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811节

  这时候,人们才突然发现,原来以前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

  从那以后,东方开始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

  为此,还关停了一批高污染的企业。

  现在东方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发达经济体,对环境的要求也自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此时,那些有污染的低端行业渐渐不再适应市场。

  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需要各个环节的支持。

  有些环节的生产和制造,不可能避免污染。

  所以,东方进行一些产业方面的转移,也就成为了一个势在必行的事情。

  按照西方历史上的走势,这个时候应该是去工业化。

  只保留核心的高端生产环节,将重心转移到金融,教育,医疗,娱乐等行业。

  这些行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生产制造的因素很低,服务的成分特别高。

  所以这些行业不会产生太多的污染,同样还能带来更高的收益。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当东方人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经济收入也越来越高的时候,对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所以,现在大部分东方年轻人并不愿意进入生产企业,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服务行业。

  在这种情况下,东方的去工业化似乎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很多西方的经济专家,也曾经做过类似的预测。

  所以他们一方面在高端产业链上围堵东方,另一方面在金融,医疗和教育等高端服务领域内压制东方。

  目的就是让东方在去工业化的同时,还无法扩大服务行业的市场。

  不过,他们的算盘落空了。

  科技的发展,让东方打破了西方经济发展的历史规律。

  工业机器人的出现和不断提升,使得东方得以保留更多的工业产能。

  而以龙腾集团为首的东方企业,也逐渐打破了技术上的壁垒,形成了市场优势。

  依靠着完整的产业链,以及产能聚集效应,让东方的工业品畅销全球,还逐渐塑造出了自己的品牌。

  这么一来,东方在保留制造产能的同时,服务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实业和服务业两面开花,经济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好。

  所以,东方召开了这次企业峰会。

  目的就是为了昭告全世界,打算以东方为核心,构造出一套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在任何一套秩序中,都需要明确的分工。

  东方也不例外,同样对各国进行了一些分工上的思考。

  想要当好带头大哥,就必须给小弟足够的好处,也就是经济利益。

  现阶段,东方必须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构造的经济体系是完善的,是有效的。

  想要维持并发展一套新的经济体系,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第一,必须有制定规矩的智慧。

  第二,必须有维护规矩的武力。

  第三,必须有遵守规矩的信誉。

  这三者,缺一不可。

  西方经济体系的解体,根本原因就在于信誉上的塌方。

  他们通过经济制裁的手段,大肆排挤异己。

  在没有对手的时候,各国对此虽然非常反感,却也不捏着鼻子忍住。

  可后来东方的崛起,给了世界另外一种可能。

  西方在此过程中,非但没有想办法挽回丢失的信誉,反而一再仗着经济体系主导者的优势,不讲规矩地进行各种压制。

  包括对龙腾产品的一系列禁令,让全球各国逐渐失去了对西方遵守规矩的信任。

  现在东方要构造一套新的秩序,同样需要具备以上的三种能力。

  有智慧,才能制定出相对公平合理,适应时代发展,同时各国普遍接受的规矩。

  有武力,才能对违法规则的国家进行惩罚,维护秩序不可侵犯的尊严。

  有信誉,才能让各国相信东方也是体系的一部分,同样受到了一定的约束。

  当一套经济秩序建立的那一刻起,就必须对各国都普遍适用。

  这样各国才能放心地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因为规矩在约束他们的同时,也在保护着他们。

  没有规矩,就没有安全感,也难以形成秩序.

第二三八二章 不同的阶段,相似的选择

  当制造业的发展到达了一个瓶颈,无法短时间内继续突破的时候,成本就会上升,利润也会随之下降。

  产业迁移的本质是为了适应产业升级,站在经济的角度,当一个行业无法再赚取更多利润的时候,该行业就会逐渐被放弃淘汰或者被转移到其他地方。

  无论在任何一个国家,资本的本质是不变的,天生都是逐利的。

  产业升级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也需要大量高端科技人才通过对技术的升级去确保拥有新的技术领先优势并形成壁垒.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工业革命,实质上,这也是一种产业的大规模升级。

  比如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淘汰了大量的手工劳作产业,进入了机器生产的工业文明时代。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产业升级,手工业升级成为真正的机器工业。

  在此过程中,大量的岗位被淘汰或者被转移出去,同时也诞生了大量的新的岗位。

  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在进入信息技术时代乃至于现在进入了智能化的时代,这一次次的时代更迭,就是世界产业的升级。

  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什么变化。

  只不过前几次全球产业升级,或者说是工业革命,都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并且遥遥领先于世界上其他国家。

  但智能化的升级中心却从西方转移到了东方,这就是其中最大的改变,没有之一。

  还是那句话,产业升级的同时自然就会淘汰低端行业。

  因为这些行业的工作特点就是重复率高,可替代性高,劳动力密集且污染大,消耗资源多,利润偏低。

  所以,这些行业转移出去之后,对于经济的正常运作也没有太大的负面作用,反而能够降低劳动和生产的成本,确保利润的最大化,提高效率。

  当然了,西方的工业转移或者说是去工业化,只是转移的大量中低端产业链,而高端产业链则被完整的保留下来。

  在保留高端制造业的同时,西方还大力发展金融,医疗保健,娱乐教育等服务行业,形成了更多的优质岗位。

  这么一来,西方就可以在赚取高利润的同时,摆脱低端繁重的劳动。

  所以全球各地的人都羡慕西方福利好生活轻松,工作简单。

  可问题是,这些低端产业当中有很多是属于经济的基础。

  任何工业品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一个完整的生产链进行协同合作,才能得到最终的产品。

  其实,西方设计的这一套经济运行规则是非常完善的,堪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在不出现任何意外的前提下,西方可以依靠这套规则持续的主导人类世界。

  但问题是,东方就是那个意外。

  拥有着庞大的人口,较为全面的工业基础,培养出了大量的工业化人群。

  所以,当初在承接中低端制造业的时候,东方的发展非常的顺利,因为基础太好了。

  如果没有前期工业化的底子,东方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强国。

  这可不仅仅是所谓的人口红利,因为天竺和东方一样,拥有着庞大的人口,而且和西方的联系更为紧密。

  但他们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从全球产业链转移的浪潮中获取更大的利益,实现真正的崛起。

  究其原因,东方和天竺的经济水平相差无几,但内部的条件却截然不同。

  东方通过前期的工业化,已经培养了大量的合格劳动者,并且具备了非常齐全的工业分类。

  扎实的工业基础,大量的工业化人口,再加上自主化的市场,让东方可以迅速的适应世界贸易环境。

  在进入世界贸易体系之前的几十年时间里,东方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产业工人。

  与此同时,通过数十年不懈的努力,受教育人群的比例越来越高。

  这些基础通过简单的GDP对比是看不出来的,所以在很多经济学家眼里,30年前的东方和天竺,属于同样的落后国家。

  但事实证明,他们的这种判断是错误的。

  现在的东方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制造强国,全球最大的发达经济体同样面临着东方当初产业持续升级的抉择。

  将中低端产业链迁移出去,似乎成为了一个势在必行的选择。

首节 上一节 1811/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