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920节
“现在我有了东方的支持,也有了你这位好朋友的鼎力相助,才能够快速的平息目前的局势。”
“但经济方面的问题始终还是存在着,西方根本就没有打算解除对我们的经济制裁,根源上的隐患没有消除,这里的局势就远远称不上稳定。”
“我的朋友,我需要打一场真正的翻身仗,只有带领整个沙漠国走出经济困境,我才能够得到人们真正的拥护。”
在阿勒德的临时住处,周围都是全副武装的守卫。
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
他脸上的表情稍显沉重,不停的向陈锋大倒苦水。
没有了之前的神采飞扬,也没有了刚才的那种昂扬斗志。
刚刚见面接待陈锋一行的时候,他需要伪装出一副乐观的样子。
但在私下里交谈的时候,以他们之间的友情而言,就没有必要做那么多的伪装。
眼下的局势虽然已经被扭转,但阿勒德的心情却并不是那么乐观。
原因也很简单,指望西方解除经济制裁是不可能的。
但沙漠国的石油贸易却需要尽快恢复正常,只有这样,内部才能恢复真正的稳定。
否则的话,即便是他依靠东方的威慑力稳住了局面,也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因为矛盾并没有解除,困境依旧存在,那么距离下一次叛乱就不会太远。
经济是一切事物的基础,代表着现实的物质世界,脱离了基础去谈什么理想和架构都是不切实际的。
因此,阿勒德当前急需解决的就是经济的问题。
摆在他面前唯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大依赖东方这块大市场。
要知道,东方虽然完成了能源保障,但对于石油的需求却并未减少。
因为当前经济民生中所需要的种种机械,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年间完全改变成为电源驱动。
不过,东方石油需求量的增长率却有了明显的降低。
按照东方经济发展的水平,如果没有核聚变发电技术的诞生,那么他们的石油需求量将比现在至少要高一倍。
这种情况,光是想一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每年十几亿吨的石油进口,这对于一个超级大国来说是难以弥补的战略短板。
尤其是在战争期间,敌人肯定会想方设法的轰炸东方的石油运输线路。
没有了能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等于是没有了血液。
所以在核聚变发电技术诞生之后,东方才会不计代价的进行普及。
在最短的时间内,全国范围内修建了多座核聚变发电站,彻底改变了东方的能源格局。
而电力能源的大力普及,也让东方的石油进口量不再随着经济的增长而猛涨。
更为重要的是,东方收复了整个北寒带,拥有了更多的大型油田。
如果对整个北寒带的油气资源进行充分开发的话,目前的东方根本不需要向外界进口原油和天然气。
这种情况,对于沙漠国来说,可谓是无妄之灾。
西方随着页岩油技术的更加成熟,在经济制裁之前,就已经逐步降低对沙漠国的石油进口。
现在东方的能源又形成了自给自足,这对于整个石油贸易来说,都是釜底抽薪。
但好消息在于,东方经济的增长带来了人们消费能力的极大提高。
而石油不仅仅是一种能源,更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原材料。
所以东方的石油进口量并没有减少,反而逐年增长了一些。
只不过这种增长量比较低,不符合东方的经济增长量。
除此之外,东方对于天然气的需求在最近两年内增长的比较迅猛。
因为饮食习惯的问题,东方还是喜欢用燃气灶来做饭,而不是用电力加热的方式。
对于阿勒德的求助,陈锋思索了一番。
站在经济的角度,他心里很清楚,东方的石油进口量已经见顶,未来只会逐年降低。
偌大的北寒带收回来之后,不可能搁置在那里,不进行开发。
随着北寒带各种自然资源的开发,东方的石油需求量的不断降低,未来的石油进口将逐步趋向零,甚至有可能成为新的石油出口国。
当然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十年以上。
不过,东方对于石化产品的需求增长的更快,所以目前对石油的采购更多是一些化工类的企业。
“阿勒德国王我们是真正的朋友,所以我不会用谎话来欺骗你。”
“我要告诉你的是东方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常快,目前的石油需求量能够维持三年左右,但三年之后,进口量将会迅速降低。”
“不过好消息是,以东方为主体的经济体系内,各国的经济发展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他们对石油的需求也会迅速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出弥补。”
“但在未来再想重现以前那样的高油价,恐怕是不太可能,因为人类已经进入了新能源的时代,这是历史的趋势。”
“所以我认为沙漠国依靠石油出口当成经济支柱的情况,最多也只能维持十年。”
“如果在此期间不能完成经济的转型,你们的经济前景将会非常悲观。”
“十年之后核聚变发电技术肯定会扩散出去,人类的经济活动会逐渐降低对石油的需求。”
“另外还有一点科技的进步让石油开采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也就是说,全球范围内石油的总需求量在十年之后会逐步降低,而总供应量则会逐步提升。”
“所以石油的价格也会呈现出逐步走低的态势,直到这个价格低于部分石油开采的成本,市场淘汰一部分油田,形成一个新的平衡,才是周期的结束。”.
