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237节
但除了这些支持者之外,还是有一部分人表达了反对的意见。
“我承认陈锋的这个战略计划利国利民,但问题在于投资太高,风险太大,计划过于激进,现在的时机还不成熟。”
“大家都知道,目前市场主流还是硅基半导体,在硅晶体的性能挖掘上,现在还没到极限,也就是说硅基半导体还存在发展空间。”
“基于市场规律,当一个占据市场主流的产品尚未达到自身极限之前,是不太可能被其他同类产品所取代的。”
“所以我的观点也很简单,陈锋的战略计划值得钦佩,但忽视了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注定要失败的一个计划。”
首先表达反对意见的是通信产业的负责人。
他认为陈锋的计划异想天开,想要开辟新赛道的想法更是无稽之谈。
制造业升级,半导体产业突围,需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追赶。
耍小聪明,找捷径,用开辟新赛道的方式来占据优势,这些都是歪门邪道的招数,不值得提倡。
“说得对,现在明显是处于硅基半导体时代,而且还没有发展到极限,可以预见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半导体主流依旧是硅基材料。”
“在硅基材料性能没有被完全挖掘之前,性能的提升是可以跟随市场进步,满足市场需求的,这一点是业内公认的,硅基半导体的时代还会延续很久,远未到结束的时候。”
“现在就开始幻想硅基半导体时代结束,并认为炭基半导体时代即将到来,听上去有些可笑,没有事实依据,也缺乏理论支撑。”
“另外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陈锋打造炭基半导体产业链的计划,究竟需要投入多少?这个有预算吗?能推测出一个大概数字吗?”
“我个人觉得这个投资金额是不确定的,因为这是整个产业链的替代,每一个环节的工艺技术都必须同步突破。”
“假如说出现这么一种状况,我们投入了巨额的资金帮助陈锋,炭基半导体产业链的技术突破却不顺利,到时候怎么办?”
“技术突破和研发进展是一个科学的问题,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能不能突破?多久能突破?这都是不可预测,且无法保证的。”
“况且,像这种项目的投资,几乎要以举国之力来支持,尽管陈锋已经投资了7000亿,但后续的资金需求至少是2万亿起步,甚至很大概率还要继续追加。”
“如果计划不成功的话,到时候我们怎么办?这至少两万亿的投资谁买单?谁负责?”
一番话说的有条有理,论据充分,让人难以反驳。
正当大家争执不休的时候,总务负责人笑着说道:“大家先不要争,听听咱们专家的意见。”
这句话,让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三位老院士的身上。
他们三人相互交流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让秦老发言。
“在这里,我用专业的角度解答两个问题,第一,现在是不是炭基半导体取代硅基半导体的时机?”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时机尚未成熟,但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因为硅基半导体虽然没到极限,但距离理论上的性能极限已经很近了,摩尔定律都即将失效。”
“不过硅基时代显然还没有到散场的时候,现在说炭基时代的到来还为时过早,但科技有时会出现不可预测性,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第二个问题就是,龙腾集团的战略计划有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说到这里,秦老的声音稍稍停顿了一下。
看得出来,他的心情有些复杂,眼睛里充满了纠结。
“我认为这个计划很难成功,首先战略计划过于宏伟,整条产业链的全面技术突破,需要的研发经费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数字,但可以确定的是,7000亿的投资远远不够。”
“想要打造整条产业链,不说研发费用,光是生产线的工艺改造,设备添加,原材料采购,样品实验等等就需要至少6000亿左右。”.
第二九九章 无人看好的计划,背后伸出的援手
“相比于生产运行和工艺改造上的投资,各项技术的研发经费更加惊人,因为整天产业链的改变,需要研发的技术太多。”.
