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964节
“可如果以长远的目光来看,解决了天竺的问题后,我们似乎又要面对一个更麻烦,更加棘手的问题。”
“天竺是我们的邻国,也是未来的一个地缘战略对手,但这个对手却也是我们的一道屏障,阻挡着另一股扩张性更强的势力。”
话说到这里,在座的人都明白里面的含义。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另一股扩张性更强的势力指的无疑就是千方势力。
如果将文明进行拟人化的比喻,那么天竺相对来说还属于一个温和的大块头,天竺文明也没有太强的攻击性。
从这一点上来说,天竺文明和东方文明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是温和派,并不热衷于对外扩张,本质上也没有那种残暴的基因。
可天方文明就不一样了,1000多年前当这股文明刚刚诞生之初,就表现出了令世界震惊的攻击性。
天方文明起源于沙漠国,紧接着就迅速的征服了新月地带。
从此之后,天方文明的势力范围就一直在不断的扩张当中。
为此,他们和西方进行了长达百年的战争。
为了对抗天方文明的扩张,西方人以上帝为名发起了十字军东征。
两大文明的对抗也成为了人类近代史的主旋律,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如果不是因为被天方世界压制,西方人的陆地贸易通道被扼住了喉咙,他们也不会冒着极大的风险进行远洋航海贸易,进而开启了大航海时代。
天方文明是一种攻击性非常强的文明,有着非常非常强的扩张能力。
即便是西方率先开启了工业时代,进行了全球范围内的大殖民,但在这段时间内,天方文明的势力总体还是在扩张当中。
甚至有很多人将天方文明形象比喻作癌细胞,扩散起来不可阻挡,任凭你想尽一切手段都没有办法完全阻断。
就像现在天竺内部就存在着大量的天方信徒,其总人数甚至达到了两亿以上,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同样,在世界第一强国东方的内部,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
这种文明一旦渗透进来,就几乎无法进行根除。
作为东方的邻国,天竺人对于天方的态度一向是非常强硬的,所以他们也在无形当中充当了一道屏障。
如果为了打断天竺的工业化之路,对其内部的天方势力进行扶持和帮助,那么有可能出现更为可怕的问题。
“我对你们所说的挑动天竺内部矛盾阻断工业化脚步的提议,不是很赞同。”
“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天竺内部最大的问题就是信仰上的矛盾,其内部存在着超过两亿的天方信徒。”
“而且在上个世纪50年代天竺成立之前,英吉利殖民时期,其内部的天方信徒更是超过了1/3,后来这些信徒在古天竺的地理范围内建立了两个国家,所以现代天竺内部的天方信徒才仅仅只有两亿出头。”
“如果我们对这些天方信徒进行援助的话,我相信他们可以改变目前天竺的格局,解决我们当前所面对的地缘挑战问题。”
“可大家试想一下,假如说天竺被天方势力所占据,那么对于我们而言,究竟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
“再退一步说,我们解决了天竺的问题,未来在东西方对抗中占据了绝对优势,那么西方人会不会和天方人合流?”
“如果西方人和天方人走到一起,并且帮助天方世界来进行工业化,那对我们来说可真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噩梦。”
“别忘了,我们内部同样存在着这么一个不稳定的因素,而且一直以来也是我们内部的重要矛盾之一。”
“为了解决一个隐患而引申出另外一个更大的隐患,这究竟是否是一种合适的选择?”
“为什么我们和西方的矛盾这么大,可是在针对天方世界这一问题上,却存在着相当的默契,原因就是我们双方对于天方文明都充满了忌惮,东西方都非常清楚,这种文明的扩张力有多么的强。”
“以文明的概念来划分这个世界的话,西方文明和天方文明才是这个世界的两大主流,而我们和天竺文明处于影响力的弱势地位。”
“所以我的意见是,对天竺内部的天方信徒可以进行一定的援助,但绝对绝对不能让天竺成为一个天方国家。”
“这可是关系到子孙后世的大事,容不得我们犯错。”
“另外,就像我刚才所说的那样,我们一定要防备西方人狗急跳墙,在失去了胜利的希望之后,选择和天方人进行联手。”
“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真正的友谊,而文明和文明之间则是纯粹的竞争关系。”
“当前我们所面对的大部分问题,其实根源就在于东方文明的影响力不足,本质上缺乏扩张的基因。”
“除了我们周边少数的几个邻国之外,东方文明在其他地方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可言。”
“就拿吕宋举例,曾经当地的东方裔占据了总人口的30%左右,可从上世纪50年代吕宋建国之后,东方裔就遭受到了公然的歧视,人口比例一再下滑到现在的不足10%。”
“事实证明,天方文明是一种排他性非常强的文明,在处于劣势的环境下,他们顽强的生存和发展,而在处于优势的环境下,就会不断地将其他文明排挤出去。”
“所以我们想要彻底解决周边的地缘隐患,除了武力手段和扶持帮手之外,最关键的还是想办法增强东方文明的影响力。”
“历史上,以文明为纽带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最难以切断的。”.
