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567节
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很难摆脱这种定位。
或许,只有等西方彻底击败东方,他们才有可能收回北寒带,重新成为那个令人胆寒的北极熊。
当失败来临的时候,很少有人可以平静地接受。
就连西方都在想方设法地挽回局面,就更不用说毛熊的态度了。
接到战报的那一刻,毛熊就立刻启动了核威慑方案。
他们宁愿把所有的核弹头一股脑地发射出去,也不想承受如此重大的惨败。
毛熊虽然库存了上万枚的核弹头,但能够激活的只有三分之一。
剩下的核弹头,都处于休眠保存的状态。
要知道核弹头的保存,也需要花费昂贵的费用。
以前的毛熊因为经济衰败,无法拨付足够的经费进行核弹保存。
因此,上万枚核弹头只是一个幌子,大部分都处于报废的状态。
即便是有足够的载具,也无法保证是否可以正常引爆。
毛熊上上下下经过清点之后,发现只有三千枚核弹头可以正常激活。
同时,他们严重缺乏载具,也就是导弹产量不足。
为此,西方特意给了他们一批援助。
三千枚核弹头,这已经是一种非常巨大的威慑了。
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无视这种威胁。
就算是东西方,也不例外。
甚至有科学家在国际上呼吁,千万不能走向核战争。
三千枚核弹头引爆的威力,有可能彻底改变整个星球的生态环境,进入传说中的核冬天。
如果出现这种变化趋势,那么整个人类都要蒙受苦难。
最可怕的一种可能,就是星球不再适合人类生存,人类文明从此走向衰亡。
所以世界各国都强烈要求,东西方包括毛熊和陈锋都必须遵守协议。
他们之间的冲突和战争,不能影响全世界的安危。
三千枚核弹头的威力到底有多大,会给这个星球带来什么,没人能说的清楚。
有的科学家认为,核弹爆炸产生的烟尘和辐射,会让大气温度骤降,让整个星球进入漫长的冬季。
阳光会被核尘遮掩,无法直达地表。
但也有的科学家认为,人类低估了星球的承受能力。
事实上,每一次大型地震的威力就远超三千枚核弹头的爆炸。
就算是一次引爆这么多核弹,也不会造成多大的伤害。
“我们不能再继续忍受下去了,失去北寒带意味着对祖先的背叛,这可是我们的祖先几百年的时间,一点一点打下来的土地,怎么能够从我们的手里失去?”
“东方可不是其他国家,他们的人口太多了,北寒带如果失去了,我们将来很难收复回来,因为东方一定会进行大规模移民。”
“失去北寒带的代价太大了,我们绝对不能就这么算了,否则的话,愤怒的民众会把我们撕成碎片的,我们都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必须启动核反击,我们要用核弹阻碍机器人的前进速度,这也是我们的一种态度,宁愿同归于尽,也不接受这种欺辱。”
“等一等,你们想过没有,现在全球各国都对我们表示了强烈的不安,他们要求我们遵守之前承认的协议,按照战争的胜负决定北寒带的归属,如果我们不同意的话,等于撕毁协议,会招致全球的一致反对。”
“这有什么好怕的?只要西方愿意支持我们,那么全球的反对也仅仅是东方的一家之言,不要管那些小国说什么,丢失土地的不是他们,我们才是受害者。”
“不要低估了国际影响,就连东方对此也不敢无视,甚至被迫公开承认了协议的有效性,我们如果违反协议的话,西方也不会明目张胆地支持我们。”
“为什么纠结那个所谓的协议,难道你们忘记了,协议中有明确的规定,我们可以使用核弹,只要不波及到东方本土,不威胁世界安全就可以使用,这表示我们即便是引爆了核弹,也不算违反协议。”
“是的,协议上是这么写的,可你也不要忘记了,当我们使用核弹的时候,也意味着放开了对陈锋一方所有的限制,他同样可以使用大规模杀伤武器,攻击我们的欧罗巴领土。”
“现在的战争只是在北寒带进入,可一旦我们升级事端的话,陈锋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启动空天母舰,对我们本土的腹心地带进行打击,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的损失会更加的惨重。”
“为什么要惧怕空天母舰,我们的盟友是西方,他们已经研发出了防御空天母舰的武器系统,只要把我们纳入防御保护的范围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你为什么那么天真,西方说什么都相信,如果他们真的有防御空天母舰的武器系统,恐怕早就展示出来了,上次也不会那么被动,这只是西方安抚民间的一种说辞而已。”
毛熊的内部,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关于是否要启动核反击,他们的意见并不相同。
发射核弹很简单,只需要摁一下按钮就好。
但之后怎么办?他们能否承受来自陈锋一方的报复呢?.
第二零七七章 强弱差距,正在逐步拉大
此时此刻,东西方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不同。
西方有么多的失望,多么的沮丧,东方就有多么的欢喜,多么的激动。
本以为这次的战略目标,短时间内已经无法实现。
迫于国际压力,不得不承认了那份秘密协议的有效性。
战场的局面如此明显,陈锋的失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谁还会幻想着可以一战收复北寒带。
但现实却给了东方一个大大的惊喜,颇有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喜悦。
战场上,竟然出现了令人震撼的大逆转。
在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前提下,陈锋孤注一掷发动了突袭.
后方运来的四十万机器人,犹如神兵天降,将毛熊打的措手不及。
短短的十分钟时间,就造成了过百万的伤亡。
这样的烈度,在整个战争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事实上,自从战争进入智能化时代以来,烈度一直在不断地上升。
就像从冷兵器时代,进入了热武器的时代。
人类制造的战争,杀戮效率是越来越高。
这一场突袭,不禁让毛熊痛不欲生,也让全世界开始重新审视战争。
进入智能化战争时代后,人类收割同类生命的速度太快了。
以前的战争,一两个月的伤亡达到百万都属于惨痛的损失。
可现在呢,十分钟时间,就能制造出如此大规模的伤亡。
假如按照这种烈度的话,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承受智能化战争的代价。
除非就像陈锋那样,将所有人类都用机器人来替代。
但问题是,战争机器人的制造有很高的工艺要求,还有先进的科技应用。
最基本的人工智能系统,就能卡住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国家。
除了东西方之外,准确地说除了米国和东方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工智能技术达到了应用的级别。
科技,正在逐步拉大国与国之间的差距。
一百年前的时候,小国面对大国还有一定的反抗能力。
可随着科技的进步,小国的自保能力就越来越弱。
到了现在,东西方随便派遣一艘战舰出去,就能对一个小国实施毁灭打击。
由此可见,国际上的强弱差距在持续扩大,而不是缩小。
二十年前,东方如果和东瀛开战,即便是没有西方人的帮助,东瀛也有足够的力量给东方造成重大损失。
可后来东方彻底崛起之后,打东瀛就像是成年人欺负小孩子一样。
随随便便,就能让这个地区强国回到石器时代。
另外还有一个典型的参照例子,那就是毛熊。
在上个世纪,毛熊即便是经济崩溃,依旧拥有重创西方的实力。
但科技发展的越快,双方的实力差距就越大。
当西方的军事体系进入信息化之后,如果不考虑核武器的话,绝对可以轻松吊打毛熊。
这说明在人类世界里,强者和弱者之间已经逐步形成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如果把东方排除在外的话,米国可以吊打全世界。
同样,如果把米国排除在外的话,全世界联合在一起也不是东方的对手。
这种巨大的实力差距,足以让人绝望。
事实证明,现在的世界各国已经没有决定自己命运的资格。
他们只能选择依附强者,要么跟随西方,要么投靠东方。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