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915节
战略方向对于东西方这样的巨无霸来说,一旦制定了就具备相当强大的惯性。
俗话说的好,船小好掉头。
但东西方属于超级巨轮,根本不具备灵活调整战略方向的空间。
现在东西方内部都发动了各种措施,将彼此视为最终的威胁。
这种互相敌视的氛围,蔓延到了两大阵营的每一个角落。
假如说东西方突然有一天化敌为友,握手言和,这种情绪的转向能够顺利完成吗?
超级大国制定战略方向之后,通常都很少会进行大范围的调整。
因为在战略层面上调整方向,等同于承认自己的失败。
战术层面上的调整可以尽量灵活,但在战略方向上的选择却不能有任何的含糊。
说以陈锋认为,东西方媾和的可能性无限低。
但通过情报机构收集的信息来看,也让他对未来的世界秩序产生了新的想法。
其实这一少部分人之所以进行秘密的接触,并不是将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事情上。
他们提出的建立二元化的国际秩序,有着现实当中的利益作为考量。
东方成为世界产业经济中心,这个利益足以让大部分人心动。
而西方则继续扮演着全球金融帝国的角色,同样可以让大部分西方人感觉满意。
但这个世界并不是游戏,全球也不仅仅只有东西方两大阵营。
如果这两大阵营一个主打虚拟金融,一个主打制造实业,那么给其他各国留下多少生存空间呢?
更何况,东方根本不相信西方,同样西方人也从来不会相信自己的对手。
所以,西方在发展金融业务的同时,肯定还会下大力气制造自己的产业链。
而东方在维持全球产业中心地位的同时,金融方面的力量也势必会在全球进行外溢。
这是一种经济上的规律,资本朝着更有利的方向不断的流动。
“你觉得东西方之间存在着合作空间吗?双方一同管理这个世界的设想究竟有没有可能实现呢?”
秦瑶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好奇,也有几分探究。
仅以个人的观点而言,她还是比较认同这种提议的,起码可以将未来的战争消灭在萌芽状态。
像东西方这样的超级势力,一旦展开全面的战争,那种场面简直就不敢想象。
整个世界都有可能在这场战争中变成一片废墟,甚至有人说过,人类会退化到石器时代。
东西方的精英都很清楚这一点,势均力敌的战争不会有任何一个受益者。
可无奈的是,东西方就像在同一轨道上,两辆相对行驶的高速列车。
想要避免灾难的发生,唯一的选择是让一方脱离现在的轨道。
也就是说,除非东西方有一方主动退出这场全球主导权的争夺战。
否则的话,双方的碰撞不可避免。
可如果将一条轨道分支成为两条的话,东西方之间的对抗就存在着第三种可能。
其本质上就是将全球的主导权进行拆分,一部分由东方掌控,一部分由西方掌控。
可是,这仅仅是一种缓和矛盾的手段,而不是解决矛盾的方式。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即便是现在签署了和平的协议,共同构造一个二元化的世界秩序。
但在不久的未来,他们的矛盾仍旧会激化,冲突依旧会发生。
原因就在于,东西方都非常渴望能够掌握完整的世界主导权。
他们对自己手中缺失而掌握在对方手中的那一部分权柄,充满了无限的渴望。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合作也只是暂时的,竞争才是真正的主旋律。
“呵呵!”
陈锋笑了笑,并没有直接回答秦瑶的问题。
“假设未来有一天,西方诞生了一家同样拥有核聚变发电技术的企业,那么你愿意和他们共同拥抱这个市场吗?”
这一个假设,那秦瑶若有所思。
但她心里还存在着几分憧憬,希望可以看到和平的降临。
“唉,如果东西方可以联手的话,或许人类世界将会进入一个更为光明的时代,科技爆发的速度会比现在更快。”
曾经在西方留学多年的秦瑶,对西方始终还是留下了一些美好的回忆。
或许在她的眼里,东西方应该坐在谈判桌上进行协商,而不是发动战争。
“我只能说你对西方人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的皮毛上,你根本不了解他们骨子里的偏激和冒险。”
“如果现在是西方掌握了领先的空天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话,他们甚至敢于冒险和东方进行全面的大战。”
“西方人从来不相信和竞争对手能合作共赢,他们的逻辑基础就是零和博弈。”
“所以说共存合作这种想法,也仅仅只是一种想法而已,现实层面中根本不可能实现。”.