第二六零零章 难以改善的地缘困境
在国际关系当中,朋友和对手的身份常常是合二为一的。
天竺目前是东方的一个大麻烦,但未来也有可能是目标一致的朋友.
对于东方而言,对地缘环境的最高追求,也仅仅是现在的米国而已。
米国的周边没有任何一个可以制造威胁的强国,所以他们可以将大部分军事力量部署在海外,保障全球霸权。
但这种方式却不适用于现在的东方,原因就在于地缘环境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美国的地缘位置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东西两大洋,南北无强国。
东面和西面根本就没有邻国,而是一望无际的海洋。
北面的枫叶国,人口只有3500万左右,仅仅相当于米国的1/10。
南面的邻国人口虽然过亿,但经济却一直被米国所控制,人均GDP仅相当于米国的1/6,GDP总量相当于1/20。
这样的邻国压根不足以形成挑战,况且米国对这两个邻国的控制力不是一般的强。
只要他们愿意,甚至可以随时让这两个邻国更换统领。
综合来看,米国在南北方向的两个邻国,一个人口太少,另一个则是太穷。
所以这个国家的地缘环境非常的优秀,本土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防御压力。
相比而言,东方就完全不同,北边与毛熊毗邻,背后就是整个欧罗巴。
南面的天竺人口数量和东方处于同一级别,尽管穷了一点,但发展潜力巨大,且军事力量足以排名全球前五。
另外,还有已经向东方投诚的交趾,这也是一个不安分的国家。
至于沿海方面,虽然突破了第一,第二岛链,但还是处于西方第三层岛链的封锁中。
东方需要将大部分军事力量部署在国内,以确保本土的安全。
因此,东方的军事力量虽然已经非常强大,却还是很难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部署。
地缘位置的不同,让东方和米国的防御压力有着天差地别。
所以近几年来,东方一直在努力扩张的势力范围,用步步为营的方式逐渐改善自身的地缘战略空间。
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在较为薄弱的方向上,已经形成了实质上的突破。
比如说,高丽被迫脱离了西方阵营,成为了东方体系的成员。
还有交趾也恢复了以前的传统,主动融入到东方体系当中。
吕宋更是在一轮军事冲突中被彻底击败,目前由当地的东方裔掌权。
另外还有柔佛,也迅速转变了对东方的态度,并与西方阵营进行了切割。
至于西域,虽然还没有被纳入东方的势力范围,但目前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掌控力。
只要时间足够,这片故土将回到1000多年前的格局。
这些就是东方在薄弱方向上的突破,大大的改善了地缘环境。
但在一些敌对势力较强的方向上,突破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和简单了。
北方的毛熊,还有南方的天竺,这是两块最大的硬骨头。
虽说毛熊损兵折将,综合实力大损,已经不足以对东方的地位进行挑战。
但在毛熊的背后,有着整个西方阵营作为支撑,欧罗巴联盟更是将其接纳为成员国。
东方想要在这个方向上进行突破,就必须做好和西方展开全面战争的准备。
目前,东方和毛熊的分界线,就是地理位置上的欧亚分界线,也是势力范围上的东西分界线。
西方阵营绝对不允许东方突破这一界限,将势力范围扩大到欧罗巴。
所以现在的毛熊仍旧是一块硬骨头,想要将其啃下来,就要做好崩下几颗牙的准备。
况且,时至今日,毛熊仍旧是一个核大国。
即便是没有西方阵营的帮助,东方也不愿意轻易将其逼到绝境。
万一爆发出大规模的核战争,将不存在任何赢家。
丢失了3/4的领土之后,毛熊已经变得非常的敏感。
他们没有了继续后退的空间,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如果在欧亚边境线上再次爆发战争,他们肯定会用尽一切办法誓死抵抗。
核战争将不再仅仅是一句口头上的威胁,而会在现实当中真正的爆发。
所以说,东方想要在这个方向上进行突破,难度非常大,
至少在短时间内,不存在太高的可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