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561节

  作为一个理智的成年人,他不会幼稚地认为自己能得到无偿的全力支持。

  事实上,之前的那些订单就已经是东方给予的援助。

  想要拿到更大,更有力度的支持,他就必须交出一定的筹码。

  要么是龙腾集团,要么是朱雀集团。

  毕竟,一直以来都有无数人在觊觎着这两家企业。

  当初,他用朱雀集团融资上市的筹码,换取了龙腾集团的完整掌控。

  现在又要付出什么,才能扭转不利的战局?

  在很多人的眼里,似乎陈锋的败局已定。

  兵力上的劣势,龙腾集团的产能也达到了极致。

  依靠一家企业来支撑数百万人级别的战争,是不太现实的事情。

  尽管陈锋在之前做了充分的计划,储备了大量的物资。

  可机器人在数量上的短缺,是他始料未及的。

  因为在战前的时候,陈锋认为机器人和人类1:2的比例,绝对算不上什么劣势。

  就在上次战争当中,机器人还打出了逆天的战损交换比。

  即便是在天竺战场上面对真正的西方军事力量,也依旧保持了全胜的战绩。

  根据人工智能的推算,两百万机器人足以吃掉三百万毛熊兵力。

  至于说天竺人,他向来都没有放在心上。

  可谁都没有料到,西方的武器研发速度那么快。

  在短时间内,制造出一系列的先进武器。

  其中大部分武器,都可以有效地对机器人造成杀伤。

  先进武器的加持,还有西方在战术理念上的革新,让毛熊焕然一新,有了脱胎换骨般的改变。

  他们在战争当中,竟然可以打出1.5:1的交换比。

  更让陈锋始料未及的是,毛熊在战损了40%的兵力后,居然依旧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要知道,在人工智能的模拟当中,这种状态下的毛熊人早已一溃千里。

  正常情况下,伤亡30%以上,就代表着失去了战斗力。

  人工智能系统虽然非常先进,却也有着一定的局限。

  它只能依靠以往的历史数据,对未来进行解析和模拟。

  一旦历史数据失去参考价值,那么数据处理的结论也就失去了意义。

  人工智能系统在战前经过了无数次的模拟,但每一次模拟时所用的数据,最高将毛熊的伤亡率定在了35%。

  按照大数据显示的结论,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下,毛熊对伤亡率的最高承受值不过超过这个数字。

  可问题是,人的意志还有药物的影响,从来都不是一个恒定的数字。

  自从毛熊衰败之后,近三十年的历次战争当中,表现的都很一般,甚至可以称之为拉垮。

  不要说伤亡30%,就算不到20%都会前线士气都会跌入谷底,甚至崩溃。

  没有人能想到,这次毛熊居然如此的勇猛。

  历史的荣耀,心理因素,还有身为白人的自豪,这些复杂且无法用数字来定义的因素,改变了战场的走向。

  当毛熊的伤亡率超过40%,却依旧保持战斗力的时候,就意味着人工智能系统作战计划的破产。

  因为一项最重要的基础数据,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这也是陈锋陷入困境的原因所在。

  他太信任,也太依赖人工智能了。

  作为一个军事方面的小白,陈锋一直都是依靠智能作战系统取得最后的胜利。

  只不过这一次遇到了意外的因素,让人工智能遭遇到了滑铁卢。

  但人工智能最可怕的地方,不是永远不会出错。

  而是在出错之后,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自动弥补漏洞,迭代优化.

第二零七零章 战略方向,先易后难

  外界舆论的纷纷扰扰,对现实中的战场没有任何影响。

  惨烈的战争,仍旧在持续进行.

  决战进行的第十一天,东方紧急调派了三十万兵力部署在北部边境。

  以拱卫安全为名义,却展现了非常积极进取的攻击姿态。

  东方用实际行动,向毛熊传递压力。

  假如陈锋的机器人大军溃败的话,这一支精锐的军事力量就会立刻顶上去。

  这也是在无奈之下,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

  因为陈锋从始自终都没有进行求援,更不打算让外界任何因素干扰这场战争的进行。

  可北寒带的得失,影响太大了。

  如果没有机会,东方或许还会徐徐图之,采用步步蚕食的办法,拿到欧亚中心地带的控制权。

  但随着外北战争的开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摆在眼前。

  只要彻底击垮了毛熊,东方就可以将完整的陆权收入囊中。

  面对如此巨大的战略成果,没有人能够做到不心动。

  况且,击垮毛熊本就是东方的一项战略目标。

  自古以来,东方在陆地上最大的威胁,甚至可以说唯一的致命隐患都是来自北方的大敌。

  千百年来,北方的恶邻换了一个又一个。

  无论是游牧族群,还是后来的毛熊,都曾经给东方造成过生死存亡的危机。

  如果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东方绝对会牢牢抓住。

  即便是因此和西方产生直接的碰撞,那也在所不惜。

  至于说之前秘密接触签署的协议,那也要看实际情况的发展。

  人类历史上没有永恒有效的协议,只有永远的利益。

  拿到完整的陆权,可以填补东方在地缘上的所有短板。

  从此之后,整体战略方面东方将开始占据主动权。

  否则的话,从地缘格局上来说,将对东方非常的不利。

  事实上,直到现在为止,海权依旧被西方牢牢掌握。

  东方崛起的时间太短,目前也仅仅能将军事力量辐射到近海范围内。

  从地图上看,一直到东方击败了东瀛,将高丽纳入势力范围之内,并且驱逐了驻扎在吕宋的西方人之后,东方的沿海地带才得到了完善的安全保障。

  也就是说,马甲海战之后,东方才真正拿到了完整的近海控制权。

  注意,这仅仅是近海控制权,而且还是在几年前刚刚拿到手。

  由此可见,东方距离海权国还有很大的差距。

  目前他们也只是能做到自保,不再担心来自海洋方向的攻击。

  要知道,以前西方掌控了东方的近海,可以从各个方向攻击东方的沿海腹心地带。

  在短短的几年内,东方可以扭转这种极端不利的状况,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但想要夺取海权的话,还为时过早。

  这可是西方花费了数百年的时间,打造出的海上霸权。

  想要拿到海权,唯一的办法就是彻底打垮西方。

  这个目标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东西方全面对抗的最终目标,也不外如此。

  所以,东方与西方进行海权的直接争夺,那一定是在对抗的最后阶段,升级为全球战争的最激烈斗争。

  就目前这种格局下,东方还不具备全面争夺海权的实力,也没有做好相关的准备。

  相比之下,争夺陆权就简单的多。

  只要打垮了毛熊,就能拿到完整的陆权。

  打垮毛熊和打垮西方,这两个目标的难度压根不是一个等级。

  历史上,大国的地缘突围向来是先易后难,积蓄实力,等待时机。

  用东方的老话来说,就是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首节 上一节 1561/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