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868节
第二四五八章 进退两难,矛盾暴发
“两周之前,东方已经在西域正式展开了联合行动,第一阶段的目标就是打击围剿各种反东方的势力。”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他们第一阶段的目标基本完成,虽然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抵抗,却还是依靠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实现了预期目标。”
“但以我们掌握的情报来看西域境内的反东方观念根深蒂固,并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全清除的。”
“尽管那些初具规模的反东方势力遭遇到了沉重的打击,但他们的观念和口号在西域的民间依旧具有很大的接受度。”
“并且,随着东方展开联合行动,西域人对东方的观感也越来越差,他们的新闻发言人也在昨天提出了正式的批评,认为东方的行动危及到了普通人的安全保障。”
“关于西域未来的归属权,我们的军事专家经过了数次的推演,最终的结果都是比较悲观的。”
“西域这个地方的地缘位置非常关键,尤其是对于陆权国来说,更是不得不掌控的一个交通要点。”
“但这里距离东方实在是太近了,而且偏居内陆,这对于我们来说,投放军事力量的难度太高。”
“而东方则可以借助地理位置上的优势,能够很轻松的将大部分军事力量投放到位。”
“所以在西域这个地方和东方展开一场拉锯战,在军事层面上是不可行的,起码我们目前不能冒这个风险。”.
“而毛熊人和天竺人对西域的援助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恐怕只有奥斯曼人是真心想要在西域和东方进行一次力量上的碰撞。”
“毕竟奥斯曼人没有和东方进行过正式的战争,所以他们并不能切身的体会到东方的强大。”
“而天竺和毛熊在之前的战争中屡屡失利,已经出现了畏惧东方的心理,根本不准备为了西域和东方进行再次的战争。”
“之前由于迦南战争对我们的牵制,导致我们西方提供的援助也并不充足,这就造成了西域境内抵抗东方的力量严重不足。”
“奥斯曼人虽然嘴上叫嚣的非常厉害,但他们目前也只是调动了一支先遣队去协助西域人,并没有正式的进行军事上的干涉。”
“当前,西域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况,东方人长驱直入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战术目标。”
“接下来如果没有外界的干预,恐怕西域很快就会变成东方实际控制的地方。”
“我们有必要做点什么,但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是一个不得不慎重考虑的问题。”
在西方的高层会议上,防务机构负责人对当前的世界局势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随着迦南战争的结束,他们终于可以抽出一部分精力和时间去关注东方的周边地缘隐患。
对于西方人来说,为竞争对手挖坑是他们基因里隐藏的天赋。
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不断的在东方的周边挑动矛盾,对立和冲突。
只不过因为东方的隐忍,让他们的挑拨一直没有形成真正的大规模冲突。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挑拨是无用功,只是暂时没有凸显出作用。
而随着东方改变对外风格,以前隐藏的地缘矛盾也被彻底激发。
从战略和战术的层面来讲,西方的部署并没有任何的问题。
如果按照正常的逻辑,东方应该是陷入世面战火的状态,经济形势会迅速滑落深渊。
因为战争对于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爆发在本土周边的战争。
可问题是,东方的发展并没有按照正常的逻辑,一步一步的向上,而是呈现出一种质的飞跃。
这就导致西方此前的周密部署,最后几乎全部落空。
在前几年的时候,如果按照全球军事力量排名来看,东方和毛熊之间爆发战争的话,应该是势均力敌。
可战争的走向却出乎预料,毛熊败得非常干脆。
另外,西方为了对付东方一直拉拢天竺。
在他们看来,天竺作为一个人口十几亿的大国,应该可以把东方牢牢的拉入战争的泥潭当中。
可最后的结果还是出乎意料,天竺的失败很彻底。
接二连三的部署落空,东方一步步解开了西方的严密封锁。
现在留给西方人的棋子已经不多了,他们此前预备的后手逐渐被破坏。
天竺人,还有毛熊,已经被彻底打怕了。
