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409节
第五零九章 科考团的考察报告,追赶的良机
前来参观的外国考察团没有得到任何优待,直接被送回了入驻的酒店.
第二天,不少外国科学家申请再次参观。
但这个要求,被陈锋直接无视掉了。
接着,还有外国核电专家希望可以入职朱雀集团。
昨天的参观给了他们太大的震撼,以至于让不少人滋生出加入其中的念头。
可惜的是,朱雀集团给出的回应是:暂时不考虑招聘外籍员工。
这个回应,让不少科学家义愤填膺。
但气归气,他们还真没有什么办法。
朱雀集团是一家私营企业,主营能源电力,暂时没有任何的对外业务。
即便是这些外国科学家心里再不满意,也没办法通过舆论来影响朱雀集团的运营。
如果是龙腾集团的话,他们早就在媒体镜头前大肆抱怨了。
于是,来自三十多个国家的核物理学家在参观结束后的第三天,就匆匆忙忙地坐飞机离开了。
在离开之前,他们已经准备了一份考察报告。
组织这场考察活动的西方跨国巨头,很快就收到了这份考察报告。
“由上百名核电专家联合出具的考察报告,大家已经看过了,有什么想法?”
威尔召开并主持了第二次会议,将这些跨国巨头邀请在一起。
如果不是由于身份的特殊,想把这些亿万富豪聚在一块,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废了这么大的工夫,难道就收获了一份报告?就算没有这些科学家,我也知道核聚变发电项目成功了,因为陈锋已经宣布过。”
“这些科学家拿了我们的赞助经费,就给了这么一份该死的报告,我要的不是这些,这么多人一起去考察,就没有收获任何技术秘密吗?”
“这群笨蛋,既然确定了朱雀集团的可控核聚变成功运行,他们就应该申请加入研发工作,这样有可能拿到关键技术。”
“去参观之前就已经制定好了计划,确定技术的真假只是一个目的,拿到关键的技术秘密才是重点,难道我们只是送他们去参观了一趟?”
“我只有一个问题,既然核聚变发电项目是真的成功了,那么请问这些科学家,我们西方什么时候可以掌握这项技术?”
“如果在大规模普及应有之前,我们的科学家也可以完成技术突破的话,朱雀集团的技术优势就会被大大削弱,影响也会降至最低。”
听着巨头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威尔那张阴沉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
他对这份考察报告,同样是不满意的。
为了组织这次的科研考察活动,他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同时这些跨国巨头也拿出了高额的科研赞助经费。
而此次考察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确认核聚变发电项目的进度,二是伺机窃取朱雀集团的先进技术,让西方的核电行业迎头追赶。
可那帮科学家在考察了一天之后,会全部灰溜溜的回来了。
考察报告上,仅仅是对核聚变发电的项目进度做出了汇总。
威尔等人真正在意的先进技术,却只字未提。
这种回报和付出,是严重的不对等。
那些科学家们,几乎等于是拿着赞助经费去东方旅游了一次。
虽然威尔很生气,但在会上还是强压下心头的怒火。
“大家静一静,我们的科学家其实已经尽力了,从进入朱雀集团的试验基地开始,他们身上的电子设备就被禁止携带。”
“除此之外,在参观考察的过程中,随时都有陪同人员在附近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试验基地内设备和器材,都不允许触碰。”
“在考察完成之后,他们也想办法加入朱雀集团,但得到的回应却是拒绝,目前朱雀集团不可能招收外籍员工。”
威尔的一番话,让现场再次躁动起来。
“那些该死的东方人,一群落后固执又保守的家伙。”
“科学的意义在于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朱雀集团的错误做法,必须得到纠正。”
“居然对我们的科学家做出了这么多的限制,这样的做法绝对不能接受。”
这些西方的跨国巨头,一个个叫嚣起来。
他们浑然忘记了,自己在科研方面是如何严防死守的。
“大家不要纠缠这些毫无意义的问题了,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是关键。”
威尔忍不住打断了众人的议论,将注意力引到会议主题上来。
“根据这份考察报告,朱雀集团的核聚变发电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的,但想要实现大规模的普及化,短期之内应该无法做到。”
“因为核聚变电力的大规模普及是需要成本优势的,核聚变发电在燃料方面有一定成本优势,但在其他方面的成本远超其他发电方式。”
