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489节

  况且,秦瑶还那么年轻。

  让一群高学历,且已经功成名就的高管对她言听计从,根本不可能。

  况且,现在集团内部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割裂的太严重。

  研发是一个系统,管理办公是一个系统,生产又是另一个系统。

  三大系统互不统属,在初创阶段都相安无事。

  因为当时集团的绝大部分资源和关注,都投入到了研发工作中。

  而且陈锋承担起了总经理的职责,才能同时震慑三大系统。

  但随着研发成功,研发系的人都认为可以坐享其成了。

  一年多的科技攻关,所有研发人员都劳苦功高。

  朱雀集团能够一夜之间声名鹊起,离不开他们的努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研发部门塑造了朱雀集团。

  而集团从创建之初,就具备研发型企业的纯正血统。

  所以研发系的人,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才是朱雀集团的主干基础。

  在这种心态下,他们制定的所有工作规则,只考虑了研发工作的开展。

  但管理系的人认为集团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是时候进行正规化调整了。

  现在的朱雀集团在正规化运营上,做的非常差劲。

  这么大规模的企业,竟然没有引进现代化的管理系统。

  当初集团资源全部倾斜到研发工作中,以至于忽略了管理上的整顿与改善。

  这也是秦瑶继任总经理一职后,需要改变的第一个现状。

  至于生产系的人,在朱雀集团崛起的过程中获益最多。

  因为任何研发成果最终是要转化为产品,进行实际应用。

  以前他们处于最底层,既要小心翼翼地伺候研发系,又要对总部的高管们毕恭毕敬。

  因为当时这些负责生产的分厂获取的每一笔资金,都是研发部门提出申请,总部管理层面进行审批后,发放下来的。

  比如研发部门需要定制一套实验装置,先立项申请资金,然后设计出图纸,再找分厂生产。

  各大分厂在最初阶段,就连日常的运营费用都要靠总部输血。

  因此,他们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可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设备订单的暴涨,让负责生产任务的分厂成为集团的主要利润贡献方。

  经济实力,决定了话语权。

  各大分厂目前经营良好,大部分利润还要上缴朱雀总部。

  在上交利润的前提下,他们自然也在谋求更高的地位。

  三大系统都有各自的正当诉求,也有各自的小九九。

  千头万绪的工作,等着秦瑶去梳理清晰。

  如果时间充足的话,以她的能力是可以一步步瓦解三大系统,实现集团的正规化运行。

  但问题在于,时间很紧迫。

  一年半之内,她必须扩大产生,完成一百台发电设备的订单。

  这也就要求她,必须在短时间内凝聚内部各方系统的力量。

  遗憾的是,秦瑶的威望不足以让她具备这样的号召力。

  朱雀集团不是龙腾,在这里她只是个初来乍到的新人。

  “前段时间通过协调各研发主管之间的关系,我已经逐步掌控了研发系统,也熟悉了和他们打交道的方式,局面已经完全打开。”

  秦瑶先汇报了一个好消息,对研发部门的掌控正在逐渐加强。

  在集团内部,研发系的势力最强,但他们也是最容易被分化掌控的势力。

  因为研发人员大都自视甚高,但性格也直来直去,很少绕弯子。

  只要对他们表现出足够的尊重,还是很容易打交道的。

  他们的精力主要放在研发工作上,在职场的人际关系往往比较简单,也没有那么多的心机谋算。

  以秦瑶的能力和手腕,拉拢收服他们绰绰有余。

  所以集团对研发系统的调整工作,开展的比较顺利。

  至于管理系,本就是秦瑶的大本营。

  一多半的高管都来自龙腾集团,对秦瑶的到来自然是热烈拥护。

  但最麻烦的问题,出在了生产系统上。

  各大分厂的老总,几乎全都是职场老油条,他们可不像研发人员那么容易被忽悠。

  对于秦瑶的态度,秉承着不对抗,但也不主动合作的态度。

  同时,他们还强烈要求总部放开对分厂的约束,给予他们更大的自主空间。

  “陈董,生产分厂的情况不是很乐观,我交代下去的任务,经常会以各种理由拖延,稍微有些难度,他们就大倒苦水,认为总部不体谅他们的难处,不了解实际生产的困难。”

  “而且各大分厂的老总都有自己的班底,想要调离他们的话也没希望,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们能够发动分厂骨干力量抗拒执行总部任命。”

  “现在这些分厂已经有了尾大不掉的趋势,他们的盈利状况非常好,现在对总部的依赖性很低,所以也不愿意接受总部的管理。”

  提起生产系统的糟心事,秦瑶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那些分厂老总一个比一个滑头,当面谈话的时候,那叫一个毕恭毕敬。

  扭过脸依旧我行我素,压根不把秦瑶当回事。

  要求改进工艺,压缩成本,他们答应的很好,但回去以后就开始找各种理由。

  什么技术方面很难掌握,什么生产线调整太繁琐,工人不适应。

  理由五花八门,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说不出。

  听了秦瑶的一番诉苦,陈锋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分厂老总在职场打拼了二三十年,早练就了刀枪不入的心态。

  要想收服他们,单凭分化拉拢肯定是行不通的。

  “我就猜到你会在生产上遇到大问题,说起来也怪我,当初为了赶进度,一口气收购了太多相关企业,没有精力及时调整内部的人员架构,才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陈锋笑着安慰着,然后给出了解决方案。

  “我会让林叔配合你的工作,各大分厂的状况他了解的最清楚,那些分厂老总的资料早就开始收集了,就等你杀鸡儆猴,树立权威了。”.

第六零一章 国产替代,莫将希望寄托在敌人身上

  自从陈锋抵达京城之后,前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

  到了他现在的地位,一些不必要的社交早已能免则免。

  但有些人际往来,还是要有的.

  上次儿子摆满月酒,国内有名有姓的大企业家几乎全都送上了礼物。

  现在人家前来拜访,陈锋自然也要给点面子。

  这些企业家的目的也很简单,大部分是想要和陈锋名下的两大集团进行合作。

  比如一些机械设备厂家,就很想和朱雀集团达成配套生产的协议。

  由他们负责提供一些特定的机械预制件,配合发电设备的生产使用。

  要知道,朱雀集团的这一次订单总额高达三十万亿。

  这个数字,对整个企业界来说前所未有的大蛋糕。

  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一口吃掉。

  即便是朱雀集团,也只是负责最核心部件的生产,其他的配套设备要进行公开的招标。

  这可是一场经济界的狂欢,光是固定合作方就有上千家大型企业。

  其他零零散散的配件,以及相关材料,更需要近万家企业的协同配合。

  “陈董,我们华光轴承集团是目前国内最先进,最专业的轴承制造企业,希望这次你能给一个机会,让我们集团也能参与其中。”

  说话的是一名中年企业家,华光集团的总经理于传光。

  他双手捧着杯子,诚惶诚恐地恳求着。

  发电设备中很重要的一个原件,就是轴承。

  而且核聚变发电设备需要的轴承,是需要进行特别定制的。

  各种规格参数特别的高,价格自然也很奈斯。

  以前的时候,朱雀集团所需的轴承都是由一家国内的合资企业提供。

首节 上一节 489/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