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611节
所以在历史上陆地上接壤的国家之间,爆发战争更为频繁,也更为惨烈。
而由于海权爆发的战争,则大都是胜负已分,就可以进行谈判。
彼此之间,都不会存在着彻底消灭对方的想法。
比如,第一代海权霸主是佛朗机人。
他们率先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并且将触角伸到了全球各地。
至今仍旧有许多国家,还在使用佛郎机语。
世界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也是指的佛郎机。
当时他们的领土面积,遍及全球各地。
但海权带来的暴利,却没有成为促进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动力,反倒让佛郎机人沉迷于奢侈的生活。
于是,第二代海权霸主尼德兰人应运而生。
他们与佛郎机人相比,更加注重经济贸易,对于殖民活动没有那么狂热。
因此,尼德兰人虽然掌控了海权,却没有建立起一个足够庞大的殖民帝国。
不过,这不代表尼德兰人没有殖民地。
事实上,他们的殖民地同样很多,只是远不如佛郎机人。
而且,尼德兰人掌控海权的时间较短,还不到百年。
紧接着,英吉利崛起,在几次大规模的海战当中,正面击败了尼德兰人,夺取了海权。
在之后的两百年时间里,英吉利人建立了第二个日不落帝国,在全球扩张殖民地。
十五世纪和十六世纪,海权方兴的阶段,海洋霸主是佛朗机人。
十七世纪,尼德兰人夺取了海权,开展了全球贸易。
十八世纪,英吉利人打败众多对手,成为了无可置疑的海上霸主。
在海权更迭的过程中,爆发了无数场战争。
但每一场战争的目的,也仅限于击败对手,始终不存在灭国的战略目标。
打败了对手之后,轰炸港口,就能确保海权的顺利交接。
可陆权不一样,相互接壤的两个国家,一旦爆发大战,往往是不死不休。
所以,按照西方的战略设想,东方拿到陆权之后,待消化了新地盘,肯定还会想办法进行第二轮的扩张。
这是陆权的天性,想要掌控贸易节点,就必须征服相邻的土地。
海权不一样,只需占领关键航道上的要点。
因此,曾经的陆权霸主毛熊和海权霸主英吉利,在对外扩张方面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方式。
英吉利要的是港口开放,贸易节点,而毛熊则是动辄灭国。
假如东方按照这条路继续走下去,未来的敌人会越来越多。
更重要的是,在经济贸易上陆权永远无法和海权相比。
海运和陆运的成本差距太大,这是难以克服的缺陷。
人类历史上的任何经济活动,考虑的无非是三点要素。
成本,利润,还有风险。
东方可以提供陆地运输的安全保障,却没办法保证利润和成本。
杀头的生意有人做,赔钱的买卖无人问。
另外,控制陆权的边际成本,要远远高于控制海权的成本。
这对于东方而言,也是一种潜在的战略劣势。
西方只要抓住成本的独特优势,未来就能在经济上逐渐压制东方。
当然了,这个过程或许会持续很久。
不过,西方已经认清楚了现实,不再抱有速战速决的幻想。
他们知道这次碰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敌,短时间内不可能分出胜负。
做了数百年的世界霸主,西方并不缺乏足够的耐心.
第二一三零章 釜底抽薪,陈锋的阳谋
空权时代的到来,让人类的竞争更加立体化。
西方人对陈锋的建议,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视.
海权击败了陆权,而空权是否会结束海权独霸世界的局面?
