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558节
这个观点刚一提出,就引起了很多不同的意见。
“我不认同这种思维,机器可以在极寒极热,高压缺氧的环境下执行任务,人类不可以,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
“据我所知,目前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在零下五十度的气温下都无法正常运行,以前的机械产品在极端低温下会变得非常脆弱,这说明机器的适应能力也有着材料上的限制。”
“如果说改进材料配置,研发出耐低温,耐高温的材料制造出机器,就可以证明机器的适应能力更强,我觉得这是一种概念上的错误理解。”
“因为我同样可以说,人类只要穿戴完善的防护服,同样可以在低温或则高温缺氧的环境下执行任务,这其实是一个道理,都是基于技术进步而增强的适应能力。”
“比如我们给机器加装防寒涂层,那么这种行为和人类穿上先进的取暖防寒服又有什么区别?都是在抵御寒冷,都是一样的效果。”
“再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现在外北的气温降低到了零下五十度,甚至到了零下七十度,人类士兵无法进行活动,那么陈锋一方的战争机器人就可以活动了吗?”
“在天竺战争期间,我们曾搜集了很多机器人残骸,带回来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当温度降低到零下二十度的时候,龙腾集团生产的战争机器人就会出现故障,这说明机器也适应不了极端的低温。”
“可能有人会说,随着材料学的进步,很快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我要说的是,现在我们也研发出了自热防寒服,足够的轻便,可以让人类在低温环境下活动自如。”
“只要我们向毛熊提供足够多的自热防寒服,就可以在极端低温的天气下,趁其不备发起突然的攻击,既能有效地延长战争期限,又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机器和人,究竟谁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如果进行辩论的话,恐怕一天一夜都没有结果。
但西方的防务人员在争论的背后,其实是大笔的订单。
比如所谓的自热防寒服,如果得到防务机构认同的话,就会迎来一笔数百万套的大单子。
现在西方对毛熊的支持,可谓是不遗余力。
单单是这一笔订单,利润数额就足够可观。
不过,这种思路是没有错的。
如果自热防寒服真的可以让毛熊人在零下五十度保持战斗力的话,那就意味着时间变得更加充裕。
毕竟一直以来,毛熊和西方最担心的就是寒潮的突然降临,导致战争不得不暂停。
如果拖延一个漫长的冬天,陈锋一方的兵力劣势将得到彻底的解决。
无论是西方还是毛熊,都绝对不想看到这一幕的发生。
速战速决,一直都是最高的战略目标.
第二零六六章 形势不利,失败的可能
当前世界各国的媒体,都被同一个地方所吸引。
全球观众的目光,也聚焦在同一个地方。
那就是外北,一片被战火笼罩的荒凉之地。
毛熊和陈锋的这场对决,集合了多种吸引眼球的关键因素。
这里面既有世界格局的对抗,也有强国之间的博弈,还有各种新科技的应用,以及未来战争的走向。
无论是军事爱好者,还是地缘爱好者,抑或是科技产品的消费者,都能从这场外北战争中找到感兴趣的点。
而东西方高层对这场战争的走向,同样是极为重视的。
“目前我们已经掌握了前线的一切动态,就现在的兵力和火力对比来看,陈锋的劣势开始变得越来越明显,对前线的感知能力也出现了轻微的下滑。”.
“兵力对比从一个开始1:2已经攀升到了1:2.4,这个变化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察觉到陈锋应对的吃力,他似乎已经没有更多办法了。”
“现在陈锋又拒绝了我们的帮助,只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让我们拖住天竺人支援的脚步,对于外北战争的走向却只字不提。”
“在这件事上陈锋有着他自己的想法,但我们必须要牢记的一点是,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属于陈锋的战争,更是属于我们整个东方的破局之战。”
“所以我们对这场战争的态度很明确,只许胜不许败,下面就让我们听一下防务机构的专业人员,对外北战争的走向有什么分析和预测。”
随着声音响起,几名专业的军事人员站起身来向众人致敬。
“当前外北战场上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毛熊一方的准备更加充足,通过长达一周的持续消耗,他们在兵力上的优势逐渐转化为胜势。”
“从双方的综合实力进行对比的话,我们会发现时间拖得越久,陈锋一方胜算就越大,反之亦然,所以毛熊和西方一直都在寻求速战速决,这也是战争烈度居高不下的原因所在。”
“假如是按照正常的作战逻辑来进行推演,陈锋一方应该是固守在防御阵地上,以拖待变,用各种完善的防御工事来抵消进攻方的兵力优势,将战争的烈度降低,时间线拉长。”
“但通过战场上的种种现象来分析的话,我们发现陈锋的想法居然和敌人,也就是毛熊一方不谋而合,他也在寻求速战速决,不想把战争拖延太久。”