第二五二六章 秘密的接触
在战略对峙阶段,最是考验双方的心理承受能力。
谁也不敢向前迈出一步,同时也不敢向后退缩一步,只能僵持在原地。
东西方的秘密接触如陈锋所料想的那样,非常的不顺利。
双方压根没有任何的互信基础,想要在战略层面上完成方向上的转折,难度可想而知。
而促使他们坐在谈判桌前的原因也非常现实,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暂时看不到彻底击败对方的希望。
双方在科技水平,军事力量,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根本无力拉开太大的差距。
尽管目前东方在某些科技领域内保持着领先,但如果以整体科学实力进行对比的话,究竟谁占据优势还不好说?
西方曾经做过无数次的推演,对东方发动突然袭击的前提下,能够有多大的胜算?.
因为在任何一个族群的内部,从来都不缺乏冒险的精神。
但推演的结果却让人非常的悲观,即便是西方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策略,仍旧无法在战场上取得绝对的优势。
同样的推演,在东方的防务机构也经常进行。
虽然双方设定的标准参数不一样,实施打击的具体方案也有很大的区别,但结果却同样充满了悲观色彩。
因为西方的占地面积实在太大,而且重要的产业并没有东方那么高的集中度,所以在实施打击的时候,目标比较分散。
即便是在发动突然袭击的优势条件下,东方也难以摧毁西方的产业基础。
同时,西方由此发起的报复,东方也无法做到万无一失。
推演的种种结果显示,东方大概率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但绝对是一种惨烈的胜利。
在摧毁西方反抗能力的同时,东方的本土也被打成了一片废墟。
这种结果并不是东方想要看到的,与其说是一种胜利,倒不如说是一种相互毁灭。
所以东西方在进行了种种军事上的推演之后,发现未来彻底战胜对手的希望非常渺茫。
除非某一方的内部再次出现科技大爆发,在技术层面上和对手拉开层次的距离。
否则的话,双方这种势均力敌的对抗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当年的毛熊依靠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尚且和西方对峙了半个世纪。
现在的东方在各个领域都足以和西方并驾齐驱,所以这种对峙的战略态势可能会一直延续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人想要通过合作来暂时的消除危机。
既然彻底战胜对手的希望很小,那么不如和对手一起合作来分配这个世界的利益。
合作总比相互毁灭更好,起码双方都有利益可拿。
所以才有了东西方的秘密接触,这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一种选择。
不过,东西方的对立已然成为了定局,双方接触起来也是火药味很浓。
“尊敬的东方代表,你们刚才所说的那些话,是否表示着未来会彻底放弃全球的金融业务?”
“另外,我要着重指出的一点是,东方在产业,经济方面并没有对我们形成压倒性的优势,准确一点来说,你们只是在某一个产业上形成了优势。”
“比如在生物制药领域,数控机床领域内,依旧是我们占据着明显的优势,所以我对你之前所做出的判断并不认同。”
“我认为东方在实体产业方面的优势,并不足以弥补在金融行业上的劣势。”
“事实上,我们西方的制造业已经迎来了强劲的复苏,很快就能恢复到以前巅峰的状态。”
“在实体产业上,我们双方没有任何技术上的代差,东方目前占据优势的原因就在于成本较低。”
“这里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全产业链带来的叠加效应,另一方面则是核聚变发电技术为你们提供了廉价的能源。”
“但这两方面我们西方都可以进行弥补,相反,你们东方在金融方面却存在着先天不足的短板。”
“所以我认为你刚才的提议并不公平,我们双方互换的筹码并不一致。”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