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348节

  除了飞行器方面的研发人员有些缺乏,其他软件和硬件的研发上,龙腾具备着雄厚的人员储备和技术基础。

  “第一个项目,我认为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可以立刻进行,并且让财务上开设专款账户,让提出这个设想的王亮负责该项目。”

  “研发顺利的话,马上成立一家无人机制造公司,隶属龙腾电子集团旗下,让王亮担任无人机公司的总裁,并给予产品分红待遇。”

  对于真正的人才,陈锋一向是非常大方。

  这确实是一个好项目,王亮也是一个很有想法的研发人才。

  如果可以培养出商业才能的话,今后将会成长为集团总裁级别的人选。

  “待会我把相关的申请文件拿来,等陈董签字后,我会立刻下发给张小敬。”

  秦瑶对这个新项目也非常看好,认为这将成为本年度集团的产品新星。

  这个项目,可以充分体现出集团的产业集合和研发的系统化优势。

  后期还可以把VR技术和脑机互联技术应用在无人机上,实现产品的差异化运营.

第四三六章 智能机器人项目和天网计划

  批准了第一个项目后,陈锋继续往下看。

  这些项目都是秦瑶精挑细选,然后通过集体决议后呈报上来的。

  因此每一个项目,都有着巨大的投资价值。

  只不过在没有形成市场规模之前,谁也不敢说一定能成功。

  第二个项目是陈锋当初最先提起的充电桩建设,在全国大中小城市里建设完善的充电设备。

  完善充电基础设备的最终目的不是赚钱,而是为下一步新能源电动汽车扩展市场做准备。

  “充电桩属于新能源产业的基础设施投资,虽然不能产生很直接的经济效益,却可以带动整个新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这个项目在执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八个字,那就是应地制宜,入乡随俗,必须尽快在全国范围内补充龙腾专属的超电流充电桩。”.

  陈锋交代了两句,对于这个项目计划十分赞同。

  不久前,他还让市场部在全国大大小小的市场里做了这方面的调研,并绘制成地图资料。

  因此充电桩项目,也算是他亲自来抓的。

  接着,陈锋又看到了第三个项目——智能机器人研发计划。

  这个项目顺应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向,市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同时,该项技术的研发进度却不如人意。

  智能机器人在用途方面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工业智能机器人,按照规定的程序工作。

  比如现在有些工厂里已经开始应用的自动化机械手臂,就属于这一类型。

  工业智能机器人替代大量的人力资源,在厂房车间里工作,进行重复性地劳动。

  这种机器人按照设定的参数进行千万次的重复工作,精度和准确率分毫不会减弱。

  白天和黑夜毫无变化,除非出现故障或者停电,否则能够在流水线永无休止地工作下去,生产效率也是比人工要高出好多倍。

  在工业领域的应包括弧焊机器人、真空(洁净)机器人、全自主编程智能工业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双臂机器人、重载AGV……等。

  其应用范围极广,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工业分类,绝对是未来世界的主流制造业模式。

  另一大类属于服务类智能机器人,能够在各种环境下自动完成各项拟人任务。

  这种机器人的应用更加广泛,比如说可以用于家庭陪护,打扫卫生,还有完成一些高危险的救助工作等等。

  比如消防救援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智能型公共服务机器人、智能护理机器人……等标志性产品。

  可以进一步实现个人和家庭服务方面系列化,商品化的发展应用。

  龙腾集团的项目计划准备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级别,使其具有感觉,识别,推理和判断能力,同样可以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自行修改程序。

  不过这项投资并不简单,牵扯到多个产业领域。

  基本的感触功能,需要摄像机、图像传感器、超声波传成器、激光器、导电橡胶、压电元件、气动元件、行程开关等机电元器件来实现。

  运动功能则要通过各种高精度的机械机构实现,看似简单,可要求标准企业非常严格,需要高度精密,行动流畅。

  对于移动速度,定位精度,机械活动自由度等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要求。

  整个项目需要集团内部多个研发中心进行配合,像传感信息融合技术就要交给专业的传感器研发团队。

  另外机器人的制作材料中包含很多特殊金属和新型材料,需要特别定制和研发。

  总之这个项目的研发投入,远超刚才看到的前两个项目。

  但陈锋在看完了资料后,略微犹豫了一下,还是同意了。

  因为他也知道,这是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

  今后将有大量的智能机器人出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进行一些价值较低的重复性工作,一步步取代纯体力劳动者。

