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726节

  至于伯夷国,同样是一个麻烦。

  这是一个群岛地形的国家,被誉为万岛之国。

  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且人口基数也不可小觑。

  到目前为止,伯夷国的人口已经接近三亿。

  这个体量和柔佛完全不是一个档次,更具备成长潜力。

  在历史上,他们对东方也一直都比较敌视。

  曾经多次屠杀过东方移民,至今还欠着累累血债。

  复杂的历史因素,让西方可以轻易地找到撬动双边关系的缝隙。

  伯夷国属于东方势力范围之内,偏偏又有足够自立的潜力。

  同时,他们也不想依附东方。

  在文化传承方面,他们属于天方世界的一员。

  在地缘位置上,又隶属于东方的传统势力范围之内。

  而站在利益角度的话,他们又更倾向于和西方展开合作。

  所以,伯夷国的处境很尴尬也很矛盾。

  同样,东方对于如何处理双边关系,也是比较尴尬。

  直接收服吧,难度太大。

  一个人口接近三亿的大国,是不会轻易屈服任何一方势力的。

  即便是在天方世界内部,伯夷国的地位也一直都比较特殊。

  不管是新月联盟,还是波斯人抑或是奥斯曼势力,都保持着比较友好的关系。

  但与此同时,他们和天方世界三巨头又保持了一定距离。

  另外,伯夷国和西方的关系也比较拧巴。

  站在地缘战略的角度上,西方非常乐意扶持伯夷国,钳制东方海上势力的延伸。

  可与此同时,伯夷国和袋鼠国之间的矛盾特别深。

  接近三亿人居住在群岛上,而区区两千五百万人却占据了一块将近八百万平方公里的陆地。

  因此,一直以来伯夷国都幻想着可以击败袋鼠国,直接将其吞并。

  但袋鼠国是五眼联盟之一,西方最核心的成员。

  任何攻击袋鼠国的行为,都会被西方视为一种公开宣战。

  即便是东方这么做,西方也会立刻做出反制,并不惜开启全面战争。

  至于伯夷国,他们要是敢付诸于行动的话,恐怕会立刻遭遇到西方的联合打击。

  所以,他们也只能将这个念头压在心底。

  但有了想法,就不可能没有任何动作。

  自从立国之后,他们就和袋鼠国纷争不断。

  综合来看,伯夷国是一个非常拧巴的国家。

  他们是三大势力拉拢的对象,却又有着深层次的矛盾。

  “你的意思是,让我寻找战机,有了合适的机会,以我个人或则龙腾集团的名义,对伯夷国发起全面打击,甚至将那里彻底清洁一下?”

  陈锋的眉头皱了起来,语气也变得有些不善。

  他是世界首富,全球最知名的科学家,可不是别人的手套。

  这种脏活,不能老是让他来干。

  惩罚东瀛,那是因为他愿意做,并对东瀛人一直存有复仇的想法。

  至于和毛熊的战争,也是为了自己的地盘和利益。

  但这种事情,可一可二却不能成为习惯。

  否则的话,外界会怎么评论他?

  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刽子手?最恐怖的杀人恶魔?

  如果他的个人形象彻底黑化,那将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不、不、不,你误会了,我只是希望你可以在附近建立一座私人的基地,用来威慑伯夷国,同时也确保东方企业对当地的投资安全。”

  “那里的人口将近三亿,是一个非常值得开发的市场,最近这段时间,不少东方企业都加大了对当地的投资,同时也希望我们防务机构可以对这些投资进行安全上的保障。”

  “但如果由我们直接派遣军事力量的话,会极大地刺激当地的反应,所以我们觉得还是你做比较合适,况且我听说龙腾集团对那里的投资规模也很大。”.

第二二七二章 风险成本,海外市场的挑战

  目前的地缘格局变化,对很多跨国企业来说都是一种挑战。

  因为市场因素之外的不可抗力,总是会造成经营上的影响。

  有时候,辛辛苦苦耕耘一个市场多年,刚刚开始收获就面临重新洗牌。

  所以说,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对企业家而言至关重要.

  随着东方经济的发展壮大,很多企业需要对外积极投资,开拓更大的市场。

  但在如今这个阶段,这种对外投资却充满了风险。

  一旦选择错了目标,极有可能血本无归。

  当初的龙腾集团曾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可随着西方的一纸禁令,也遭遇到了诸多困难。

  黑洲的不少国家,甚至还吞掉了龙腾集团在当地的产业。

  幸亏陈锋有先见之明,在海外组建了一支庞大的安保力量。

  通过杀鸡儆猴的方式,成功地收回了产业。

  但当地的市场,却已经回不到从前。

  之前为了开发市场所做的投资,变相地打了水漂。

  连龙腾集团这种超级企业,尚且如此困难,更不要说其他东方企业了。

  在东西方决裂的那段时间,不少东方企业在海外的资产被当地人侵占。

  后来通过种种努力,以及东方的军事威慑,总算是拿回一些成本。

  但这些成本和损失的市场相比,又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要知道,开发一个市场的难度是很大的。

  整个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才有可能成功。

  一旦丢失了这块市场,对于企业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这并不仅仅限于财务报表上的损失,抑或是利润下降,更重要的是直接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战略。

  比如一家企业的海外市场销售占据30%的比例,失去这块市场,不仅要丢失30%的业绩,还会造成产能方面的浪费,导致成本升高。

  此外,企业的未来规划也会落空,造成极其浪费的资源错配。

  很多企业甚至会因为海外市场的剧烈变化,而陷入破产的绝境。

  以前的教训,让现在的东方企业对外投资变得更加谨慎。

  但资本出海属于大势所趋,不得不进行的下一步战略方向。

  东方资本积累的财富,已经达到了一个量级。

  当达到这个量级的时候,就必然会出海寻找更广阔的市场。

  当年的英吉利,还有米国,都是如此。

  英吉利全世界殖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给国内的企业和资本开拓新的市场。

  甚至可以说,这是最重要的原因,没有之一。

  米国当年提出门户开放,促使各大殖民地建立自己的国度,也是为了扩张市场。

  其本质,同样是为了国内资本和企业服务。

  在此之前,英吉利依靠帝国特惠制将米国的产品和资本挡在门外。

  如果不打破这种粗暴的殖民模式,米国就难以获得全球市场。

  相比之下,米国提出的全球化贸易,也是依托自身世界第一的工业能力和资本力量,对外实施的经济殖民。

  只不过,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未来会出现一个更为强大的工业国。

  在那个时候,谁也不会想到一穷二白的东方居然能够爆发出如此可怕的工业产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当东方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的时候,西方又改变了玩法,换了一套经济模式。

  那就是抓住产业链的两端,将一切潜在的竞争对手死死地压制在中低端生产链。

  他们为此制定了种种规则,并开始熟练地利用金融手段收割全球。

首节 上一节 1726/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