第二五三三章 难以改变的经济困境
听到了陈锋的回答,阿勒德显然是不怎么满意。
经济转型这四个字,听上去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
对于绝大部分国家而言,想要完成彻底的转型希望很渺茫。
就拿沙漠国来举例子,这里地处热带高气压气候,到处是沙漠。
以前生活在这里的人靠游牧为生,物资困难的时候就四处打劫.
后来进入第一次工业化时代,当地的经济也没有什么明显的起色,仍旧是中东板块最贫穷的地区。
因为这个地方既不是陆地上的交通咽喉,也没有掌控海运航线的关键要道。
气候炎热干燥,且缺乏足够的淡水来源,既不能形成商贸中心,也不能进行正常的农业耕种,怎么看都是一片贫瘠的土地。
直到第二次工业时代,石油逐渐成为经济领域的血液,沙漠国的经济情况才得到根本上的扭转。
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下面,蕴含着世界上最为丰富的油气资源。
仅仅是靠着开采和出售石油,沙漠国的经济就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升。
但离开了石油,这里又有什么值得关注呢?
最近20年来,这里的精英群体一直都在思索着经济转型的道路。
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石油贸易不可能一直无限期地持续下去。
万一有一天地下的石油被开采殆尽,或者是人类科技进入新时代,不再需要石油作为主要能源,到时候沙漠国家何去何从?
对于这个问题的思索,当地的精英群体可谓是殚精竭虑。
他们也曾做过很多的尝试,比如:利用石油贸易试图将当地打造成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
另外沙漠国也曾经耗费重金,邀请全球最为著名的设计师修建各种光彩夺目的人造景观,企图将这里打造成为新的旅游胜地。
这些尝试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根本上而言,当地的主要经济支柱仍旧是石油贸易。
无论是金融产业还是旅游产业,在这里都无法完全取代石油贸易。
因为以前全球的金融中心集中在西方,所以沙漠国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金融重镇。
那些人造景观修建的再巧夺天工,也没办法同那些自然景观相比。
所以,沙漠国的旅游收入虽然逐年提高,但发展的前景却并不乐观。
比起来,那些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国家,沙漠国的自然禀赋太低。
这次西方对他们进行经济制裁,让沙漠国的石油收入锐减,顿时影响到了整体的经济。
而且当地的精英群体也看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未来人类对于石油的需求总体是降低的。
而全球的石油开采技术又在不断的提升,总开采量还在不断提高,这么一来,很快就会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
到了那个时候,石油价格肯定会全面暴跌。
当然了,沙漠国出产的石油大都是优质轻油,且开采成本非常低。
但问题是,石油价格降低,也让他们的利润不断减少。
当石油贸易的利润无法覆盖沙漠国的福利成本时,经济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这种经济困境有着非常复杂的因素,并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扭转的。
阿勒德的父亲在位期间曾经做过很多次尝试,但结果都不如人意。
这次西方的经济资产虽然没有想象中的影响那么大,但也让沙漠国的内部出现了诸多的动荡。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