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759节
既然他们愿意谈,这就说明有谈的意愿和基础。
至于说最终谈成什么样子,那还要看双方的技巧。
只要天方各国表现出了了意愿,那么就等于是成功了一半。
“我们是带着诚意与和平的期许,所以希望双方可以秉承着尊重事实的态度进行真诚的谈判。”
“刚刚你们提出的条件脱离了现实的基础,我不认为具备讨论的必要。”
“希伯来人可以解除对迦南的封锁,也可以将此次冲突占领的土地还给迦南人,但除此之外,任何土地的归属都不应该出现在此次谈判中。”
“在当前这个危急的时刻,我们不想无谓的浪费任何时间,所以刚才的条件就是我们所能表达出的最大诚意,不要以讨价还价的方式来浪费我们的时间,因为现在还有数百万人在战火中哀嚎。”
西方代表的态度干脆而直接,真诚中充满了迫切。
战局如火,容不得绕来绕去。
如果可以的话,他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停火协议。
任何拖延时间的行为,都是在变相的为东方争取更多的利益。
西方的精力必须尽早从迦南转移到其他地方,否则的话,东方将一步步完成他们的战略部署。
“我希望诸位不要寄希望于西方会再次让步,这已经是我们最大的诚意,如果无法达成和平协议,那么我们将亲自参与这场战争。”
西方代表的话里不无威胁之意,但他的意思表达的非常清晰,条件不可能更改。
“我会给你们24小时的时间来考虑这个条件,在24小时之后,若是没有确切的答复,我们将会视之为一种拒绝,这等于是拒绝了和平,选择了战争。”
西方代表在第一次阐述中就亮明了底线,并为此设定了最后的时间。
如果天方各国没有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那么西方肯定会直接出兵。
名义上这是一次和平谈判,可实际上这也是西方的最后通牒。
局面的发展,让人始料未及,天方各国的代表面面相觑,不知该作何回答。
对于西方的条件,他们肯定不会当场答应下来,因为在国际谈判当中,没有这样的先例。
更何况,对于阿勒德来说,是否停火不仅取决于自己的选择,更为关键的是东方的反应。
他可以想象的到,一旦自己擅自决定停火,未来再想得到东方的援助肯定会难度大增。
另外,这场战争也刺激了他的野心。
如果未来可以将希伯来人彻底赶出迦南,他将有很大的几率,整合天方世界。
但对于西方来说,这种结果是绝对不可接受的。
同样对于东方而言,也不愿意看到这一幕的发生。
对此,阿勒德非常清楚。
所以他想抓住战略空隙,完成自己的构想。
不过这显然需要极大的冒险,而且失败的概率太高。
在东方没有亲自出手帮助的前提下,他们不可能彻底驱逐希伯来人。
阿勒德并不是天生的一代雄主,面对机遇和风险并存的局面难以抉择。
他不舍得放弃这个大好的机会,却也不敢将自己的身家性命押注在迦南战争。
做大事而惜身,这是很多人的通病。
在这个时候,阿勒德不禁想象,假如是陈锋的话,会作何选择?
24小时的时间不足以在如此重大的事情上做出完善而全面的抉择。
而就在第一轮和平谈判结束之后,东方的情报机构就收到了相关的确切信息。
并且该信息很快就告知了陈峰,并希望他能劝阻阿勒德继续帮助迦南人反抗。
东西方在迦南这盘棋上,以一种看不见的形式进行着博弈。
不管是希伯来人还是迦南人,抑或是阿勒德,都只是棋子而已。
未来的局势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棋子们的意见并不重要.
第二三一二章 弱者的生存之道,追随胜利者
和平会议过后,阿勒德立刻联系上了陈锋。
不管未来迦南局势的走向如何,他认为自己都必须及时和东方取得沟通,维持目前的良好关系。
否则的话,一旦成为弃子,下场将极为悲惨。
历史的经验告诉他,西方的善意是不可信任的.
