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910节
这里面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以前的沙漠国和西方是没有盟约的盟友。
沙漠国的安全保障,一直都是用原油和西方交换而来。
一直到阿勒德上台之后,沙漠国才迅速改变了立场,开始越来越亲近东方。
但这些权贵精英们在人生成长的历程中,却一直与西方交往甚密,所以他们的立场很难扭转过来。
“其实我们并不是没有其他的选择,如果和阿勒德进行和谈的话,或许我们可以找到一个较为缓和的方法。”
“我相信阿勒德不会赶尽杀绝,没有了我们的帮助,他很难控制沙漠国的局面。”
“更何况,阿勒德继承国王之位的法统注定了很难摆脱我们的帮助,你不能指望一位国王和平民群体打成一片,国王和贵族一直都是天然的盟友,尤其是面对平民的时候。”
“或许阿勒德会给予我们一定的惩罚,但他还是会从我们的兄弟姐妹甚至孩子当中挑选合适的人来继承我们现在的职务。”
“如果他完全依靠那些平民群体的话,那么沙漠国又为什么会存在一位国王呢?”
关于和解的提议,上次他们相聚的时候就曾经谈论过一次。
只不过,当时绝大多数人表示了明确的反对。
可这一次的气氛有了很大的改变,大家不再那么抗拒和解,反而在谈论和解的概率有多大?
如果有其他选择的话,这些权贵们是不愿意彻底投靠西方的。
毕竟西方人一直支持希伯来人,况且迦南惨案才刚刚过去不久。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选择投靠西方,等于是自绝于天方世界。
不要说天方各国对此会是什么反应,仅仅是沙漠国内部的反对浪潮,就足以让他们焦头烂额。
所以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三条路,要么是做出勇敢的反抗,提前去干掉阿勒德。
要么就是彻底投靠西方,寻求一份安全上的保障。
还有一条路,就是找阿勒德进行和解,以较轻的代价获取这位国王的原谅。
这三条路有利有弊,很难做出选择。
谁也不清楚,经历过一次背叛的阿勒德会不会变得更加冷酷。
也没有人知道,投靠西方究竟能不能得到真正的安全保护,让他们免遭东方的打击。
至于说干掉阿勒德,那完全是一条死中求活的道路.
第二五一八章 仅仅是结束的开始
迦南局势风云变幻之际,西域地区也陷入了持续的动荡不安。
这里是欧亚的中心,也是每一个陆权强国的必争之地。
从2000多年开始,古老的东方就已经将影响力扩散到这个地方,并且打通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
也就是说,这一地区和东方之间存在着数千年的羁绊。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西域都属于东方的边疆区域。
关于这一点,从东方对西域的命名上就可见一斑。
2000多年前开始,东方就已经在逐步征服这块土地。
那到了1500年前的时候,大唐帝国在这里正式设立了西域都护府,并且迁徙大量的东方移民定居于此。
所以在那段时间里,西域一直都是胡汉杂居,相处的还算是比较和谐。
直到天方文明在中东板块崛起,并且迅速的朝着四面八方进行扩张.