  “秦总,最近这段时间集团内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的很快。”

  陈锋忍不住夸奖了一句。

  现在的龙腾集团已经具备了自我运行的能力,即便是陈锋不在,也能继续开发新的科研项目。

  “智能机器人项目,是未来的主要产业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领域不断增加,市场需求也会随之不断扩大。”

  “这是一个好项目,但也是一个需要持续投入,资金和科研双密集的行业,我们龙腾集团在这一领域将面临很多有实力的竞争对手。”

  “所以在预算方面一定要做到精细化,让整个项目可以持续的运转下去,不求快速出成绩,重要的是稳扎稳打。”

  陈锋对秦瑶提出了几条要求,更多的是在鼓励和宽慰对方。

  因为这种重投资的研发项目,如果进展不顺的话,会带来很大的压力。

  就像当初陈锋主持炭基半导体计划时,每天都处于高压工作状态。

  回想起来,那种生活简直就是煎熬。

  接下来,陈锋看到了最后一个项目——天网计划。

  该计划的内容是批量发射卫星进入天空轨道,建立覆盖全球的卫星网络,向客户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

  这项投资的初步计划,需要2800枚卫星在星球外轨道组成一个庞大的卫星网络,笼罩全球。

  这种卫星组成的网络信息系统具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无死角的实现信息畅联。

  解决了在一些偏远的无人区,还有某些特殊状态难以使用地面基站进行通讯的难题。

  “秦总,这个计划是谁提出来的?”

  看到最后一个项目,陈锋的眉头拧成了疙瘩。

  这可不单纯是一个民用投资项目,很容易就可以扩展到军事相关的领域。

  如果计划完成,将有可能改变今后的战争形式。

  这项计划对龙腾集团的现有业务来说,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

  计划书从给出的理由是,帮助龙腾手机和汽车进行更为精准的卫星定位和导航,并保证在远离地面基站的地方接收到清晰的通讯信号。

  单单从经济角度来看的话,投资产出比很低,不是一个好项目。

  “提出这个计划的人你也认识,是我爷爷的好朋友,科大的权威教授方老,他的另一层身份是军事通讯领域的高级顾问。”

  秦瑶的回答,让陈锋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第四三七章 天网计划的高昂成本

  “这个计划需要航天航空方面的技术帮助,不然的话,单靠咱们集团恐怕很难完成。”

  沉思了片刻后,陈锋指出的计划的最大难点。

  所谓的天网计划,说白了就是卫星通讯技术的全球覆盖化。

  通讯卫星的制造技术并不算太难,以龙腾集团的研发实力完全可以做到。

  问题的关键是运输,怎么把卫星送到轨道上去。

  如果委托给其他企业,进行航天火箭发射,送自家的卫星上天。

  那么运送的成本,就会变得非常不合适。

  2800枚卫星,那可不是一两次火箭发射就能完成的。

  这个计划看上去有些吓人,实际在技术方面不存在任何难度.

  无论是通讯卫星,还是运载火箭,国内都有成熟的制造工艺和研发经验。

  主要的问题就是发射成本和运营成本,因为这是一项长期的商业计划。

  卫星到了使用年限后,还需要进行替换。

  如果成本过高的话,天网计划将会陷入持续性的亏损状态。

  通常情况下,一次火箭的发射成本在六七千万米元左右,折合国内货币的话,在三四亿上下。

  运载2800枚通讯卫星升空的话,至少需要发射100架次以上。

  也就是说,仅仅是运输费用就在四百亿附近。

首节 上一节 348/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