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528节
西方高层对于历史,并不是一无所知。
北寒带是如何被毛熊征服的,大家心里都一清二楚。
如果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来进行推理,当受害者的实力强大压制毛熊的那一刻,关于北寒带的战争就会爆发。
他们充分理解东方的要求,只是不解为什么直到现在东方才会将目光锁定在这个地方。
换作西方人的话,在毛熊衰败的时候,他们早就趁火打劫,收回故土了。
因为在西方的逻辑当中,实力才是一切关系的基础。
实力弱的时候,被割让土地,那也是理所应当。
实力强大之后,拿回以前的领土,更是名正言顺。
只不过,北寒带的位置太重要,西方虽然可以理解东方的要求,却还是不愿意放手。
国际之间的谈判,并不是以道理和规则为基准的协商,而是以利益和实力为本质的争夺。
毛熊失去外北,将在很大程度上损害西方的战略利益。
所以,不管东方的要求是否有道理,他们都不愿意答应。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毛熊可不是天竺,对西方言听计从。
事实上,毛熊人一直都有很强的主观意识。
他们根本就不愿意听从西方的建立,更不要说是命令了。
在外北战争爆发之前,毛熊甚至要求西方必须以平等的态度来进行沟通。
作为曾经的世界霸主,他们的骨子里带着一种骄傲。
这一点,也是毛熊和天竺的显著区别。
天竺人即便是反对西方的命令,那也是阳奉阴违。
至少在表面上,还是非常恭顺的,只是背地里会暗戳戳地使坏。
对于这种态度,西方人完全可以接受。
可毛熊的要求,却一直让很多西方人都在诟病。
大笔的援助,换来的不是感谢和服从,居然是警惕和抵触。
有时候,毛熊居然还说西方的援助人员态度不够友好,充满了颐指气使的傲慢。
上帝啊,还有比这个更可笑的事情吗?
一直以来,西方人都是这样援助那些贫穷落后的地方。
可能毛熊人自我感觉良好,认为他们不属于贫穷落后的范畴。
但在西方人的眼里,毛熊一直都是野蛮,落后,还有贫穷的象征。
“我们现在需要明确的一点是,究竟能否完全控制毛熊的行为,比如说禁止他们使用核武器,以及禁止他们攻击东方的本土,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假如我们和东方达成了协商之后,毛熊却突然失控,做出超出底线的行为,我相信东方是不会听取我们的解释,只会将这种行为当作是整个西方的挑衅和宣战。”
“毛熊直到现在,依旧坚持完全掌控作战指挥权,我们派去的军事技术人员,甚至不能进入他们的核心会议,这充分说明了毛熊有着强烈的主观意识,不具备太大的服从。”
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西方。
毛熊这个族群,实在是太拧了。
明明已经衰退至此,却还是觉得可以和西方平起平坐。
到了现在,很多毛熊人甚至还看不起东方。
他们压根就不知道,如今的毛熊到底是什么定位。
“现在的毛熊还有些难以掌控,但我认为当这场战争结束之后,不管他们的结局是胜利还是失败,毛熊都很难抗拒我们的命令。”
“就像一开始的天竺一样,当我们和他们达成合作关系的时候,天竺人也只是想要利用我们来争取更大的利益,可是战争一旦开启,他们的幻想迅速破灭,立刻就认清楚了现实,没有西方的帮助,他们会被东方彻底击垮。”
“现在的毛熊,就像是以前的天竺,总是自认为有着和我们讨价还价的资格,只有让东方出手,狠狠地教训他们一顿,这些家伙才会清醒过来。”
“按照我们军事专家的估计,这场战争当中,陈锋投入了两百万台战争机器人,即便是毛熊获得最后的胜利,损失也会非常惨痛,他们前线的三百万精锐起码会损失一半以上。”
“同时,这场战争也打空了毛熊为数不多的那点家底,别忘了,我们虽然援助了武器和大量物资,但征召兵力的费用,发放抚恤金,这些可都是由毛熊来承担的。”
“当战争结束之后,毛熊人看到犹如天文数字一样的费用支出,他们就会意识到,离开了西方,毛熊将立刻陷入经济崩溃的局面。”.
第二零三零章 两大隐患,必须速战速决
外北的局面,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
尽管陈锋不负责作战指挥,却还是能够感受到这股火药味.
每天,都有战争机器人在野外和毛熊的侦查小队遭遇交火。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遭遇战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起初,毛熊的侦查小队只有十几个人。
即便是遭遇了战争机器人,冲突也会在短时间内结束。
通常情况下,双方的战斗过程不会超过十分钟。
可现在毛熊派遣的侦查力度持续升级,每次遭遇战都是数百人的规模。
这说明,对手已经开始坐不住了。
气温越来越低,一场寒流就能让大地裹上一层厚厚的白衣。
在这个鬼地方,一旦下雪就是几天几夜。
厚厚的大雪,会让双方同时失去发起大规模战争的基础。
至少在人类历史上,这种天气是不适合作战的。
现在的毛熊人,自认为占据了实力上的优势。
将近三百万精锐,再加上一百万的天竺辅助兵,统共四百万的兵力。
反观陈锋一方,只有两百万台战争机器人。
从兵力对比来看,双方是2:1.
上次的外北战争,毛熊打出了令人惊讶的战损比。
按照那个比例进行换算,他们有信心全歼战争机器人大军。
不过,毛熊也并非没有顾虑。
他们的顾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第一,北寒带的极端低温气候,会成为战争的最大障碍。
如果外面的气温在零下二十度,即便是抗寒的毛熊人也难以支撑。
况且,这里的冬季经常会下大雪。
野外被大雪覆盖的话,交通会成为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战争可不仅仅是进攻或则防御,这里面还包括了方方面面的问题。
如果不具备起码的交通条件,不仅士兵的移动受到极大限制,更关键的是各种重型武器装备也没办法进行运输,无法有效支持战斗的进行。
自认为占据了优势的毛熊人,将这里的气候当成了首要的隐患。
如果战争打响,在即将获胜的时候,突然寒流来袭,天降暴雪,那将彻底打乱一切部署。
这对于毛熊来说,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因为天气的原因而停止战争的话,那么下一次战机成熟恐怕就要等到明年开春了。
在停战状态下,战争机器人的消耗是非常有限的。
大部分机器人可以回归临时库房,除了充电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消耗。
可毛熊一方就不一样了,他们的士兵不是机器,而是活生生的人类。
无论战争还是休战,只要是人就肯定要消耗物资。
而且,外界气温越低,消耗物资的速度就越快。
这点也很容易解释,气温低,人体流失的热量就快,需要摄取更多的能量。
假如经过一个漫长冬季的消耗,对于毛熊人来说,首先士气就没办法保障。
另外这种消耗,对于后方的物流保障来说也是极大的挑战。
毛熊距离前线的非常远,足足有两千多公里。
这么远的距离,途中大部分是荒芜人烟的地放,交通很不顺畅。
更令人头疼的是,战前陈锋的机器人对北寒带的铁路设施进行了频繁的破坏。
至今,这种运输方式还没有完全恢复。
如果没有西方人不计成本地进行空运,毛熊根本不可能在一两个月的时间内将三百万人运送到前线,更不可能运送投放那么多的物资。
西方人的后勤投放能力,在这场战争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不仅包揽了前线的物资运输,还负责将三百万毛熊,以及一百万天竺人运送到前线。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