吕宋人则更加不堪,目前已经完全被东方掌控。
现在西方可以挑拨的地缘矛盾点变得越来越少,制衡东方的手段也越来越匮乏。
更为重要的是,最近几年西方的经济形势并不好。
而且由于他们连续援助天竺毛熊,导致家底变得越来越薄。
所以,西方即便是想要进行大规模的援助,也要先看一看自己的荷包里到底有没有那么多钱。
毕竟对他们而言,迦南地区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别看现在迦南战争已经结束了,但天方人和希伯来人之间的矛盾并没有消除,双方的仇恨反而越来越深。
因此,在军事专家的眼中,战争只是暂时停止了。
未来的希伯来人将会面临着越来越频繁的冲突,以及规模越来越大的战争。
以西方现在的经济实力来说,根本无法支持他们再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地投放军事力量。
所以他们需要考虑一个成本和回报的问题。
另外,在进行对外援助的问题上,西方人也变得越来越谨慎,越来越小心。
经济下滑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没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做支撑,西方也不敢随随便便和东方再挑起一场代理人战争。
如果他们提供了直接的援助,最终却没有保住西域的话,那可是既丢了面子又丢了里子。
这一系列的原因,让西方对西域人的援助变得拖拖拉拉。
况且他们的援助并不是直接到位,而是通过奥斯曼人,毛熊人和天竺人进行传导。
中间多了这么一层,就会让西方的援助产生一定的损耗。
奥斯曼,毛熊还有天竺,可都不是那种手脚干净的作风。
通过他们去援助西域,中间肯定会剥掉一层。
这就导致了西方的援助力度,根本无法达到预期。
指望西域人自发的去反抗东方,压根就不现实.
第二四五九章 经济困境,矛盾加深
西方没有对东方的联合行动展开实质上的阻挠,并非是出于缓和关系的善意,而是自身的内部问题不允许他们继续开辟新的战场.
几年来的经济形势发展不好,让西方内部的普通民众积累了太多的怨气。
此次迦南战争,他们对希伯来人的支持耗费了大量的资源,更是加深了民众的不满。
最近一段时间,在西方各国掀起了声势浩荡的反对浪潮。
各国民众要求停止对外援助,将这些资金节省下来,用于改善普通人的生存环境。
东西方的彻底决裂,让国际市场被分割成不同的区域。
这也导致旧的经济体系逐渐崩溃,而作为创建者的西方受损最为严重。
在旧的经济体系当中,西方人可以利用自身的军事优势,金融优势,经济优势和技术优势等对全球各国进行吸血。
这种虹吸效应造成全世界的资本和人才集中流向西方。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在旧的经济体系当中,西方越来越富,西方人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
而后发国家的经济贫困状况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辛辛苦苦奋斗几十年,刚刚积累下一点家底,就遭遇到了金融风暴,全部化为乌有。
这种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曾经的暹罗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这国家通过工业化,逐步摆脱了贫困,成为了中等收入国家。
但是当他们想要更进一步的时候,就遭遇到了一场精心策划的金融危机。
20年工业化的积累,数千万人辛苦劳作攒下的家底,被西方的金融大鳄一次性全部扫光。
西方就是利用这种经济体系,让全球各国不断地陷入这样的轮回之中。
贫困—承接西方产业链转移—工业化—逐步富裕—金融危机—再次返贫。
在这一轮回的过程当中,后发国家努力的成果被西方无情的窃取。
而旧的经济体系崩溃之后,西方很难通过自己的各种优势从外部吸取到足够的营养。
这就导致西方的经济发展陷入了困境,人们的生活质量一再降低。
当然了,这种降低仅仅是对比以前,如果是放眼全球来看的话,西方的经济指标和生活指标仍旧是非常高的。
其中,受影响最小的就是米国。
这个国家是西方阵营当中无可置疑的老大,虽然失去了大部分的海外市场,却可以通过阵营内部的经济虹吸继续维持增长。
所以整个西方阵营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两极分化的态势。
以米国为首的五眼联盟,经济方面的表现还是不错的。
因为这几个国家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经济也极为发达。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