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939节
本来传统意义上的财阀就是以紧密的血缘关系为纽带。
由此可见,就算是到了陈锋的下一代,这个巨型财阀也依旧会延续下去。
要知道,财阀一旦形成的话,没有强大的外力进行打破就会一直存在下去。
而且这种商业组织会像一个漩涡,源源不断的汲取财富,持续向各个行业进行蔓延,进而形成产业控制.
第二五六一章 矛盾和争执
东方内部的矛盾有了激化的苗头,同样西方内部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争执。
西方阵营内的成员国太多,虽然带头大哥米国具有绝对的主导实力,却还是没有办法做到上下一心。
原因也很简单,一直以来米国都喜欢坑盟友.
西方阵营内存在着两股势力,一股势力是传统的欧罗巴联盟,代表着西方的旧势力,也被称之为大陆势力。
另一股势力则是以米国为首的五眼联盟,属于西方世界内的新势力,也被称之为海洋势力。
这两股势力之间一直存在着明争暗斗,尽管米国的实力强劲,但在欧罗巴联盟的眼里却只是一个暴发户。
在很多欧罗巴人的眼里,世界的中心就是欧罗巴,这里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人类文明的制高点。
所以他们向来看不上米国,觉得这个国家虽然实力强大,却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
不管是从服饰上还是从各种习俗上,他们都有鄙视米国人的资格。
从根源上说,米国人的祖先就是一群在欧罗巴混不下去的破落户。
虽然两方同出一源,却在很多事情上有着重大的分歧。
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之前,世界的中心确实是欧罗巴。
当时米国的工业实力强大,在国际上却没有太高的地位,一直遭遇到老牌霸主的排挤。
但一战和二战的爆发,让欧罗巴诸国的实力大损,也让米国占了大便宜。
于是在战争结束后,米国人乘势而起,成为了全球霸主。
在这一过程中,米国和毛熊联手对欧罗巴诸国进行了打压,彻底瓦解了旧的殖民体系,取而代之的是用全球金融体系来进行经济吸血。
毛熊衰败之后,米国更是将主要的精力用在压制欧罗巴诸国的身上。
他们现在在欧罗巴挑起了数场战争,以此来进一步削弱诸国的实力。
欧罗巴诸国见势不妙,在战争结束后不久,也组成了正式的联盟。
只可惜这个联盟的成员国太多,各有各的心思,一直没有办法形成真正的合力。
这也给了米国人各个击破的机会,无所不用其极力开始压制这个联盟的实力。
本世纪初的时候,欧罗巴联盟的经济总量比米国更高。
可到了现在,欧罗巴联盟的GDP却只相当于米国的75%左右。
最近30多年的时间里,欧罗巴联盟的经济一直是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的状态。
尤其是信息化时代开启以后,欧罗巴的经济更是步步落后。
这一点从信息产业的发展上就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全球具备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要么在米国,要么在东方。
反观整个欧罗巴,竟然找不到一家互联网巨头。
于是,欧罗巴联盟和米国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原本的优势产业也在不断的流失。
尽管西方阵营是旧时代的主导者,可当时真正的全球霸主却只有米国。
因为美国创建了独特的金融体系,所以每隔十年就会利用米元潮汐从全球各国吸血。
之前他们吸血的主要目标是那些新兴的经济体,后来由于东方的崛起,让米国引以为豪的金融手段失去了作用。
当时,米国爆发了一场金融危机,却没有办法从全球新兴经济体东方的身上吸血。
为了恢复元气,他们只能将目标瞄向自己的盟友。
于是米国挑动了毛熊和邻国的战争,硝烟在整个欧罗巴开始弥漫。
由于战争的原因,欧罗巴的资本再次逃离,扎堆涌向米国。
与此同时,当地的优势产业也开始转移,很多企业纷纷在米国投入重金,建设新的生产线。
这么一来,欧罗巴诸国的经济进一步衰退,而米国的经济却借助盟友的血肉实现了触底反弹。
到现在为止,西方阵营内部已经逐渐形成了米国一家独大的格局。
原本可以与之抗衡的欧罗巴联盟,目前也全面落入下风。
不管是从经济上还是军事上,亦或是科技和文化方面,欧罗巴都逐步落后于米国。
这种结果,让欧罗巴联盟成员都非常的不满。
更何况,现在的米国还想在东方的周边制造地缘危机。
可看一眼地图的话就会发现,目前东方和毛熊的边境线已经和欧亚分界线彻底重合。
这也就是说,想要在东方的周边制造地缘危机,欧罗巴诸国肯定首当其冲。
远的不说,就说目前的迦南危机以及西域危机,都在欧罗巴诸国的家门口。
假如说这两个地方爆发旷日持久的战争,欧罗巴联盟的经济还怎么发展?
