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2060节
现在有很多人说,米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超级强国。
直接进攻这样的一个老牌霸主,并且试图将其彻底击垮,这样的作战计划需要很大的勇气.
第二七二九章 两个战略方向
现在的东方在战略方向上有两个选择,要么是直接登陆北美,打击西方阵营中的核心老大,以首战即决战的心态来完成接下来的战略部署.
可这必然会和西方阵营中实力最强大的米国爆发最为激烈的战争,其过程的血性程度甚至会远超以往的任何一场战争。
因为这对于米国来说,不仅仅是一场战争,更是关系到整个族群的生死存亡。
如果他们战败的话,按照之前东方在国际社会上的发言,米国人的下场可以参考几百年前的印第安人。
所以这不仅仅是单纯的一场战争,更是一个族群面临的灭亡危机。
整个米国上上下下肯定会奋起反抗,即便是前线的战争失败,他们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也会拿起武器进行殊死抗争。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人保卫家园的决心和意志,当年的东方在面临着存亡绝续危机之际,爆发出世俗罕见的潜力。
同样,米国人的身上也有这样的意志和决心。
所以登录北美的战争将会超乎想象的血性与激烈,伤亡数字会突破以往任何一次世界大战。
那些米国人平日里有多么骄傲?到时候他们的抵抗就有多么的激烈。
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祖先当初究竟做了什么样的事情,才占据了这片风水宝地?
如果不想沦落成为印第安人的下场,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用尽最后一份潜能来打赢这场战争。
对于东方而言,这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米国可不是一个小国,不管是军事科技实力还是经济总量,亦或是人口基数,都是全球范围内数得着的大国。
想要彻底击败这个对手,并且占领整个米国的话,东方肯定要付出超乎想象的代价。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保存核弹头最多的国家,就是米国。
谁也不敢说他们现在有没有实力击败东方?但他们绝对有能力制造一场末日灾难。
因此,登录北美虽然是一个一劳永逸的战略选择,可其中的难度之大,却令人望而却步。
这可不仅仅是单纯的军事力量上进行比拼,更是综合各个方面进行直接的较量。
从很久之前,米国人就秘密研究一些大规模杀伤武器,比如核武器,生化武器,基因武器,细菌武器……等等。
如果仅仅是一场世界争霸战,或许这些米国人还能保存几分理智,不会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频繁使用。
但假如他们面临存亡危机的话,库存的那些大规模杀伤武器肯定会一股脑的全部释放出来。
如果事态演变成这个样子,对于全世界的人类而言,都是一场灾难。
而东方的另一项战略选择,就是暂时不去管米国人,集中力量去围剿欧罗巴,一点一点的铲除米国的羽翼,最终让北美变成一座孤岛。
如果完成了这一战略设想,那么主动权将完全掌握在东方的手中。
无论是进行最后的决战,还是用封锁的方式一点一点的耗尽米国人的潜力,都可以取得最终的胜利。
但这一战略也有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在围剿欧罗巴的过程当中,东方肯定会承受巨大的损失。
整个欧罗巴的战争潜力不容小觑,如果欧罗巴联盟能够上下一心的话,其综合实力并不逊色于米国。
更为严重的是,在这一过程当中,米国人肯定会抓住时机,用尽一切办法壮大自身的实力。
或许等到东方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征服了欧罗巴之后,却发现米国人的实力已经壮大到一个难以击败的水平。
当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这样的历程。
一开始的时候,米国人的实力虽然强大,但也绝对没有那种断崖式的领先。
可随着战争的进行,大量的西方精英和人才都转移到米国,而欧罗巴各国却要承受着战争的消耗。
所以到了战争的后期,当米国人决定正式参战的时候,他们的综合实力已经膨胀,成为了一个巨无霸。
现在的米国人也打着同样的算盘,他们想要复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成果。
假如按照第二种战略思想去执行的话,那将是米国人非常乐于看到的。
不要说围剿欧罗巴,即便是现在欧罗巴的财富和人才也在源源不断的向米国进行转移。
况且在这一次的世界大战当中,名义上的主角是东方和西方,可实际上的主角是东方和米国。
即便是击败了欧罗巴联盟,彻底占领了整个欧罗巴,对东方而言,也不算真正的胜利。
因为到了那个时候,米国人的综合实力将得到迅速的膨胀。
