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518节
国内网友们讨论的很热闹,对于龙腾两款新品的期待值拉满。
不过大部分网友只是期待龙腾新款手机,对新款车型只是看个热闹。
因为按照以前陈锋的设计风格,每一款产品都是高端中的高端。
相比之下,国外的网友同样是期待满满。
“龙腾集团有没有公布新品发布时间?我要调整我的消费习惯,免得错过了。”
“每次陈锋先生主持研发新品,全都是爆款,估计我们很难第一时间抢到。”
“哈哈,我肯定能抢到,因为龙腾集团刚刚投资了我们这里,要建立数据中心。”
“我们桑巴国也正在建造物流中心,而且组装工厂已经立项了,很快我们也有龙腾的制造厂了。”
“羡慕你们,现在我们汉斯国的龙腾专营店都已经关门转让出去了,陈锋永久退出我们这里了。”
“这能怪谁呢?没有人放着市场不要,问题是你们西方每年都会出台限制龙腾产品的措施,换了谁都受不了。”
“你们可以来我们沙漠国购买,现在我们是龙腾集团的存储分散中心,而且陈锋先生承诺以后还会加大投资的力度。”
“沙漠国的白痴不要炫耀了,没有羡慕你们,东方佬制造的产品都是垃圾,就算白送给我,我也不会使用的。”
“我们有水果手机,有三棒手机,西方没有人喜欢东方佬的产品,他早就应该滚蛋了,一直以来我最讨厌的就是龙腾的产品。”
“有人恼羞成怒了,话说水果手机早就被收购了,你刚才所说的两个品牌也是东方佬的产品,高丽也属于东方。”
“某些人总以为西方就是全世界,却没想到首富先生根本不在乎,直接退出了。”
“今年我们可以购买世界上最酷,最先进的电子产品,西方人只能羡慕了,不管你们怎么狡辩。”
国外的网友们吵作一团,来自全球各地冷嘲热讽让网上的西方人直接破防。
西方的主流媒体为了收视率,也不得不开始报道龙腾集团和陈锋的新闻。
因为那些观众虽然骂的厉害,但身体还是很诚实的,一直在关注.
第六三六章 业务扩展,进军金融
随着陈锋主持新品研发的消息传出,龙腾集团再次成为市场上的焦点。
但风头最盛的还是朱雀集团,各种上市的消息已经满天飞。
全球的金融机构都在盯着,一个个全部垂涎三尺。
关于核聚变发电技术的伟大与价值,已经无需赘述。
一家有可能掌控全球电力能源技术的企业,市值可以冲到什么价位?
这个问题,非常的考验投资人的想象力。
虽说陈锋一次性转让了34%的股份,但在国外金融机构给出的预估中,他的身价不降反涨。
根据预估,朱雀集团的市值初步定在了10万亿米元左右,折合国内货币就是七十万亿.
之前陈锋掌控了67%的股份,市场给出的集团总估值不到30万亿。
所以他的朱雀集团股份价值在二十万亿左右,财经杂志当初给的定价是接近三万亿米元。
现在陈锋出让了34%的股份,目前股份占比仅剩33%,不到三分之一。
而金融市场在朱雀集团发布上市公告后给出的估值,高达10万亿米元。
这么一算,他手里33%的股份价值3.3万亿米元。
陈锋手里的股份少了,价值却提升了。
由此可见,朱雀集团的融资上市有多么的受欢迎。
其中很多西方的金融机构,甚至借助其他地方的渠道,也要在上市后大笔买入朱雀集团的股票。
市场上,从未有过任何一家企业在上市前夕,能获取如此巨大的关注度。
那怕是龙腾集团的影响力,和朱雀集团相比也稍逊了一筹。
因为这家企业的技术太关键了,给予投资者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能源市场的年产值也是屡创新高。
要知道全球能源市场的年产值,据已经高达数万亿米元。
今后核聚变发电将完全取代化石能源,每年的经济效益和产值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到了那个时候,朱雀集团的估值会比现在涨十倍都不止。
从这一点来看,陈锋似乎吃了大亏。
但实际上,在这次股份出让的过程中,他并没有损失什么。
像能源这种基础性的行业,事关一国命脉,不可能被个人掌控。
在上市前夕出让大笔股份套现,是一件非常理智清醒的行为。
多少人风光了一辈子,最终却败在了一个贪婪上。
陈锋也很贪婪,属于利益至上的性格。
但他有一个非常好的特点,能够把握分寸,控制住自己的贪婪。
什么钱可以赚,什么钱不可以赚,在他心里一直都有杆秤。
