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484节

  听到陈锋忽然要购买房产,柳韬有些不解。

  “怎么突然想起来要买房子?”

  柳韬出于好奇,只是顺口一问。

  “因为她要一个人搬出去住,独门独院,单独成家。”

  陈锋也没有掖着藏着,直接说出了实情。

  在对待女人方面,他向来言出必行,恪守承诺.

第五九四章 全面崛起,重新定义伟大

  欧罗巴大陆,威廉古堡。

  来自各个产业的商业大亨云集,跨国巨头齐聚。

  大厅内人头攒动,觥筹交错。

  但奇怪的是,这里虽然热闹,却一点喜庆的气氛都没有。

  参加聚会的每一个人,脸上都挂满了凝重。

  他们压低了声音,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交流着最近发生的事情.

  整个大厅内,随处可以听到朱雀集团、陈锋、华夏,核聚变发电等词汇。

  似乎所有人议论的焦点,都是围绕着这些词汇展开。

  “诸位,我很想说一句,欢迎你们的到来,但我更想说的是,很难过再次看到你们。”

  一个突兀的声音,忽然在众人耳畔响起。

  只见一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男子,正拿着麦克风讲话。

  他的开场白是如此的与众不同,打破常规。

  没有任何的欢迎,反而充满了怒其不争的遗憾。

  坐在轮椅上的这位男子名叫乔治.哈里森,现年76岁,是米国的传奇人物,国际问题方面的权威专家。

  同时,他在企业界也享有很高的声望,曾经执掌过米国联邦储备机构,在各大国际金融机构中,担任过多项要职。

  “客套的说辞我不想重复,类似的酒会也已经举行过多次,但我们却一直沉浸在西方依旧强大的幻想中,不愿意清醒过来。”

  因为身体机能的衰老,哈里森的双腿已经不能站立。

  但他的精神状态,看上去还不错。

  手里拿着麦克风,讲起话来中气十足,听不出老态。

  “自从龙腾集团开始崛起,我就曾经告诫过水果集团的前总裁库托,一定要注意这家企业,因为它从出现的那一刻起,就被注入了伟大的基因。”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龙腾集团不仅具备了伟大的基因,甚至还重新定义了伟大,这是一家值得敬佩的企业,也是值得尊敬的对手。”

  “随着龙腾集团的崛起,随着陈锋的出现,华夏的手机产业,电子消费品,半导体领域,汽车行业,以及新能源行业……实现了全面的崛起。”

  “在这里我想请问一下,还有谁认为我们西方依旧强大?祖先数百年来积累的优势,你们到底要挥霍到什么时候?”

  “目前为止,华夏人在半导体和新能源两大产业赛道处于绝对领先的优势位置,接下来你们还想要丢失那一项产业优势?生物制药?航空航天?军事技术?还是数控机床?”

  随着哈里逊的声音越来越激动,众人也不由的低头沉思。

  “诸位是时候认清楚残酷的现实了,我们西方已经不再具备全面领先的优势了,东方古国崛起的速度超过了你们的认知和想象。”

  “就在前段时间,他们刚刚公布了核聚变发电普及方案,计划最短在三年之内完成电力行业的全面替代,彻底进入无限清洁能源时代。”

  “你们了解核聚变发电技术吗?这是一项可以获取无限能源,且经济成本低廉的技术,足以改变人类文明的进程。”

  “如果我们将这项技术的影响缩小到具体行业的话,很快你们会发现自己所在行业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收缩,因为华夏企业从成本端便已经将你们彻底击败。”

  听了这一番话,众人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自从朱雀集团的核聚变发电站开始运行以来,在场的很多企业家都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痛不欲生。

  同类别的华夏产品凭借着成本优势,大肆抢占市场。

  最令他们感到绝望的是,自己的成本价竟然比对手的终端售价还要高。

  而且,在质量上几乎没有差别。

  面对这样的市场现状,消费者选择用脚投票。

  质优价廉的华夏产品,迅速攻占了大部分市场。

  国际贸易的供需格局,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但更可怕的是,这仅仅是五座核聚变发电站所带来的效果。

  如果按照规划,三百座核聚变发电站建成,整个东方古国都用上了低价的清洁能源,那么海量的华夏产品将冲向国际市场。

  就像是决堤的洪水一样,淹没整个西方的制造业。

  核聚变发电的能源优势,是无解的存在。

  供应没有上限,规模越大成本越低,而且还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这些优势累积在一起,对工业制造业的影响太大了。

  现代工业生产离不开能源的供应,根据综合统计分析,能源成本占据了整个工业生产成本的30%以上。

  如此巨大的成本优势,根本无法弥补。

  况且华夏制造业本就冠绝全球,如今有了核聚变发电技术的加持,更是天下无敌。

  试问当海量的质优价廉的产品冲击市场的时候,有那家企业可以扛得住?

  而且随着陈锋的出现,华夏产品的科技含量也在不断地提升。

  一旦产品的技术优势被追赶或超越,西方的制造业将面临着全军覆没的下场。

  想到这里,所有人都不由的愁眉不展。

  核聚变新能源的领先优势已成了事实,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

  当初的威尔曾试图挑战朱雀集团在该领域的领先优势,最终的结局却让人不寒而栗。

  发起人威尔和上百名专家遇难,而领投该项目的三井健次郎也郁郁而终,整个三井财阀都因此遭遇到了存亡危机。

  直到现在,三井家族和其他九大财阀的关系依旧没有缓和的迹象。

  为了核聚变发电技术,他们投入了数以千亿米元的资金,最终非但没有收获,反而因事故被罚了一笔巨款。

  自从那场事故之后,整个西方科研界对核聚变研究都失去了信心。

  甚至有悲观的科学家预言,在未来二十年内,西方都不可能追赶朱雀集团的研发脚步。

  更让人心寒的是,投资人的悲惨下场,让金融投资界对该项目都退避三舍。

  如果投资人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就不会有人把巨额资金投入到这样的无底洞中。

  在九大财阀的暗地发力下,关于该项目中被隐瞒的种种内情早已传得人尽皆知。

  因为在事故发生后,米国人的处理方式太无耻了。

  这也导致了核聚变发电项目,被誉为史上最坑的研发项目。

  现在没有任何金融机构和投资人,愿意往里面投入一分钱.

第五九五章 最后的机会,全球经济谁主沉浮?

  “哈里逊先生,我们在生产成本上的劣势,应该怎么解决呢?”

  “核聚变发电的成本优势是无解的,我们应该如何应付?”

  “我们现在唯一保持优势的只有技术,可这个优势也在不断丧失。”

  “能源成本在工业生产中的比例太大了,这是一个很无奈的现实。”

  “华夏可以靠着核聚变发电技术从能源进口国,变成能源输出国。”

  “电力成本的劣势是螺旋状发展的,目前只是起点,还远不到终点。”

  “将来华夏的工业生产成本会越来越低,与我们的差距也会逐渐拉大。”.

  现场的企业家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都不停地摇头叹息。

  他们也很想解决成本的问题,但都无能为力。

  因为传统能源的成本较高,售价不可能无限制地压低。

  就算是按照成本价卖给他们,也不如核聚变发电的效果那么明显。

  传统能源的开采,运输,储存等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成本。

  把价格压得太低,能源企业不可能一直亏本经营。

  结果就两种,要么抬高价格,要么破产倒闭。

  如果破产倒闭的话,市场上的传统能源供应就会越来越少。

  俗话说的好,砍头的生意有人做,亏本的买卖无人问。

  因此,核聚变发电的成本优势,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首节 上一节 484/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