“这些核电专家做出了预估,想要走出核聚变发电商业化的第一步,至少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否则根本不可能普及。”
“朱雀集团修建的第一座核聚变发电站只是一种试运营的性质,从建造到发电需要至少两年的时间,而从发电到实际应有技术完善,再到成本降低,起码要五年左右。”
“这五到十年之间,就是我们最佳的追赶时机,要么投入重金研发核聚变技术,要么坐视朱雀集团一步步占据能源市场。”
“如果我们投资重金研发这项技术的话,需要在座的每一位朋友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因为这次的研发投入会非常巨大。”
“核聚变发电从开始立项到研发成功,朱雀集团花费了接近6000亿米元,也就是说我们也需要准备不低于6000亿米元的研发资金。”
威尔的这一番话,着实将所有人都惊住了。
6000亿米元的研发资金,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天文数字。
这些跨国巨头的流动资金加在一起,恐怕也没有这么多。
上次考察朱雀集团,他们就已经拿出了赞助经费,这次又要让他们投入研发经费,而且数额还大到让人不敢想象。
要知道,自从龙腾集团崛起之后,这些跨国巨头的日子也不好过。
让他们筹集这么多的资金,简直就是要了半条命。
尤其是半导体和电子行业相关的跨国企业,最近两年的利润是直线下跌。
现在他们都要申请资金补助了,那里还有钱去做什么核聚变研发。
就算到时候研发成功了,估计他们的企业也要倒闭了。
所以,众人面面相觑,谁都没有主动吭声.
第五一零章 谈钱太伤感情了
这些亿万富豪都默默低下了头,保持安静。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尴尬.
威尔的提议,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回应。
6000亿米元,这笔投资太大了。
在座的这些亿万富豪的身家虽然很高,但大部分都是固定资产和证券股票。
想要让他们凑齐6000亿米元的流动资金,那可真是伤筋动骨。
还有一部分企业因为和龙腾集团的业务重叠,而导致了严重的亏损。
想让他们掏出现金支持核聚变研发,比登天还难。
一句话,谈钱太伤感情了。
“威尔先生,核聚变发电属于能源行业,我们几家企业属于电子半导体行业,这里面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就不参与这次的项目投资了。”
很快,就有人主动要求退出。
没好处还要往外拿钱,傻子才会继续留下来。
“真的没关系吗?半导体电子行业的生产成本中电力费用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吧。”
威尔见有人要走,脸色更不好看了。
“你们不要以为核聚变发电只是能源行业的事情,如果大规模普及开的话,所有的东方企业都可以使用廉价清洁能源,到时候他们从生产成本上就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我们……”
不等威尔把话说完,又有一名商业大亨站起来反驳。
“威尔先生,不要再继续危言耸听了,我承认核聚变发电属于清洁能源,但是否廉价还有待验证,从现在的研发成本来看,这可真算不上什么廉价能源。”
“直到现在我们依旧不清楚核聚变发电的生产成本有多高,如果这项技术在电力生产方面没有优势,那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核聚变发出的电力可以照亮这做房间,难道煤炭燃烧发出的电力就做不到吗?我重申一遍,忽略了成本的研发,会遭遇到市场的拷打。”
这位商业大亨的发言,引起了现场几乎所有人的强烈反应。
“说得对啊,如果没有成本优势,凭什么研发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技术?”
“难道为了环保,为了清洁能源就可以无视成本吗?现在煤炭才多少钱,核聚变燃料价格又是多少?”
“核聚变发电可能是未来的主流,但这个未来应该是在一百年以后了,传统能源依旧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我也觉得这项技术没必要急于攻克,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产生不了多大的影响。”
“我们的煤炭发电和水力发电已经足够使用,而且建造成本更低,发电成本也不高。”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