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213节
实际上,他说的这番话代表了整个三井财团。
想要在短时间打垮龙腾集团的可能性,几乎已经没有了。
哪个华夏人在重重压力和围追堵截的局面上,竟然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不知道该羡慕他走运呢,还是该佩服他的百折不挠。
“呵呵,你们三井家族可能不知道吧,VR套装并没有什么新奇的技术突破,但这款产品有一个最令人讨厌的地方,那就是所有的零部件全都是华夏自产,不包含任何进口。”
“也就是说,我们此前的制裁,可以锁死龙腾手机,但对这款龙腾VR套装,却没有任何的作用,单凭这款产品,龙腾集团就能继续维持下去。”
说完这一番话,鲍尔的脸上充满了无奈。
这个龙腾集团的韧劲太强了,怎么都打不垮,折不断。
就算他们联手把龙腾集团逼到了墙角,现在都能反弹回来。
“按照这款VR套装目前的销量来看,一年之内至少能卖出7000万台,这样计算的话,龙腾集团可以获利280亿到350亿米元之间。”
“有了这笔收益,再想将龙腾集团彻底困死,基本上不可能实现了。”
鲍尔的观点同样有些悲观。
龙腾的喜讯,对他们来说就等于是噩耗。
“鲍尔先生,为什么我们不能动用一下官方的力量,让这款VR套装在全世界范围内禁售,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相信我们当初的计划还是会成功的。”
虽然三井家族认为计划失败了,但秀夫却并不认输。
他想到了最后的一个办法,希望能得到鲍尔的认同。
“哦,那是不可能的,全球二百多个国家,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而且你不要忘了,华夏同样是一个强国,不是任人欺辱的弱国。”
“据我所知,上次的封锁已经让我们的朋友们背负了巨大的压力,如果得寸进尺的话,华夏一定会采取对等的反击。”
“所以,不要在妄想着动用那些朋友们的力量了,让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以后我们只能动用商业手段了。”
鲍尔的话刚刚说完,一直没怎么吱声的杰米忽然笑道:“即便是用商业的手段,我们也能打垮龙腾集团,因为陈锋的性格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破绽。”
“什么破绽?”
三井秀夫和鲍尔几乎异口同声地问道。
“他和我一样的狂傲,我太了解他的性格了,面对封锁,他的选择一定是正面对抗,绝对不会选择龟缩。”
“他一定会投入重金在高端材料和精密仪器的研发上,下一步还会收购华夏唯一的光刻机制造公司,从正面击败我们。”
说话的同时,他将一本杂志在两人眼前晃了晃。
这是一份半导体杂志,封面上用英语写着:华夏唯一的光刻机制造企业,即将破产倒闭。
“相信我,他会收购这家企业,然后被拖入一个又一个的泥潭中。”.
第二六九章 兴华三剑客,可敬的理想主义者
申沪市,机场接站口.
兴华电子的总裁于惊鸿带着两位老搭档,站在接机的人群中。
“老董,你觉得龙腾集团真的有诚意收购兴华电子吗?”
