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2111节
这种大动作,怎么可能一点风声都没有。
按照毛熊上层激烈讨论后形成的意见,绝大部分上层精英会第一时间离开,通过西欧抵达拉丁美洲。
在此过程中,米国和欧罗巴联盟不仅需要配合他们的安全转送,更重要的是保障这些上层精英的资产转移。
剩下的一小部分上层,则要留下来继续和东方周旋,并指挥战斗。
很多普通人都讨厌精英这个称谓,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精英群体是一个国家的核心。
当年毛熊制造的卡廷森林案之所以给波兰造成沉重的伤害,原因就在于被杀的对象都是波兰的精英群体。
这一事件对波兰造成了深远且持久的影响,大量精英在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被害让这个国家在后期的发展当中,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差点造成了文化上的断层。
所以在战争时期,往往精英群体能受到更好的保护。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经济与社会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按照毛熊的想法,只要能将大部分精英加上百分之十的主体族群人口送走,未来不管发生了什么,仍旧保留了一份希望。
单凭这些人口和资产,就足以在拉丁美洲建立起一个新的国家。
听上去,像是弃卒保帅,实际上也是如此。
毛熊的高层经过了无数次的思考,最终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原因也很简单,他们对未来感到了绝望。
以毛熊的处境和地缘位置而言,不管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避免不了成为战争的炮灰。
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成为了谁的炮灰。
西方阵营不把他们当成自己人,东方阵营同样如此。
或许东西方两大阵营没有直接的交流,但在对待毛熊的问题上,态度却是出奇的默契。
没有人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毛熊,也没有人愿意有这样的邻居。
只要地理位置不变,他们未来的命运就无法改变。
除非东西方两大阵营能够握手言和,否则毛熊所处的位置,就是战争的最前线。
现代战争所造成的毁灭和杀伤远超以往,而且这还是一次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
作为主战场之一,毛熊高层不敢想象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试想一下,毛熊不反水东方,未来和欧罗巴联盟展开大战,毛熊肯定首当其冲,成为西方阵营的打击目标。
这种打击,甚至不会区分民用和军用目标。
作为西方文明中的一员,他们太了解西方人的秉性了。
很多时候,西方人看上去对战争有很多反思。
可实际上,一旦威胁到西方统治世界的地位,那么战争就会不设任何限制。
同样,如果毛熊投靠了西方阵营,也会成为东方优先打击的目标。
原因很简单,他们就卡在东西方阵营中间。
不管谁想要夺得战争的主动权,都必须绕不开毛熊。
看上去毛熊非常重要,但无奈的是,不管他们做什么选择,都将在第一时间被卷入前所未有的战火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们伤亡了数千万人口,几乎一代年轻男子死在战场上。
现在又开始了三战的节奏,这次又要伤亡多少呢?
更可怕的是,上次世界大战他们付出了惨痛代价,但也收获了巨大的红利。
可这次的三战,不管他们付出什么代价,都不会有太大的收获。
因为毛熊的综合实力,已经不足以影响战争的天平。
让他们倍感痛苦的关键也在于此,对未来看的越清楚,内心就越绝望。
所以,毛熊选择了一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路。
他们最终还是选择相信了西方阵营,又或许他们一直都别无选择.
第二八零四章 乐见其成
隆冬来临,万里飘雪。
随着气温的逐步降低,毛熊的胆子变得越来越大,小动作也是越来越多。
他们苦苦等待的时机终于到来,一切计划都在有条不紊地执行中。
其实从两个月之前开始,大部分的毛熊上层精英就开始拖家带口进入西南边境城市。
这也是毛熊民众的一种生活习惯,毕竟越靠近西南,温度越高。
每当冬季来临的时候,那些富人们就喜欢去南部度假.
所以这种规模的人口流动,并不代表什么。
毛熊上层当初制定计划的时候,也将方方面面的因素都考虑了进去。
万一东方进行质问,他们也有充分的借口来回答。
只不过,这些准备好的借口都没有派上用处。
东方对此没有什么质疑,似乎很理解毛熊民众的生活习性。
这也让整个迁移计划,变得更加顺利。
实际上,毛熊高层心里很清楚,东方不可能一无所知。
但站在东方的战略角度上,他们是乐于看到这一计划的完成。
毕竟送走了百分之十的人口以及大部分精英阶层,对于东方也有一定的好处。
将来战争再次爆发,毛熊反水的话,东方占据这里的成本会因此而降低。
别小看这百分之十的人口,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中坚力量。
迁移人口的名额划分,毛熊上层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几乎都是有一技之长的精英。
那些酒鬼无赖,以及底层的劳苦民众,不可能进入名单之列。
在制定迁移计划之初,毛熊上层精英就达成了一个不宣于口的默契共识:那就是剩下的百分之九十的人在未来都是战争的炮灰。
东方显然也了解这一计划,只是站在自身利益角度没有阻止。
从战略上讲很正常,想要拿到完整的陆权,就必须占领毛熊在欧罗巴的这部分领土。
这里的占领,指的是实际占领,包括人口置换。
想要达到这个目标,未来肯定会遭遇极大的抵抗。
不管怎么样说,毛熊也是一个西方国家,隶属于西方文明的支脉。
未来这个国家大概率会再次加入西方阵营,这是难以改变的事情。
从人种到文明,从历史到信仰,毛熊和东方都是格格不入的两个族群。
如果说毛熊融入西方阵营的难度是十,那么真正融入东方阵营的难度就是一百,甚至是一千。
这也是历史经验之谈,纵观全球各地族群融合的成功案例,首先一点就是肤色相貌相似,其次是文化信仰相近。
否则的话,根本不可能融合,只能以杀戮灭绝来完成整合。
更何况,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族群融合的难度也在直线上升。
毛熊人进入西方国家,不会因为相貌和肤色受到歧视,只会因文化信仰的问题而受到一些排挤。
可他们进入东方的话,一眼看过去就能清楚地辨别出来。
这就是事实,所以东方上层从一开始就没有对这个邻居抱有特别大的期待。
没有什么期待,自然不会有什么失望,也不会出现意料之外的猝不及防。
他们对毛熊的动作也不是完全视而不见,只是有所偏重。
大范围转移人口,这本就是东方乐于看到的一幕,自然没人去质疑。
可自从冬季来临之后,东方驻扎在毛熊领土上的兵营就加强了戒备。
利用一个月时间,在周边部署了完善的防御措施,并且兵力结构也有了极大的变化。
起初,战争机器人在驻毛熊的兵力中只占据了百分二十的比例。
到现在为止,这一比例已经变成了百分之六十。
战争机器人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弱点,那就是必须有充分的电力供应。
否则的话,一旦失去了动力就会变成一堆垃圾。
但人类士兵也有类似的弱点,必须有充足的后勤物资。
尤其是在毛熊的冬季,各种保暖物资以及食品油料更是重中之重。
关系到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后勤保障。
东方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