况且,他还用这些股份换取了两大行业的入场券。
就在朱雀集团启动上市流程的同时,陈锋收获的两张入场券也开始发挥作用。
“陈董,这次的四家候选银行资料我已经看过了,而且派专业的金融人员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大体来说虽有风险,却还是很合适的。”
郑富真在制定混沌平台计划的同时,还要兼顾金融等领域的投资。
虽然比以前更累了,但她却乐在其中。
因为这份工作不仅仅能让她一展抱负,更重要的是,她在为自己以后的孩子打拼家业。
无论是多么坚强,多么骄傲的女人,一旦成为母亲都变得充满爱意。
“富民银行,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一家资历较为年轻的银行,成立初期隶属于金融总会管辖,后来演变成股份制的企业,是一家大型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具备各种金融业务的资格。”
“这家银行的成立时间虽然不算太长,但业务范围却遍及各地,拥有1784家营业网点,总资产规模突破6万亿,年营业收入1000亿左右,利润情况比较差,仅有80亿。”
“员工总数量9.6万人,上一年度的平均薪资16万左右,在所有的金融机构当中属于薪资最低的层次,同时也是利润最低的银行。”
“这家银行的优势在于分部网点多,规模大,业务范围广,具备了非常完善的金融业务资格,各项金融机构齐全。”
“不过缺点也非常突出,工作效率低,薪资水平低,盈利更低,而且高风险的坏账比例过大,营收主要以来存放款业务,没有开拓出更多的盈利点。”
“其中员工的学历水平偏低,能力不足,各分行主管人浮于事,缺乏对金融行业的相关知识储备,5万亿的总资产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不良资产。”
听了郑富真的情况介绍,陈锋微微皱起了眉头。
虽然他不喜欢金融行业,但也知道这个行业的准入门槛比较高,薪资待遇也是出类拔萃。
但这些行业特点,在刚才的情况介绍中完全没有任何体现。
坏账这个隐患,对于银行意味着巨大的风险。
高负债,高风险如果陈锋全资收购过来的话,能否盘活业务,经营改观呢?
相对于资产规模来说,员工的数量有些偏多了。
至于营收和利润,更是不成比例,简直就是给金融机构丢脸。
金融行业内,利润占营收的比例在30%以上才算及格,50%以上勉强称得上优秀。
至于薪酬方面更不用说了,平均年薪才刚刚16万,更是拉低了整个金融行业的收入水平。
要知道,其他银行的员工平均收入都在40万以上。
这种巨大的差距,无疑说明了很多问题。
“郑总,从你刚才的描述中,我似乎看不到这家银行有任何的可取之处,仅仅是从表面的调查结论中就能看出,这家银行的80亿盈利恐怕不太准确,现实情况应该已经陷入了亏损吧?”
陈锋紧皱着眉头,慢慢地问道。
虽说隔行如隔山,但大体的经营状况他还是能分辨的。
金融行业是出了名的高利润,高薪资,而富民银行在其中却显得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员工数量很多,营业网点也不少,但偏偏就是营收上不去。
通常这样的企业,都面临着亏损严重的局面。
但刚才听郑富真的语气,似乎最看好的就是这家银行。
按照这个女人的商业眼光,应该不至于犯这种低级错误。
所以,陈锋才会感到如此的困惑.
第六三七章 收购目标确定,组建金融团队
“陈董,除了富民银行之外,还有三家银行在候选列表当中,分别是兴隆银行,聚发银行和华茂银行,这三家银行的经营状况都很不错,达到了业界的平均水平。”
“兴隆银行总资产8.6万亿,年营业收入2212亿元,同比增长8.91%;净利润826亿元,同比增长24%,员工数量6.2万人,平均年薪56万。”
“聚发银行总资产8.4万亿,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909.82亿元,较上年减少54亿元,同比下降2.75%,净利润625.5亿元,同比减少61.6亿元,下降9%。”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