于惊鸿的声音里带着几分不确定的迷茫。
对于企业的未来,他看不到方向。
“应该是蛮有诚意的,不然他们的董事长也不会亲自过来和咱们见面。”
左手边的董明亮,语气非常肯定。
他希望自己强撑出来的信心,能够感染身边的两位老搭档。
“唉,兴华电子最好的出路就是避免破产清算,让国内企业收购,也算是为国内的光刻机产业留一支香火,不至于断了根。”
于惊鸿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和老搭档聊天。
“老董,我觉得你太乐观了,龙腾集团收购咱们兴华电子的可能性还真不是太高,他们前段时间投资了那么多的产业,资金方面可能有困难。”
站在于惊鸿右手边的是高彦庆,也是老搭档。
他们三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兴华三剑客。
在国内半导体行业名气很大,专业水平也很高。
他们既是老同学,又是创业老搭档。
二十多年前他们一块留学米国,拿到博士学位后又一块回国。
回国之初,三人拿出所有积蓄创建了兴华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那时候他们的理想很简单,就是造出属于华夏的高端光刻机。
二十年过去了,光刻机是造出来了,却和高端无缘。
这不是因为能力不足的问题,而是市场环境不允许。
一台先进制程的光刻机,仅零件就超过10万个。
这10万的零件当中,集合了目前世界上相关行业最先进的技术制造水平。
他们那怕是在实验室里研究出了尖端光刻机的制造工艺,但现实中却根本找不到符合标准的零部件。
单单是一个反射镜的精度问题,他们就要跑到欧洲去求购。
另外还有各种最顶级的光学部件,还有计量零件等等。
这些零部件都代表了各行业内最先进的技术结晶,用钱是买不来的。
正是因为缺少了这些超高精度的零部件,所以兴华电子只能生产一些低端的光刻机,维持企业的生存。
作为一家华夏企业,想要造出最先进的光刻机,就必须先在这些零部件上实现突破。
10万个零件中,高精尖的零部件全都要依赖进口。
而且很大一部分,还属于被管控的物资,不允许出口到华夏。
这些年来他们即便是耗尽了心血,最终也没能实现目标。
“老于你自己想一想,咱们做光刻机以来,每年的研发投入是多少?现在企业的欠款是多少?龙腾如果收购我们的话,这些投入估计也能把那位陈董事长吓跑。”
高彦庆的态度有点悲观,并不看好这次的收购。
当然,他也不想兴华电子倒闭。
但在他心里,有实力接手兴华的只有那些国字头的大企业。
龙腾集团的规模,也能符合他的标准。
可惜最近一段时间对外投资太大,高彦庆不看好龙腾的财务状况。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兴华电子可是一只吞金兽。
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太可能扭亏为盈。
也就是说,三五年内,收购方要做好只投入而看不到产出的准备。
只有那些国字头的大企业,能心甘情愿地为了华夏的产业升级,宁愿亏钱也要继续投入。
像龙腾集团这样的私人企业,肯定接受不了这种连年巨额亏损的状态。
其实,于惊鸿和董明亮的心里也有相似的预感。
像兴化电子如今的经营状况,几乎没有企业愿意收购。
除非走完破产清盘的流程,将兴华电子的债务剥离出去。
但如果这样的话,他们二十年组建的研发团队,那可就彻底解散了。
“其实老高说得对,龙腾集团如果知道我们的债务数字,恐怕真有可能扭头就走。”
于惊鸿无奈地感叹了一声。
兴华电子的外债规模超过500亿,都是二十年来仗着高科技企业的名号,在当地银行贷出来的款项。
同时,每年的研发投入都要超过50亿,其中大部分支出是购买研发仪器和实验耗材。
另外,由于价格战的缘故,兴华电子生产一台光刻机的成本比现在的售价还要高。
卖一台就亏损一台,不卖的话,生产线停顿,亏的更多。
这样的经营现状,都不止是绝境那么简单了,简直就是死境。
不管谁接手,都要承受巨额亏损。
更可怕的是,这种亏损看不到尽头。
只要不能打破国外对高端光刻机市场的垄断,这种亏损就会持续下去。
“说的也是,先还500亿的贷款,然后每年还要承担上百亿的亏损,就算是龙腾集团也背不起这包袱吧。”
谈起公司现状,就连最乐观的董明亮都忍不住长吁短叹。
就算龙腾集团拿出千亿资金,估计也就够兴化电子烧三五年。
这么大的负担,连那些国字头的大企业都不愿意接手,更不要说私人企业了。
“不过你们俩也太悲观了,前天我和龙腾芯片的张小敬在电话里聊到大半夜,龙腾集团对于研发还是非常重视的,而且陈锋一直憋着劲想要自产光刻机。”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