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863节

  这就是企业为了配合东方的整体战略而做出的一种调整。

  当然了,站在商业层面上来看,吕宋也存在着一定的投资价值。

  郑富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人,能够听得懂陈锋话里的含义。

  随着世界各地不断地爆发出冲突与战争,东西方之间的博弈也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

  双方后退的空间和以前相比,在不断的缩小,谁也不想在核心利益上退却半步。

  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双方更需要在内部形成一致的向心力。

  所以,龙腾集团必须响应东方在产业调整方面的号召,并且积极追随东方的国际战略。

  如果在这个时候相背而行的话,那么很快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没有了龙腾集团的东方,现在有足够的能力培养出一家新的高科技企业进行替代。

  但失去了东方的龙腾集团,却根本找不到其他市场进行替代。

  所以从本质上而言,龙腾集团是依附在东方的羽翼下发展壮大的,而不是相反。

  如果将这个关系搞颠倒了,那么经营企业的时候自然会抱有一种不切实际的心态,做出错误的决策。

  “另外,你也不要老是为难东方文化集团,向他们提出一些不太合理的要求。”

  “这家企业早已经脱离了龙腾集团,成为了一个自主经营的企业,从产权上来说,两家企业分割的非常清楚。”

  “龙腾集团现在已经将触角延伸到很多的行业,在传媒娱乐行业方面,就不要过度发展了。”

  谈话的最后,陈锋希望郑富真不要抱有更大的野心。

  东方文化集团虽然曾经隶属于龙腾集团,是总部旗下的一家子公司。

  但这些都是老黄历了,过去的事情不可追忆。

  听到这句话,郑富真的脸色不太好看。

  且不说两家企业在产权方面的分割,根本就是一笔糊涂账,单单是业务上的紧密联系,就很难说的清楚。

  东方文化起家的第一笔重资产,就是建设龙腾乐园。

  从乐园的设计到配套设施的制造,这些都是龙腾集团提供的。

  尽管一开始投入的资金是从银行贷款,但贷款方明白无误的写着龙腾集团。

  只不过后来的东方文化集团,依靠着自身的能力逐步还清了贷款。

  但这种产权归属的角度来看,显然龙腾集团依旧是东方文化集团的主要投资方。

  所以刚才所说的产权分割清晰,也只是陈锋的一家之言。

  它是简单的将这两家企业当成了是自己的玩具,随随便便一句话就进行了分割。

  但是以商业的角度来看,两家大型企业的分家牵扯到很多的财产和法律方面的问题。

  更何况,东方文化集团开拓海外市场,主要还是依靠龙腾电子产品提供了平台。

  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分析,东方文化集团的前世今生都和龙腾集团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

  而龙腾集团作为一家大型的综合化企业,从规模和经营角度上来说,类似于西方的财团。

  这些大型财团在发展业务的时候,肯定不会放过传媒行业。

  因为越是规模庞大的企业,越是需要掌握一定的舆论话语权。

  看看西方的那些主流媒体的股东结构,从中可以清晰的看到财团的影子。

  龙腾集团肯定也需要拥有自己的舆论工具,这也是当初创建东方文化集团的初衷。

  只不过,随着集团的发展壮大,陈锋将这家企业逐步分割了出去。

  目前,两家企业虽然是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但对于龙腾集团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伙伴关系随时都有可能变成敌对关系,只有利益是不变的。

  由自己掌控舆论工具和依靠合作伙伴,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因此,郑富真的想法很简单,即便是不能控股东方文化集团,也一定要持有部分股权。

  只有这样,龙腾集团才算是拥有了自己的舆论控制工具。

  即便是未来两家企业的合作出现了什么意外,也可以利用股东的身份进行制衡。

  更何况在郑福珍的眼里,陈锋名下的所有产业,理所当然地应该由自己的儿子来继承。

  嫡长子继承家族产业,这也是东方传统文化习俗的一部分.