另外还有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那就是东方在和欧罗巴联盟进行战争的时候,米国人肯定会进行大量的援助。
这等于是用一个强大的代理人,去不断的消耗东方的战争潜力。
当东方陷入战争泥潭的同时,米国人就可以安稳稳的享受着和平的红利,不断的重建以前的经济体系。
世界是一个大棋盘,局部的战争往往会引起连锁式的反应。
东方和欧罗巴联盟进行一场旷世大战,世界各国也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如果米国人能够抓住机会,重新获得大部分国家的认可,那对于东方的经济将形成一种致命的打击。
经济是战争的基础,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选择第二种战略,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但是,登陆北美同样是一次非常冒险的选择。
这意味着超高强度,超高烈度的战争,且结果具有非常大的不可预测性。
没有人能够轻易做出判断,即便是最睿智的军事专家,也无法预测到结果。
而且登陆北美的话,同样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直接攻打米国,另一个则是将第一战场放在枫叶国。
这听上去好像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在现实战争当中,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对于米国人而言,本土遭遇到攻击和邻国盟友遭遇到攻击,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第二七三零章 这不仅仅是一场竞争
东方在白令海峡附近不断的增派兵力,并且开始大规模修建兵营,各种大型设施也陆续到位,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在即将成为战场的地方,有些基础设施的部署是很难完成的.
用战争机器人来取代人类士兵,固然可以节省大部分的后勤供应,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对于战争机器人而言,电力的供应是最为重要的,甚至没有之一。
只要拥有充足的电力,机器人就可以保持一个正常的战斗力。
可如果电量供应不足的话,即便是再先进的机器人也会陷入沉眠状态。
所以,如何在白令海峡附近装备完善的供电设施,就成为了一个不可不解决的问题。
想要充分进行供电,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建立大型的发电厂。
但在战争当中,这一方案就不具备任何可实施的概率。
原因也很简单,首先建造大型的发电厂需要的周期太长,不是一两个月就能完成的事情。
其次,发电厂的目标太大,很容易成为敌人首先针对的打击对象。
建造一座大型的发电厂,固然可以解决机器人的供电问题,但当战争爆发的时候,也会成为敌人第一轮打击的目标。
通俗一点来讲,大型发电厂在战争中存活的概率太低。
所以东方不得不启动了另一套方案,为前线运送了大量的移动发电设备。
这些移动发电设备并不是那种传统的燃油或者是燃气发电机,而是朱雀集团最新出品的微型核聚变反应堆。
尽管造价不菲,但在战争当中,却能发挥出超乎想象的作用。
这就是技术上的优势,让东方在战备阶段就占据了一定的主动。
与此同时,米国也做出了持续而激烈的反应,并没有在压力面前退缩。
现今的世界格局是一个复杂的变化状态,但总体而言,却也维持着一个整体的大方向。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这就是目前世界的主要格局。
东方并没有试图通过什么奇谋妙计来战胜敌人,这是一种取巧的心理,只有弱者才将希望寄托在计谋上。
对于现在的东方而言,只要能够坚定地执行战略计划,在未来的战争当中,将自身的实力充分发挥出来,就可以立足于不败之地。
现在的东方高层对自身的实力非常的自信,全球第一大工业国的名号可不是吹出来的。
面对这样的压力,米国人虽然感到有些意外和震惊,却并没有太多的恐惧和慌乱。
这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历史上一直是好勇斗狠的形象。
年轻的国家对于战争所带来的苦难,通常没有太深入的了解,所以他们比那些古老的大国更加期待战争的到来。
东方的历史太过厚重了,很早之前就明白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所以,东方对待战争的态度是非常谨慎和小心的,只有在确定了和平没有可能之后,才会不得已推动战争来解决问题。
相反,米国却是另外一个极端,他们习惯性的将所有的问题都用战争的方式来解决。
因为这个国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他们所面临的每一次重大危机,最终都是通过战争寻找答案。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