一家企业走向最终成熟的标志。

  对于龙腾集团来说,收购银行业务的战略意义非常重大,不仅仅是局限在盈利方面。

  龙腾银行的出现,补齐了集团业务的最后一块短板。

  而且随着龙腾产品畅销全球,金融服务也能搭上顺风车,扩展到海外市场。

  这对集团的发展经营,百利而无一害。

  “老公,我已经把你的六万亿资金全部注入龙腾银行了,对于东方重工的全面收购业务,也交由龙腾银行来完成。”

  “另外我们的工资发放今后也经过龙腾银行,仅仅这一项业务,就能让银行营业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可以说我们发展银行业务,几乎占据了一切的优势,简直是水到渠成。”

  龙腾集团的实体产业和金融产业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发展模式.

第六六四章 收购难题,以退为进

  提起东方重工的全面收购行动,陈锋不由得提起了兴趣。

  “富民银行已经收购完成,并开始了正常的运营,怎么东方重工的收购工作,还没有完成?”

  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不甚满意,觉得这项收购行动有些拖拖拉拉。

  相比于金融行业,陈锋始终还是更喜欢实体制造业。

  这个问题,让郑富真也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富民银行的负债率虽然很高,规模也很大,但产权非常清晰,在收购谈判的过程较为轻松,因为谈判主体明确,只要达成协议就可以顺利接手。”.

  “但东方重工从组建到现在,历经了三次大规模的调整,在一些企业资产的产权归属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纠纷,谈判主体也不具备完整的产权。”

  “我们现在的工作还在摸排具体情况,但你也知道,东方重工不像富民银行,只要愿意花钱就能收集到详细的信息。”

  “由于东方重工所在行业的特殊性,我们的很多调查工作无法顺利进行,难以掌控具体的情况,无法确定一些产权的划分归属。”

  “在这种情况下,谈判变得非常困难,因为即便是迅速达成了协议,在接手的过程中也要面对产权纠纷的问题,倒不如在接手之前将所有问题统统摆在桌面上,一次性解决后再进行收购。”

  东方重工的情况非常复杂,以郑富真的能力都感觉棘手。

  不是她工作不力,而是这个企业本身就是七拼八凑出来的。

  整体情况非常奇特,总部对分厂没有多大的约束力。

  因为相关债务的问题,同样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所有权。

  如果认真研究的话,光是各种产权划分的错综复杂,就让人脑袋大了一圈。

  更让人头疼的是,这些复杂的问题属于历史遗留,想要掰扯清楚的话,就要追根溯源。

  可当你想要追溯以前的资料时,又被告知无权查阅。

  整个东方重工的内部架构,像是一团乱麻,根本就理不清。

  最好的办法就是快刀斩乱麻,将所有的问题都以法律的方式来解决。

  但很快,郑富真就发现这一条路走不通。

  东方重工集团创立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旗下的各家企业历史那可都是活化石级别的。

  那些分厂企业,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兴盛一时,也曾有过光辉岁月。

  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被淘汰出局,成了落后产能。

  在这六七十年的时间里,企业历经了数次历史变迁,产权问题早已超脱了法律的范畴。

  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想要理清楚,那可不是短时间内能做到的。

  因此,郑富真面对这种局面也是束手无策。

  毕竟东方重工的企业性质过于特别,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接手的。

  无法梳理清楚产权归属问题,谁也不敢轻易收购。

  要知道,收购款项高达数千亿,接手后的投入资金更大。

  这么大规模的投资项目,谁敢稀里糊涂地达成协议?

  并且东方重工和富民银行在人事结构上也有很大的不同,郑富真在接手富民银行的过程中,将所有不符合自己要求的管理层全部清除了出去。

  从各营业网点主任到各大分行的行长,几乎整个管理层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更新换代。

  这种大刀阔斧的人事调整,让龙腾总部迅速掌控了银行的一切业务,能够顺畅地传递执行总部战略。

  猛药治沉疴的方式,加快了银行融入龙腾集团的速度,缩短了相互融合的过程。

  但类似的调整,在东方重工压根就执行不下去。

  换掉这家企业的管理层,龙腾集团也找不到合适的接替者。

  至于说从老员工当中选拔,那更不可能了。

  相比于富民银行,东方重工内部企业没有太多的商业气息,更具人情味。

  恰恰是这种人情味儿,让接下来的工作难以开展。

  因为各分厂的管理层和员工太团结了,很难进行分化调整。

  郑富真很少在陈锋面前抱怨工作上的事情,唯独在收购东方重工的项目上积累了满腹怨气。

  听到这一番话,陈锋也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他很清楚,这件事的责任不在郑富真。

  “你召集团队进行再一次谈判,并且下达最后通牒,如果还不能达到收购的标准,我们放弃这次的收购计划,并以此推翻部分朱雀集团股份转让协议。”

  这一次,陈锋也有点生气了。

  本来是双方的一次公平交易,却被卡在了收购环节上。

  他收购东方重工不是没有代价的,既然如此,索性取消此前达成的协议。

  这是以退为进,促使相关问题尽快得到解决.

第六六五章 癞蛤蟆打喷嚏,好大的口气

  在龙腾集团下达了正式的最后通牒后,谈判过程果然有了积极的变化。

  陈锋的要求很简单,要么彻底终止一切合作协议,要么顺利完成收购。

  对于他的要求,相关负责人不得不亲自出面,积极协调。

  可即便如此,整个收购的过程还是一波三折,迟迟无法达成最终的协议。

  对此,陈锋也不再保持耐心。

  他通过媒体正式对外宣布,朱雀集团的上市计划暂时停止。

  在相关协议没有得到彻底落实之前,他将以大股东的身份搁置企业上市.

  并且,之前达成的股份转让协议存在一些细节上的问题,需要重新进行审视。

  说白了,这是准备反悔的先兆。

  股份转让协议中,有着清晰的合同条款。

  交易双方,必须完成那些事情,才能最终确定协议生效。

  这也是陈锋为自己留的后手,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

  当然这次的暂停上市,只是针对协议的某一方。

  陈锋转让朱雀集团的协议中,属于多方交易。

  其中以陈锋为主体出让方,对应着发展基金会和军事基金会两大受让方。

  他与发展基金会的出让协议,已经顺利完成,双方都做到了让彼此满意的程度。

  至于另外一个股份受让方,对协议的执行很不到位。

  所以,陈锋暂停上市的计划,是准备收回这一部分的出让股份。

  他在宣布消息之后,让董事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正式向军事基金会做出了撤销协议的通知。

  这下子,朱雀集团的所有股东都知道了怎么回事。

首节 上一节 537/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