尽管东方最终否决了这个提议,却还是让西方人有些担心。
“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以陈锋为首的东方科技,具备相应的能力开启一个崭新的空权时代,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迫在眉睫的现实。”
“空天母舰的起飞重量虽然暂时无法得到准确的数字,但从各种侧面的证据来进行推断的话,运载力绝对超过了万吨,甚至可能达到十万吨。”
“而目前我们海运的轮船,虽然排水量已经达到了几十万吨,载货量也突破了二十万吨,但这毕竟只是个例,还只能运用在油轮领域。”
“由此可见,陈锋的科技团队完全可以打造出一批运载力在十万吨以上的重型飞行器,这种运载能力完全可以满足目前的市场需求。”
“得益于出色的动力系统,空天母舰的飞行速度非常快,相比于货运轮船来上,根本就是两个层次,没办法进行比较。”
“所以,假如陈锋开发出重型飞行器,并且在物流市场抢占份额的话,将具备很大的优势,这种优势可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综合性的。”
“首先,核聚变发电的动力集成系统在燃料成本上,远远低于以重油为燃料的轮船动力系统,尽管我们也能想办法进一步压缩成本,甚至使用核反应堆来替代,可我们目前掌握的是第四代核裂变反应堆,在成本上依旧更高,没办法挽回劣势。”
现代远洋运输中,为了节约燃料成本,普遍都使用重油。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重要价格比较低。
而且重油较黏稠,利于长时间燃烧。
在陆地上,有各种各样的法规约束污染物的排放,直接导致燃料的升级换代,在海上却没有这些限制。
虽然重油的污染大很多,毕竟成本也低很多。
可即便如此,使用重油的燃料成本也远远高于核聚变发电的燃料成本。
两种技术不是一个层次,属于降维打击。
核聚变发电技术,这是划时代的巨大成果,超越了这个时代。
而重油燃烧动力系统,诞生在上个世纪,属于老技术的不断更新。
技术上的差距,最终体现在两者的运输成本上。
“其次,虽然陈锋目前还没有专门批量生产重型飞行器,我们也没办法获悉飞行速度,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绝对比轮船更快,而且在运输路径的选择上更为便捷。”
“轮船运输的各大航道,收到了洋流和风暴等因素的限制,还有陆地与海洋的地形限制,所以在路径距离上并没有多少优势可言。”
“举一个例子,从我们这里到天竺,如果是乘坐飞机的话,距离大概只有三四千公里,但如果做轮船的话,就变成了跨越一万多海里的航程。”
“速度上,重型飞行器更快,路径选择上也更加便捷,双重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空运的时效远远超过了海运,通常使用空运两天能到的距离,如果用轮船运输,则需要耗费两个月之久。”
对于这个观点,几乎所有人都表示认同。
空运的时效最快,这是任何一个正常人的常识。
海运的优点在于运输量大,成本低,但缺点就是时间周期比较长。
如果单论时效性,空运是毫无置疑的第一。
况且,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那就是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陆运和海运碍于地形的限制,经过两点之间的时候,必须要绕行。
但空运不一样,没有那么多的限制,可以从这一点直飞另外一点。
路程的缩短,更具时效。
“最后一点就是货物卸载的便利性,轮船海运在卸载货物的时候,必须在港口,然后再进行转运,这个过程导致了许多不便。”
“比如我们的钢铁厂距离港口两百公里,轮船运载的铁矿石必须要卸载在港口上,然后通过陆地运输工具,送到厂区内。”
“但空运就没有这样的限制和约束,降落场地修建在什么地方,物流中心放在什么地方,重型飞行器就能在什么地方降落,这种便捷是海运无法比拟的,从另一个侧面也降低了客户的成本。”
说到这里,西方的高层会议已经变得非常安静。
成本更低,更具时效,更加便捷,这些优势让海运根本没办法抗衡。
多年来,海运之所以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成本低。
一吨货的海运成本,仅仅是陆运成本的二十分之一。
巨大的成本优势,促成了现在的海运极度发达。
可现在陈锋提出的空运,却改变了这一现状。
空运的成本不要说低于海运,就算是不高太多,也绝对能成为物流市场的主流。
解决了运载力的问题,空运市场的腾飞就是大势所趋。
海运轮船平均一艘也只是几万吨的运力,重型飞行器现在可以做到十万吨的运载能力。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