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946节
在这方面,龙腾集团也算是得心应手。
毕竟从发布第一款手机的那一刻开始,龙腾集团就和很多友商打过舆论战.
所以龙腾集团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舆论公关,也很懂得如何引导舆论风向。
而且为了应对这一次的舆论危机,陈锋并没有强行压制,而是使用了很多以退为进的办法。
他的目的是尽快度过这次舆论危机,而不是去反击什么的。
不过,东方内部的舆论危机容易消除,毕竟龙腾集团是东方最大的企业,关系到整个经济的发展。
同时,这家企业一直是东方人心中的骄傲,被誉为东方之光。
龙腾集团在大部分东方人的心中,都维持着一个非常正面的形象。
但想要平息海外的舆论危机,难度就大了许多。
但海外舆论危机对龙腾集团的伤害不大,顶多就是市场销售额下滑几个点。
因为龙腾集团的根基在东方,海外舆论闹得再凶,也不可能动摇企业的根本。
毕竟以陈锋目前的实力而言,没有哪个国家愿意轻易招惹他。
除了市场方面受到一定的损失,海外各国也不敢通过立法的方式提高对龙腾集团的税收或者进行罚款。
陈锋在面对内部矛盾的时候还能保持几分耐心,可面对外部矛盾的时候,解决方式通常都是简单而粗暴的。
在东西方彻底决裂的最初阶段,龙腾集团的一些海外资产被当地侵占,陈锋选择的方式就是以暴制暴。
从那以后,龙腾集团在海外市场上就没有遇到过不公正的待遇。
所以这次舆论危机在海外持续发酵,也只是影响到了龙腾集团的销售额。
至于更进一步的事情,轮不到海外各国指手画脚。
只要东方不进行相关的立法,或者不对龙腾集团进行限制的话,海外市场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可即便如此,陈锋还是接受了一次专访。
在这一档访谈节目中,他呼吁大家以理性的思维来看待科技的发展。
人类从砖木取火走到今天的核聚变时代,不知道诞生了多少新技术,也不知道有多少古老的工种在历史长河中消失。
但这些改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减轻了人类获取资源的劳动强度。
所有的技术进步都是为了帮助人类提高生产力,能够更轻松的获得生产成果。
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未来肯定会让很多工作岗位消失,但同时也会出现更多的新工作岗位。
陈锋还专门举了一个例子,目前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服务岗位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比如说,按照世界卫生机构发布的建议,全球每千人最低要有一名医生和2.5名护士。
这是最低标准,但在世界上还有一半的国家没有达到。
反观东方,目前,每1000人口对应着是3.2名医生。
这个标准虽然比最低标准更高,但也仅仅能满足一个基本的医疗需求。
而按照理论数据推测的一个标准来看,千人医生比例最好在十左右。
这还只是医生方面的不足,另外还有护士数量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于各种服务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在30年前,普通的东方学校中一个班级的孩子数量在50人以上。
而到现在,一个班级的数量被严格的控制在20名左右。
教师数量的增加代表了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孩子们能够获得更加完善的教育。
教育,医疗,养老等等服务产业,都需要大量的人手作为补充。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这些产业需求的工作岗位就越多。
以前西方比较流行私人医生的模式,现在东方随着医疗资源的不断丰沛,这种模式也开始逐渐流行。
原因就是东方人的收入水平提高了,愿意在医疗方面花费更多的资金。
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标准的要求也是持续提高的。
在这一过程当中就会出现大量的岗位空缺,足以弥补科技进步所产生的岗位减少。
按照社会发展的相关模型进行推理的话,未来会出现大量的人口失业,但也会出现大量的再就业。
整个社会还是在持续稳定的发展,一步一步的提高。
另外,陈锋还着重指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
那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受高等教育人群的比例是越来越高。
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走出校园之后,肯定不会像他们的父辈那样甘心去工厂的流水线上工作。
父母倾注大量心血供养孩子上学的目标,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获得一个相对体面,相对轻松的工。
这个问题在东方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体现的尤为明显。
父母是建筑工人,是产业工人,是农民,他们期望自己的孩子在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成为工程师,成为医生,成为教师。
所以在那个阶段,东方的产业工人和建筑工人迅速减少,这些较为繁重的劳动岗位招聘不到足够的人手。
所以说,工作岗位的消失有时候并不是只是被动的,也是劳动者主动选择的一种结果。
现在流水线上的那些工人们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还像自己这样,只是一名流水线的工人。
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己下一代的期望普遍要高过自己。
而在这一过程当中,低端的工作岗位会迅速减少,而中高端的工作岗位则会迅速增加。
因此,陈锋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并没有损害普通劳动者的利益,而是帮助更多的人有一份体面的工作。
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广和普及的过程当中,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进行相关的维护工作。
这些新增的工作岗位对劳动者的专业要求更高,给予的薪水待遇也更为优厚。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新陈代谢,也是一种优胜劣汰.
第二五七三章 大可不必的担忧
人类对于未来的恐惧,是一直根植在内心深处的。
几十年前的影视作品,就有类似的情节。
比如说外星人入侵,比如说机器人觉醒,比如说各种世界末日的题材。
这说明人类对于难以预测的未来,始终抱有一份敬畏。
而科技的进步,就是未来不可预知的一个关键因素.
如果全世界的科学研究都按下一个停止键,那么,人类的未来就会变得更加清晰,没有了那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
没有科技进步,20年后人类的生活和现在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正是科技在不断的进步,所以未来人类的生活和现在会有着天差地别。
所以,人类对于科技的发展有一种期盼,也有一种恐惧。
每个人都害怕自己被时代所淘汰,大部分人都习惯于呆在自己的舒适圈,拒绝进行改变。
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引起了舆论危机,以前也同样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比如说克隆技术的诞生,引起了人类世界对伦理道德的一次大讨论。
时至今日,全球各国都在默默的遵守着相关的禁令,那就是不能将克隆技术应用在人体上。
可在未来这种默契一定会被打破,肯定会出现不遵守禁令的人。
一项技术只要诞生之后,相关的应用就会在合适的条件下进行推广。
现在就有很多科学家呼吁,可以利用克隆技术来解决人体器官移植的问题。
很多病人由于等不到合适的器官,所以最终只能在病床上等死。
生前愿意捐献自己器官的人毕竟只是少数,所以全球医用移植器官的数量特别稀缺。
这也导致了一条不为人知的非法产业链,那就是私下买卖。
如果克隆技术被允许应用在医学领域的话,那么器官稀缺的问题就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解决。
可直到今天各国都不敢私自开这条口子,原因就在于他们知道,一旦放开这条口子,那么将来克隆技术的应用将更加无法控制。
既然可以克隆器官,那么是不是也可以克隆人体?
其实像God联盟在私底下就已经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并且进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人体克隆实验。
千万不要忽视富豪精英群体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这是所有生物本能中最深的一个执念。
对于克隆技术全世界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有的人认为这种技术的诞生将会给人类带来更好的变化,但更多的人认为,克隆技术的泛滥会导致人类世界的伦理彻底崩溃。
可如果仅仅是从技术的功能上来看,克隆技术的诞生是人类的一大福音。
这不仅仅可以应用在医学的领域,同样也可以在其他领域内进行推广。
不过,大部分技术的突破,人类还是能够接受的。
像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一开始的时候,大部分人还是持有赞赏的态度。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