于是,天方文明和东方文明就在西域产生了激烈的碰撞。
最终大唐的远征军遭遇到了胡人的背刺,输掉了一场决定性的战役。
从此之后,东方文明的影响力在这块土地上逐步衰退,取而代之的则是天方文明。
所以从历史的渊源来看,西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东方的故土。
但从现实的角度来分析,东方文明在此地的影响力早已荡然无存。
任何一个东方人来到西域都感受不到丝毫的熟悉,放眼所见充斥着陌生的异域风情。
因此,西域人对东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甚至以前还略微带着一些歧视。
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并不清愿臣服在东方人的脚下,更不希望成为东方体系的一份子。
因为双方之间的文化截然不同,根本看不到任何可以融洽相处的可能。
他们讲东方文化影响力的扩散,称之为一种入侵,并且内心深处都充满了抵触。
正是由于这样的基础,让西方人看到了一丝丝的可能。
当年他们远征吐火罗的时候,双方之间的实力甚至比现在更加悬殊。
当时的西方贵为全球霸主,放眼世界,找不到任何一个对手。
而吐火罗在经历了毛熊的入侵之后,局势一直都是动荡不安,经济发展极其的落后。
所以在西方宣布对吐火罗进行打击的时候,全球各国都认为这会是一场经典的闪电战。
很快,西方人就能干净利落的带走一场胜利,赢得鲜花与赞誉。
战争的进展亦如预料,吐火罗人的抵抗只维持了两个月左右。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西方彻底占领吐火罗并不是战争的结束,恰恰是战争的开始。
在之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吐火罗人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反抗。
虽然他们的武器简陋,无法给予入侵者巨大的杀伤,但还是极大的提高了西方对吐火罗的管理成本。
所以在十几年之后,西方人不得不主动宣布撤兵,放弃对吐火罗的管理。
这就意味着,他们耗费十几年时间,投入无数资金的战略部署彻底失败。
当初经济落后,武器简陋的吐火罗人尚且可以给西方造成如此大的麻烦,那么现在人数更多,武器更先进,经济条件更好的西域人应该有足够的能力给东方人造成更大的伤害。
所以西方人感觉自己找到了好机会,能够利用西域人的反抗,将东方人卷入战争的泥潭之中。
很有可能,西域之战会成为东方从巅峰滑落到深渊的拐点。
可问题的关键在于,西方现在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资源去投入到西域的抵抗当中。
他们现在面临的地缘挑战越来越多,战略资源的分配已然是捉襟见肘。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更希望能够发动盟友的主观能动性。
比如说西域曾经是毛熊的领土,并且一直被他们所控制。
现在东方人来了,毛熊理所应当进行阻挠,并破坏东方人的战略计划。
另外,还有天竺人在战争中遭遇到那么重大的创伤,难道就没有一丝一毫的报复心?
最重要的是奥斯曼人,他们很早之前就将西域看成是自己的囊中之物,心心念念的想要重现大奥斯曼帝国。
如今,东方人的手伸入了西域,直接触动了奥斯曼人的核心利益。
对于他们而言,如果失去了西域,等于是未来的帝国梦想破灭。
单凭一个奥斯曼,根本无法支撑起他们的宏大叙事。
现在天方事件内主要分为三股势力,真正支持奥斯曼人的天方国家非常少。
大部分成员国支持以沙漠国为首的新月联盟,还有一部分成员国支持波斯。
反观奥斯曼人的铁杆小弟,也只有西域五国了。
假如这一地区被东方人夺走,那么奥斯曼人就成了光杆司令。
更为重要,更为致命的是,从此之后,东方的兵锋将直指奥斯曼的边境。
奥斯曼人和东方人之间虽然没有深刻的历史仇恨,但以前的积怨也并不少。
所以,无论是出于巩卫自身安全保障的因素,还是为了将来的帝国梦,奥斯曼人都必须全力以赴。
他们对于西方而言是一个天然的盟友,一个可以利用的对象。
唯一可惜的是,奥斯曼的体量太小,人口总量只有8000万人左右。
这样的体量和东方相比的话,差距太过悬殊了。
所以西方才会将天竺和毛熊拉了出来,希望这两个国家能够和奥斯曼结成暂时的同盟,齐心协力对抗东方的战略扩张。
从这一计划上来看,没有任何的漏洞,西方可以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战略利益。
但没有漏洞的计划,并不意味着可以顺利的实行。
天竺和毛熊对于西域的归属并不重视,他们的想法是借助这一事件,能够从西方的身上捞取点更多的援助。
只有奥斯曼人是真心想要对抗东方人,他们派遣了大量的军事人员,以个人的身份帮助西域人进行反抗。
这一举措,给东方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由于西域当地人普遍不对东方充满抵触,所以他们积极配合奥斯曼人的各种行动。
这也让东方人进入西域之后,有一种满目皆敌的感觉。
四面八方都充满了敌视,就连空气中也弥漫着不友好的味道。
而且这种敌视并不直接,隐藏在那一双双眼睛的深处。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