现在联盟的资本就不断的向米国进行转移,已经让他们的经济承受了沉重的下行压力。
为了缓解经济方面的问题,欧罗巴联盟的成员国甚至不得不主动开始削减福利开支。
这种情况再持续下去的话,整个欧罗巴的经济将进一步下滑。
因此,最近这段时间,欧罗巴联盟和米国的代表在会议上纷争不断。
在援助西域人的问题上,还有希伯来人的问题上,欧罗巴联盟和美国都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欧罗巴联盟认为自身的经济压力太大,已经没有余力再去支援其他国家。
而美国的经济形势积极向好,应该彻底承担起援助的义务。
毕竟在现行的西方体系下,米国才是那个最大的受益者。
谁受益?谁负责!
这个道理,不管在东西方都同样适用。
出了援助的问题之外,欧罗巴联盟更不想在自家的周边出现战争。
他们不希望和东方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也不希望被卷入到西域的争夺之中。
如果不能确保自身的地缘安全,想要发展经济只能是井中捞月。
资本是最胆小的,任何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让它们逃之夭夭。
在战争即将来临之前,很多资本都主动舍弃了欧罗巴联盟,将希望寄托在米国的身上。
资本的逃离,产业的转移,让欧罗巴联盟的经济遭遇到了重重困境。
他们现在最迫切的需求并不是战胜东方,而是想办法恢复自身的经济活力.
第二五六二章 经济中心的转移
“东方正在构建新的经济体系,积极吸纳周边的邻国加入其中,并且提供了发展经济的许多便利条件,帮助那些附庸国实现经济上的迅速增长。”
“这是一个宏伟的计划,也是一个令人叹服的战略,东方并没有仗着自身的体量庞大而肆意压制周边邻国的经济发展而是以一种合作共赢的姿态构建新的经济体系,让更多的国家可以从科技进步中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站在个人的角度上我对于东方的战略规划是非常感兴趣的,也是非常钦佩的,在东方文化中合作共赢并不是一种不可能的事情。”
“但凡是加入东方经济体系的那些附庸国,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的各项产业被迅速地融入和接纳,实现了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
“如果一个阵营当中的老大愿意舍弃一部分自身的利益来帮助盟友,这种高尚的道德会让更多的国家产生向往。”
“但如果一个阵营的老大需要汲取盟友的血液和营养,只能让越来越多的国家产生逃离的想法,并且不断的疏远。”
欧罗巴联盟的代表说出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目光时不时的看向米国的代表。
表面上他这是在称赞东方构建的新经济体系,实际上这是在谴责米国吸血盟友的行为。
因为最近这几年,米国为了扭转经济的颓势,不断的从经济上打压欧罗巴联盟。
双方虽然在很多场合是与盟友的关系,但在经济发展上却是不折不扣的竞争对手。
以前在经济增长乏力的时候,他们尚且可以将东方人当成是替罪羊,宣称东方用不正当竞争的手段获取了市场。
可现在,东西方已经彻底决裂,双方早已下达了贸易禁令,不允许对方的产品在本国的市场进行销售。
这么一来,西方的经济发展乏力,就不能再抱怨东方。
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不满,认为米国用金融手段在盟友的身上吸血。
“诸位,我想请教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现在全球经济的中心还是大西洋沿岸吗?”
米国的代表并没有正面回应欧罗巴联盟的质疑,反而是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这个问题让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都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做何回答。
看到大家的这种反应,米国的代表微微摇了摇头。
“看样子在大家的潜意识里仍旧以为这个世界的中心是大西洋,因为大西洋沿岸包括了我们和欧罗巴联盟。”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