“我们分析陈锋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原因不在于这场战争,而是有着战场以外的因素,比如说外北开发项目,还有就是战争时间越长对龙腾集团的发展越不利。”
“如果将战争拖延到明年,甚至是一直僵持下去的话,陈锋需要得到的支援会越来越多,沉没成本也会越来越大,所以他应该是担心时间久了会付出意想之外的代价。”
说到这里的时候,这位军事专家眼神复杂地扫视了一下。
他知道陈锋担心的是什么,也明白里面的缘由。
如果战争拖得时间久了,陈锋就需要后方的大力援助。
在这个世界上,可从来都没有免费的午餐。
更何况,有时候免费意味着更加昂贵。
如果因为这个战争,龙腾集团被人趁虚而入的话,那可就亏大了。
“出于场外因素的困扰,陈锋做出了一个很不理智也很不合理的选择,那就是和毛熊进行了正面的决战,或许他在开战之初认为战争机器人可以像几年前那样横扫毛熊,但事实证明他错了。”
“毛熊得到了西方的全力援助,在军事层面上更是不遗余力地进行扶持,西方各种先进的武器都敞开了供应,让毛熊的作战方式和武器装备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更可怕的是,根据确切的消息,西方再次准备了一批庞大的物资,准备运送到前线,其中包括将近三十万台战争机器人,还有各种能量武器。”
“西方制造的战争机器人目前还无法和龙腾集团相比,在制造工艺和应用技术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我们也要看到西方在这方面的长足进步,这些机器人尽管落后了一点,却还是具备了相当不俗的战斗力。”
“在昨天我们用超级计算机做了一次军事模拟,以陈锋现在的实力而言,最多能够继续支撑一周,最短的话恐怕三天之内就会面临溃败的危险。”
“而当前陈锋没有主动使用空天母舰,一方面是因为这其实是一款武器平台,并不是直接的攻击武器,作用类似于航母,属于各种太空武器的巢体。”
“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毛熊也没有使用核武器,如果陈锋率先用空天母舰的话,很可能迎来毛熊的报复,双方在武器使用上将变得肆无忌惮。”
“另外,据我们所知,龙腾集团已经库存了超过三十万台机器人,可以投入前线使用,不过即便是将种种变量加在一起,陈锋一方的形势依旧很危险,溃败的几率非常大。”
“想要避免失败,陈锋唯一的选择就是完善防御工事,不再采取主动出击的战术,固守在工事内部消耗敌人的精力和时间,等待寒潮的来袭。”
“一旦战场上的温度降低到零下三十度以下,那么毛熊一方也无力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双方会在冬季进入相持的状态,熬到明年才有可能重启战端。”
“但让人特别遗憾的是,我们的提议被陈锋断然拒绝了,他不允许我们插手这场战争,更不可能让渡一部分战场指挥权,目前他将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人工智能作战系统上。”
军事专家分享了自己预测的观点,对未来的战局十分的悲观。
虽然他已经很小心地选择措辞,但从字里行间依旧可以听得出来,他认为陈锋会遭遇一场惨败。
事实上,从毛熊打出超高交换比的那一刻,战局就朝着失败的深渊滑落。
而陈锋的固执,不听取任何意见,还拒绝了帮助,更是注定了战局的走向。
目前除了以守待攻之外,没有其他解决问题的办法。
即便是以守待攻,那也是等待寒潮的到来,而不是战况的逆转。
所以,防务机构给出的最终答案是:陈锋战败.
第二零六七章 不败的光环,即将被打破
东西方军事专家通过详细的战争模拟,得到的结果惊人地相似。
全部相关的预测推演,都不利于陈锋。
对于外北战争将来的走向,似乎已经越发的明确。
在不出现气象意外的前提下,陈锋最多能够坚持一周左右的时间。
甚至有的专家认为,这种烈度的战争继续持续三天,外北防线就会被毛熊突破。
摆在陈锋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固守防御工事,等待东方的军事援助。
只有这样,才能挽回败局。
但这种选择对于心高气傲的陈锋来说,似乎不太可能发生。
自他成名以来,一直都是胜利的代名词.
无论是在商场上,还是在战场上,总是能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辉煌的人生履历,让他的个性也骄傲到了极致。
即便是面临岌岌可危的局面,他依旧固执地认为自己有能力翻盘。
甚至于,他连气势上都不愿意认输。
在明知道兵力出于劣势的前提下,还采取主动进攻的姿态。
就算是失败,也要败在进攻的路上。
这种偏执和骄傲,让他的失败蒙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
军事专家们认为,假如陈锋可以审时度势,用防守的姿态来拖延时间,战争的走向不会如此的背光。
偏偏,他选择了一条最强硬,也是最不明智的办法。
兵力对比1:2的时候,还要不断地进攻,进攻,再进攻。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损兵折将,消耗大大提高。
直到现在,决战进行了一周,也没有看到他依托防御工事,进行被动防守的迹象。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