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778节
况且这种事情就算是着急,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当初大航海时代的开辟,那也是欧罗巴各国倾国之力推动的结果。
现在新空运想要彻底取代旧的航海运输,同样需要国家层面的力量来推动。
单单依靠企业来完成这个项目,难度之大是不可想象的。
因为这不仅仅是某种产品研发成功之后,就算完成了任务,后续不仅需要市场的适应,还需要各种配套设施,各大物流中心城市来做出相应的改变。
想要靠市场倒逼城市,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来发展。
所以现在朱雀集团只能先进行点对点的新空运,然后再进行逐次的推广。
比如当前,为了满足阿勒德的需求,朱雀集团就准备在西北建立一个物流中心,直接用新空运的方式将大量的物资运送到沙漠国。
这就是前期点对点的合作方式,也是当前陈锋以及朱雀集团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
在朱雀集团开展西北生态环境改善项目之后,对当地的一些城市已经拥有了较大的影响。
不过,秦瑶的意见却并不想在西北选定城市,她更希望将这个贸易中心点选定在漠北,也就是为自己孩子预留的地盘。
这样的话,既可以推动新空运项目,又可以辅助漠北地区的开发。
尤其是漠北地区的北海附近,水草丰美,是一处风光优美的好地方,
当初这里落入毛熊的手中,那些粗鲁的家伙不善于发展经济,以至于让明珠蒙尘。
现在被东方收回来之后,秦瑶也顺势进行了相关的谈判,划定了北海周边作为将来的大本营。
郑富真的孩子可以将外北当成基业之地,秦瑶的孩子也可以把北海建造成为理想的家园。
对于这种家庭内部的竞争,陈锋选择了难得糊涂。
因为这种矛盾的根源就在他自己身上,从本质上来说,他作为男人犯下的错误。
家庭内部的矛盾,他没办法插手,也没办法彻底消除。
既然如此,最好的选择就是装糊涂,如果两人闹得不可开交,他再出来警告一番,平息事态。
况且,当下有更重要的事需要他进行处理。
迦南地区的冲突虽然对陈锋本人没有什么影响,但他依旧是事件的直接参与方。
随着前线的战争烈度持续升级,阿勒德的心里也越来越没有底气。
他可不是那种战争年代脱颖而出的枭雄,没有那么坚韧的意志力。
对于战争,在阿勒德的想象中是非常浪漫与悲壮的事情。
但只有真正参与进去,才会发现战争中只有残酷与恐怖。
希伯来人的战况不顺,西方立刻做出了反应,不仅提供了更多的武器援助,而且直接派兵前来参战。
与此同时,他们还从天竺大量招收兵力推到战场上,充当炮灰。
这么一来,希伯来人就可以暂时得到休整,不必每天面临残酷的战场。
而在迦南战场上,就出现了非常诡异的一幕,战争的直接参与方都躲在后面,与此无关的吐火罗人和天竺人却在生死相搏。
最近几年的天竺人在经历了一次次战争之后,军事素养与战斗技巧有了长足的发展。
在西方人的眼里,这些天竺人成为了世界上最好的炮灰,廉价且具有一定的战斗能力。
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质优价廉。
而战争进行到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场消耗战。
任何一方想要迅速结束战斗,都变成了一种妄想。
天竺人顶在前面,这场战争的损失对西方和希伯来人来说就变得可以接受。
可这么一来,阿勒德就倍感吃力了。
之前他的信心来源,很大一部分是人口基数的优势。
全世界的希伯来人只有1000多万,而在迦南地区的希伯来人只有七八百万。
阿勒德以为只要战争持续下去,很快巨大的伤亡就会让希伯来人难以承受。
就算是西方直接派兵支持,但伤亡太大的话,也只能无奈的放弃。
当初西方曾经占领了吐火罗,后来也是因为控制这个地方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所以才无奈的撤退。
因此,阿勒德认定,希伯来人和西方都无法承受过大的伤亡。
这一逻辑前提下,他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现在的情况却完全不同,希伯来人展现出了疯狂的一面,而西方人也表现出了不计代价的坚决。
更令人忧心忡忡的是,天竺炮灰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第二三三九章 昂贵的代价,难以承受的消耗
阿勒德生平第一次深入地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以及昂贵的代价.
尽管在后期的作战当中,东方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除了之前的订单之外,接下来的武器装备和战略物资几乎都是以援助的方式获取。
但问题是,除了武器和物资之外,阿勒德还需要提供足够数量的战士。
为此,他已经连续三次招纳吐火罗人。
这也耗费了大量的资金,让他有些骑虎难下。
要知道,招纳人员需要给出一定的费用。
而这些吐火罗人在战场上伤亡之后,同样也要拿出一笔抚恤金。
如果钱不到位的话,吐火罗人可不会傻乎乎地去送命。
他们和西方周旋了十几年,作战经验非常丰富。
同时,这也意味着他们是一批老油条。
既可以在战场上熟练地运用战斗技巧去消灭敌人,也可以利用丰富的经验磨洋工。
反正这是新月联盟的作战任务,本质上和吐火罗人没什么关系。
胜还是败,那是阿勒德需要操心的事情。
假如有人胆敢拖延抚恤金,那么吐火罗人就会立刻在战场上做出反应。
这又不是保家卫国,充其量只是雇佣作战。
没有坚守的信念,也没有牺牲的理由,所以吐火罗人并未发挥出完全的战斗力。
在战况持续升级,烈度不断提高的前提下,他们能够坚守战线,就已经对得起阿勒德给的佣金了。
至于舍生忘死,不顾一切地发起强攻,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况且,吐火罗人也不习惯正面作战。
他们更喜欢的战斗方式是迂回,绕到敌人的后方,袭扰后勤运输。
当年在吐火罗,他们就是依靠这套战术拖垮了西方。
但这里是迦南,不是吐火罗。
从地形上来看,两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
一个是复杂的山地,另一个则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沙丘。
吐火罗人可以很轻松地适应沙漠的气候,却对这里的地形非常讨厌。
因为在平坦的地方,那套迂回袭扰,游走攻击的战术没有用武之地。
在迦南战场上,完全是正面的碰撞。
这里面没有太多的战术施展空间,主要是军事力量上的硬碰硬。
而这种战术方式,让伤亡率非常可怕。
幸好这些吐火罗人从成年之后,就一直活跃在战场上,有着非常坚韧的意志力。
如果是沙漠国的那些少爷兵,恐怕早就溃败了。
可即便吐火罗人习惯了战争,但在战损比例达到三成左右的时候,士气依旧会陷入低迷,战斗力极速下滑。
所以,阿勒德不得不频繁地调换前线的主力。
因为在损失了三成兵力之后,吐火罗人就有崩溃的风险。
这可不是本土作战,身后是自己的家乡父老,有着坚定的信念支撑下去。
现在是为了钱给别人卖命,能承受三成的伤亡就已经很可贵的。
相比之下,希伯来人就显得凶悍了很多。
他们都很清楚,这次的作战意义重大。
一旦失败的话,即便是有西方人的保护,未来也很难扩张下去。
更可怕的是,失败会打破希伯来人的军事神话,让周围的天方国家受到极大的鼓舞。
到时候,希伯来人的处境会再次回到上世界五六十年代,遭遇到四面八方的围剿。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