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268节
水果集团,只是第一道开胃菜而已。
摩根财团的杰米总裁,对陈锋的性格最为了解。
只要打不死这种对手,以后就会一直提心吊胆。
在陈锋这里,没有一笑泯恩仇,只有你死我活,势不两立。
“大家都不用担心,我没有被成功冲昏头脑,经过连续三四个月的限售活动,市场上对龙腾手机的需求已经积累到了极点。”
“改良版龙腾三代机的上市,肯定会爆发出不亚于当初的销量,仅这一款手机,每个月就能为我们提供90亿米元左右的利润。”
“再加上VR套装等产品和电脑业务,我们龙腾集团在电子消费领域的下一步目标就是,争取月利润突破150亿米元。”
“虽然我们依旧遭遇着对手的围困,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大宣传投资,但各项硬件和高端原材已经完成了自产的计划,在成本上有了新的优势。”
“这样综合考量下来,我们的利润与以前相比,不但不会降低,反而会有显著的提高,这就是打通产业链的优势所在。”
“而且,大家不要忘记了,我们集团的投资战略已经宣告完成,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再有新的大规模投资。”
“用一句粗鲁的话来概括,接下来的时间,就是我们龙腾集团在市场上搂钱的时间,大家一定要努力,大口吃肉,人人有份。”
说到这里,他做了最后的陈词:“我之前说过,研发工作完成了,接下来要靠你们抢回咱们的市场,任何人都不能在这个时候掉链子。”
敲打了最后一句话,陈锋宣布散会。
这些高管们纷纷收拾自己的东西,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整个龙腾集团就像是被踩了一脚油门的汽车,瞬间提速.
第三三八章 石墨烯芯片投产,全网质疑
八月初,龙腾集团发布了一条微博。
“祝贺龙腾芯片厂研发设计的第一款石墨烯芯片正式投产,科技永无止境,未来充满挑战,所有龙腾人将继续砥砺前行。”
只有一行文字,没有配图,没有视频。
但就是这么一条简简单单的微博,却在瞬间点燃了网络。
“真的假的?石墨烯芯片研发成功了?”
“太假了吧,这么短的时间,怎么可能量产?”
“给大家普及一下芯片常识,一款芯片从设计到流片再到封装检测最后量产,整个过程至少需要三个月以上。”
“楼上不要忘了,这可是石墨烯芯片,正常的流程时间根本不可能制造出来。”
“我纳闷的是,这么短的时间里,石墨烯晶圆片的问题解决了吗?”
“光是设计芯片,三个月时间也不够吧,还说什么量产!”.
“呵呵,楼上都是傻叉,如果没把握,锋哥怎么会接下上次的赌约。”
“对啊,上次赌约可是三个月的时间,锋哥敢接就肯定有准备。”
“能不能有点常识,石墨烯芯片是几个月能研发量产的吗?”
“我发现了一个规律,但凡是外行人,都不带脑子支持陈锋,内行人恰恰相反。”
“普通人根本不明白芯片究竟有多么复杂,记住这是这是一条产业链。”
“芯片不是一个产品或则一种产业,它是一个产业链,涉及很多行业。”
“算了别和他们争吵,这些人会把咱们的智商拉低到他们的层次。”
“只要脑子没毛病,就能猜得出,龙腾集团绝对是在骗人。”
“石墨烯芯片量产,吹得太大了,现在龙腾集团做科研靠嘴炮输出吗?”