第二四五二章 暗中较劲,两个女人的竞争

  对龙腾集团进行了一番简单的视察之后,陈锋马不停蹄的赶往了朱雀集团。

  一直以来,他对这家企业的关心就不太够。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当初被迫上市融资,导致这家企业的控制权并不完全在他的手里。

  而且由于核聚变发电技术过于敏感,所以企业和相关机构打交道比较频繁.

  在业务发展方面,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重点。

  反正国内的核聚变发电已经普及完成,剩下的就是每年收取服务费用,还有后续的维修费用,可以说业务非常稳定。

  即便是想要向海外发展开拓市场,根据目前的出口禁令也不可能实现。

  整体来说,相关机构对于朱雀集团的影响力比较大。

  况且总部又位于京城,所以陈锋不太喜欢来这里。

  能源产业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命脉,而核聚变发电这种技术则更为重要,可以直接影响到东方未来的命运。

  因此朱雀集团的业务,一直都是在东方相关机构的眼皮子底下进行。

  陈锋将这家企业交给秦瑶之后,就立刻进行了放权。

  他不太喜欢和京城里的这些人打交道,一个个都眼高于顶。

  当然了,他也不是那种年轻气盛的性格。

  即便是不太喜欢,也依旧和各方势力维持着表面的和谐。

  但这种和谐只是装装样子而已,彼此之间并没有过深的瓜葛。

  京城这种地方,规矩也比较大,让人感觉没那么自在。

  陈锋的性格向来比较强势,最不喜欢这些条条框框的约束。

  相对来说,他还是喜欢在深城呆着,那里毕竟是他的老家。

  不过,京城毕竟是东方最重要的一座城市,也是高端人才的聚集地。

  不仅朱雀集团的总部位于此地,连龙腾集团也设置了重要的研发中心。

  所以该打的交道还要继续,该维持的关系也依旧要维持。

  最近几年来,朱雀集团发展的还算顺利。

  各方势力并没有在这家企业上使什么绊子,毕竟核聚变发电技术的干系太大。

  一旦出现了什么乱子,被西方人趁虚而入,盗窃了核心机密的话,这个责任谁都担负不起。

  所以相比于龙腾集团而言,朱雀集团这里更加的安稳。

  如果不是秦瑶一直为企业寻找突破的话,恐怕那些管理层早就躺在功劳簿上呼呼睡大觉了。

  反正核心业务已经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即便是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向海外扩展。

  因为企业的发展不仅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非市场因素的控制。

  在出口禁令没有被完全解除之前,不管朱雀集团的管理层想什么办法都不可能在业务上有较大的突破。

  对于核聚变变发电技术及相关设备的出口禁令,一直都是东方执行最为严格的一项举措。

  任何人胆敢在这一件事上犯错,都会被追究责任,没有任何的例外。

  一项关乎到国运未来的技术,无论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既然无法开拓市场发展业务,那么,管理层也就逐渐失去了那种奋斗的进取心。

  在上市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企业内部逐渐出现了各种躺平的现象。

  为了根治这一隐患,秦瑶可谓是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采取了多种手段。

  当初上马大农业项目,一方面是她想要一手能源,一手粮食,继续扩大企业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也是看到内部的这种躺平之风盛行,不得不立刻上马新项目,来给管理层寻找一个新的目标。

  否则的话,时间久了,朱雀集团的大企业病就病入膏肓了。

  而秦瑶的做法也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有了新项目总算是给管理层带来了一定的刺激。

  只不过这个新项目的刺激效果还不够大,后来又匆匆推出了西北生态环境改善项目,以及接手了陈锋制定的空天运输项目。

  如今的朱雀集团总体围绕着四大核心业务展开,管理层身上的担子重了,干劲也被逐渐激发出来。

  从这一点来看,秦瑶的管理还是非常到位的。

  她毕竟曾经执掌过龙腾集团一段时间,并不缺乏这种管理企业的具体经验。

首节 上一节 1863/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