“而且研发工作有一个很致命的特点,充满不确定性,并不是说你投入了足够多的研发资金,就一定能研发出满意的技术成果。”
“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有时候就是在碰运气,运气好的话,研发经费还没花完就已经出成果了,运气不好,可能一辈子得不到回报。”
“但我想郑重提醒大家的一点是,在研发方面,陈锋的运气一向非常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龙腾集团的崛起过程就是证据。”
“在对这项战略计划进行评估的时候,唯一让我无法确定的因素就是陈锋,因为这是一个擅长创造奇迹的年轻人,他仿佛有一种魔力,能够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说完这一番话,秦老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他在不违反自己专业性的前提下,已经在尽力帮陈锋说话了。
这个宏伟的战略计划,在任何业内人士眼里,都是难以实现的狂想。
用专业的眼光来看,打造一个新的炭基半导体产业链,并向各行业进行辐射,这根本不是一家企业能做到的事情。
改变产业链需要各种条件的积累,等到自然爆发的前夕,企业可以引领一下。
但陈锋想做的不是引领,而是硬生生地去开辟,去塑造。
前一种方式,是水到渠成的顺势利导。
后一种方式,是遇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横冲猛撞。
两者之间的难度差距,不可以道里计。
此时,会议室内众人听了秦老的解答后,一个个都面有所思。
尽管秦老已经替陈锋说了不少好话,但他基于专业领域的判断,却还是让人听得很清楚。
硅基时代,还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炭基时代,不知何时才能到来。
陈锋的战略计划,表面看上去很美,但也仅限表面。
如果真正实施起来,基本没有成功的可能。
打造炭基半导体产业链,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太多了。
从石墨烯晶圆片,到芯片设计,再到芯片生产,同时涉及到炭基光刻机的研发制造,蚀刻机的研发制造,单晶炉的工艺改变,封装材料的指标变化……
这么多的技术难题,想要短时间内通过研发解决,即便是投入再多的资金,也不太可能完成。
“好了,秦老的话说的很明白了,简单概括就八个字,时机未到,希望渺茫。”
很快,就有人做了总结。
原本对陈锋抱有支持态度的那些人开始动摇了,因为秦老在业内的声望很高,是公认的半导体行业的权威。
连他都不看好龙腾集团的计划,那岂不是没有希望了。
一项不可能完成的计划,无论多么动人,都没有任何价值。
“如果像秦老所言,龙腾集团的战略计划成功率非常低的话,我觉得咱们还是要慎重一些,不能把钱投资在没有希望的项目上。”
大部分人开始转变立场,不再支持龙腾集团。
只有总务负责人,主持会议召开的发起者,没有表态。
从一开始,他就亮出了态度,强烈要求支持陈锋。
可无奈的是,大家的意见已经形成了共同点。
这位总务负责人即便是想帮陈锋,也没办法开口。
他总不能强行压制所有人的意见,一意孤行吧。
如果那样做的话,这场会议也就失去了召开的意义。
况且,秦老的那番话,让他对陈锋的信心也产生了动摇。
耗费巨资支持一项不可能完成的计划,这个责任他也背负不起。
上万亿的资金,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划拨出来的。
没有各部门的赞同,首先在款项拨付上就不可能运作。
想到这里,总务负责人轻咳了两声。
“大家都安静一下,关于这件事,你们的意见我已经听到了,因为时机不成熟,现在形成决议,对龙腾集团的战略计划不支持,不反对,也不参与。”
说完这句话,他扫视了一眼众人,最后说了一句:“散会。”
听到散会两个字,众人都站起身来,走出了会议室。
但总务负责人却用眼神示意秦老,先留了下来,还有话要说。
等众人都走了,会议室内只剩下他们两人。
“秦老,你觉得真的没有任何希望吗?”
总务负责人还是不太甘心,追问了一句。
“我只能说从专业角度上看,基本没希望,但具体到陈锋这个人,我就不敢预测了。”
秦老很坦然地回答道。
“是啊,这是一个总能创造奇迹的年轻人,如果别的企业发起这项计划,我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但陈锋不一样。”
总务负责人之所以如此看重这件事,也是出于对陈锋的信心。
因为这小子过往的成绩,实在是太神奇了。
“秦老,虽然会上没有达成支持陈锋的决议,但我还是在个人能力范围之内帮他一把。”
说着话,他好像下了一个很纠结的决定。
“我会给银行打招呼,提高他贷款的额度,也不要7000亿了,干脆凑个整数,直接让他一万亿。”
“另外,我会帮他争取高科技企业的扶持名额,让这笔贷款的利息降到最低,还款期限延长到最高。”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