网络上有人欢呼雀跃,有人冷眼旁观。
几乎所有的行业内人士,都在各自的微博上表达了强烈的质疑。
小小的一枚芯片,是迄今为止工业文明的集大成者,涉及到许许多多的行业。
单单是一台光刻机,所蕴含的技术就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的。
从陈锋提出炭基半导体战略计划至今,还不到一年的时间。
短短的几个月,就敢公然宣布自己成功了,石墨烯芯片要量产了。
这条消息对那些专业人士来说,简直就是侮辱了他们的智商,侮辱了他们的学术。
就在龙腾集团发布微博的当天晚上,就有电视节目请来了专家讨论这条消息。
一名来自著名高校的电子学教授,非常生气地做出了评价。
“那个事关尊严的赌约给陈锋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些我都能理解,但我不能原谅的是,作为国内最顶尖的半导体企业,龙腾集团居然说假话。”
“有学生问我,炭基半导体是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我的回答的是有可能,但仅仅是可能而已,目前的市场状况和技术发展,都没有达到半导体基础材料更新换代的基本要求。”
“一方面时机未到,更重要的是,从硅基芯片转变成碳基芯片,这不仅仅是原材料的问题,它牵扯到一个产业链的调整和工艺改进,是多种产业的联动配合。”
“我们看龙腾集团现在的运营结构,总部负责终端手机制造,二十家分公司负责高端材料提供和精密设备制造,还有一家直属的芯片厂。”
“从运营结构上看,我承认陈锋是在大手笔布局半导体产业,几乎凭借着一己之力,集结了这条产业链上的所有关键节点。”
“但这只是初步具备了打通产业链的资格,如果没有五年八年的苦心专研,大规模投入,连硅基半导体的产业链都不可能打通。”
“至于说直接跳到炭基半导体产业,那根本就是外行人的无稽之谈,因为这种材料革新的难度比打通现有的硅基芯片产业链更加困难。”
“起码在硅基半导体产业,龙腾集团还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可以摸索着前进,这是科技上的后发优势,节省时间和科研成本。”
“但要想开辟炭基半导体产业链,那可没有任何经营供龙腾集团借鉴,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的创新,对各个相关产业进行调整改进。”
“如果说打通硅基半导体产业链,龙腾集团起码要五年以上才有可能成功的话,那么开辟炭基半导体产业,起码十年之内根本想都不用想。”
“一万亿的投入,对于整个半导体产业链来说算什么?这点投入能攻克尖端光刻机的技术,就已经非常了不起,已经对得起研发成本了。”
“但半导体产业链仅仅是光刻机吗?还有蚀刻机,你要不要做?单晶炉要不要做?封装材料要不要做?靶向材料要不要做?”
“以上我说的还仅仅是芯片制造环节上的技术难点,此外还有相关联的产业,比如屏幕要不要改进?内存要不要改进?不改进的话,无法和炭基芯片协同运行,硬件组合根本不适配,改进的话又是一笔研发投资。”
“所以我一直强调的是,半导体领域的更新换代是等出来的,一切关联条件成熟之后,自然而然地出现了新材料半导体产业。”
“就像我们走路一样,前面一座山翻不过去,要么等路修通了再前进,要么就绕过去,这才是正常人的选择。”
“可龙腾集团呢,遇到一座山翻不过去,直接拿起斧头就想要把山给劈开,半导体项目是科研制造,不是文学上的神话幻想。”
通过老教授一番生动描述,观众们也明白了炭基半导体计划的难度有多高。
如果说,之前他们心里还有期待的话。
那么现在,期待就已经全部转化为失望。
短短的十二小时之内,龙腾集团的微博下面就有了三十万条留言。
其中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留言,全都是质疑和谩骂。
并且,还强烈要求龙腾集团为此事道歉。
几乎所有人都认定了,这条微博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无数双眼睛,等着这条微博被删除。
但龙腾集团这次却坚持不删微博,不关评论,不道歉,还转发了一首歌《追梦赤子心》。
那头铁的态度,仿佛要和整个世界作对,都毫不畏惧。
面对网友们的批评和要求,龙腾集团选择了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第三三九章 迫不及待地见证陈锋的失败
对于龙腾集团的质疑,很快就蔓延到国外.
龙腾毕竟是一个全球性的品牌,在世界各地都拥有粉丝基础。
因此,在国外的关注度一直都很高。
背后又有摩根财团和高盛财团的推波助澜,顿时引起了更加广泛的讨论。
其热度和轰动性,丝毫不亚于国内。
“上帝啊,龙腾集团是疯了吗?”
“我不敢相信,连龙腾集团这样的科技企业都要靠假消息维持经营。”
“有没有可能,他们确实成功了呢?”
“除非上帝降临,否则没有任何可能。”
“我的专业素养要求我,不能继续喜欢龙腾手机。”
“会不会陈锋已经被逼疯了?科学天才通常都是疯子。”
“哇哦,楼上破案了,应该是这样。”
“我相信龙腾集团能创造奇迹,因为这家企业从未让我失望过。”
“我也选择支持,因为龙腾集团创造过很多次的奇迹。”
“那些怀疑者闭嘴吧,龙腾三代机的VR功能你们也说过不可能成功。”
“奇迹之所以被称为奇迹,那是因为它不会一次又一次发生。”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