天方世界和西方作为一对千百年来的老冤家,他们之间不可能和平共处,即便是短暂的和平,也一定是因为外部压力的因素。
西方人的目的很简单,只是希望暂时保持原状,中东地区维持稳定。
以便于他们可以腾出手来,集中全力对付东方。
另外更深一层的战略布局,西方不允许天方世界与东方走得太近。
这就像是当初的东方,不允许毛熊和西方靠在一起。
因为这对于任何一个超级大国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地缘灾难,也是极力避免的一种情况。
事实上,作为弱势的一方,天方世界是没有多少选择的权利。
更何况,现在的阿勒德甚至都不是天方世界的主导者。
所以他不具备太大的自主能力,也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
但在迦南冲突的这个问题上,他的话语权是相当重要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整个天方世界。
现在即便是与他为敌的奥斯曼人和波斯人,也不愿意在迦南局势的问题上和阿勒德唱反调。
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在迦南局势上,阿勒德的意见至关重要。
希伯来人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私下与陈锋取得了联系。
不出预料,在会议结束之后,阿勒德立刻和陈锋进行了沟通。
西方所谓的和平谈判并未超出预估之外,但他们激烈的态度却让人大感意外。
或者更准确的说,这并非什么和平谈判,而是一场货真价实的恐吓。
24小时的通牒,就是在彰显武力。
对于天方人而言,西方的最后通牒具有极高的威慑力,世界霸主数百年来积累的余威,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可以改变的。
另外,西方给出的条件具有很大的诚意,至少在天方人看来,这种诚意是满满的。
所有的天方人都希望彻底消灭希伯来人,但没有任何一个天方人会天真的认为现在可以达到目标。
在和平会议结束之后,天方各国代表进行了短暂的沟通,除了一些不便表明态度的代表之外,大部分代表都持有赞同的意见。
如果可以选择和平的话,大部分人不会主动挑起战争。
尽管希伯来人只是让出了这次侵占的土地,但这已经是超出预期之外的回报了。
几十年来,每一次迦南地区爆发冲突,天方各国都提前做好了蒙受耻辱的准备。
一次次的失败,让他们开始麻木,甚至丧失了对胜利的希望。
所以希伯来人对几百万迦南人进行封锁,进行不加区别的轰炸。
天方各国大部分也只是提出了抗议,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于做出实质上的行动。
起初,天方世界的诉求很简单,仅仅是为了保全这几百万的迦南人。
因为希伯来人从一开始就已经表明了战略目标,即驱逐所有迦南人,彻底占领这片土地。
所以在冲突爆发之后,天方各国提出来的目标就是保护迦南兄弟。
至于说是否帮助他们夺回从前的家园,这样的目标甚至没有被提及,因为天方人认为这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事情。
所以西方代表给出的条件中,解除对迦南的封锁,并将这次希伯来人侵占的土地还回来,这样的条件对很多人而言具有极大的诚意。
这等于是将迦南地区的格局恢复到冲突爆发之前的状态,这也是对各方而言,最能够接受的一种调和意见。
当然了,如果西方代表的态度能稍微委婉一些,没有最后24小时通牒的话,会让天方各国的感觉更好。
但是西方人很敏锐的意识到迦南冲突必须采取快刀斩乱麻的手段,否则的话拖延的时间越久越留给东方的机会就越多。
现在的东方还没有直接参与到迦南地区的局势中,假如和平谈判迟迟不能解决问题的话,等于是给了东方一个很好的介入借口。
在世界战略的布局上,地缘格局的部署上,西方具有无可比拟的丰富经验。
历史上,东方数千年来一直偏居一隅,对于世界的认知显然不如西方更为深刻。
另外,东方现在最迫切的战略目标是扫清周边的地缘障碍。
因此,对于迦南局势暂时有着鞭长莫及。
这也是东方没有直接介入,而是让陈锋作为代理人的原因所在。
阿勒德可以想象得到,如果达成停火协议的话,肯定会让东方有所不满。
但战争继续持续下去的话,在资金问题上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所以他希望用这种方式迫使东方提供更大的帮助,比如将部分战略物资和武器采购的价格进行适当的降低,甚至是半卖半送。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