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462节
李小鹰的表情,越来越狂热。
看样子,他的脑子已经完全被洗干净了。
在他看来,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都符合人类发展的大趋势。
用一句话来形容,天道昭昭,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什么公平,什么平等,一切都是虚妄的幻想罢了。
全球八十多亿人,怎么可能做到这一点。
当科技进化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人类肯定也会实现分化。
极少数的精英,会成为另一个种群。
而其他的人类,只不过是普通的养料而已。
当李小鹰完整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后,郑富真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她不完全赞同对方的观点,但也不是完全反对。
但她的思维,绝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或许李小鹰所说的一切,在未来都将变成现实。
她很想深入了解更多,但内心的预警却让她打消了这种念头。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必须和陈锋进行沟通。
否则的话,她的下场会很惨。
陈锋有时候很宽容,但有些时候也非常的刻薄。
不过,郑富真觉得陈锋也一定会心动。
甚至有很大的可能,加入李小鹰背后的势力。
但她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李小鹰的观点在逻辑上真的是无懈可击吗?
知识的传递方式,是决定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的基础。
无论多么伟大的天才,都不可能将自己的知识完整地传递给自己的儿女。
就像能量在转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出现损耗一样。
比如说陈锋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但他的孩子在出生的时候,同样是一张白纸。
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只有基本的生物本能,比如饿了要吃东西,渴了要喝水。
就算最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婴儿也不可能生而知之,必须要经过后天的学习和努力。
尽管很多大家族的子弟在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享受着超越常人的待遇。
他们从小就拥有最好的教育资源,享有最好的物资。
但这不能决定一切,因为他们也需要自己去学习,去思考。
因此,人类文明发展的越高级,知识的垄断就越困难。
古代的时候,知识刻在竹简上,书籍非常稀少。
门阀世家可以通过垄断书籍,进而对知识进行最大限度的垄断。
现代人类接受信息和知识的途径变得非常便捷,想要垄断几乎不可能。
尤其是科技发展,需要的是创新,而不是重复。
无论门阀世家给孩子堆砌的教育资源有多么的丰富,本质上依旧是对旧知识的一种重复而已。
知识的创新,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之源。
如果像计算机下载那样进行知识的传承,很快人类就会失去创新的能力。
以前的知识传递方式固然低效,会有损耗,但后人在接受知识的时候,也会有新观点的产生。
未来那种粘贴复制的传递方式,在便捷的同时也会在最大限度上压缩人类想象的空间,压缩创新的空间。
到时候,全世界的人类逻辑会高度同质化,再也难以出现新的思维碰撞。
对人类而言,这到底是充满希望的未来,还是自我毁灭的开端?.
第一九四三章 振耳发聩,令人警醒
当天晚上回到家中,郑富真就走进了陈锋的书房。
她觉得,必须进行一场正式的谈话。
李小鹰的话,让人不禁产生深思。
同时,这个家伙背后代表的那股能量,也不得不让人感到警惕。
这一套观点,对于富人精英的吸引力太大了.
所有的富人精英,都在考虑着如何将财富和地位传承下去。
想要让后代和他们一样,保持着超然的身份。
如果有一种方式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相信这些富人一定会趋之若鹜。
假设这种情况出现的话,李小鹰背后的势力将横跨全球。
即便是以陈锋目前的能量,也很难和这样的势力进行抗衡。
因为就连郑富真都为之心动,其他的企业高管会怎么想?
面对这样的未来设想,没有人会无动于衷。
但陈锋听闻了这件事后,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激动和兴奋。
“任何文明的传承如果走了捷径,最终都会遭遇到最可怕的反噬,想要利用脑机互联的逆向信号传输,制造出一批生而知之的人,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
“一个新生的人,是通过对外界的好奇,不断地进行尝试,从而积累知识,这一过程中涌现出无数创新的想法,这就是人类的想象力。”
“一个孩子可能会考虑,火为什么那么热?冰为什么那么凉,但一个成年人不会考虑这种无聊的事情,他们通过以前的经历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火就该是热的,冰就该是凉的。”
“当人类失去想象力,未来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不过是一代又一代对旧知识的重复而已,没有了想象力就没有创新,没有了创新,人类就无法进步。”
“古代的炼金术师异想天开,梦想着有一种方式可以将石头变成金子,这种想法通过一代又一代的验证,直到今天都没能成功。”
“但我们能说这个想法永远不会实现吗?物质形成的基础是什么?原子和电子的改变能否改变物体的本质,假如将石头的原子结构改造成金子那样,会不会实现点石成金?”
“这一切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想象力,如果失去了这项能力,那么人类和一台台电脑有什么区别,或许效率还比不上电脑和机器。”
“所以李小鹰的观点存在着巨大的逻辑漏洞,即便是在技术层面实现了这一点,他们也不会成功,因为人类发展的趋势不会像他们预料的那样。”
“复制知识看上去是效率最高的传递方式,可实际上却是效率最低的传承模式,人类对世界充满了未知,才有探索的好奇与想象。”
“如果孩子从生下来那一刻起,就固定了思维模式,那么人生就没有未来,这样并不是什么幸运和美好,而是一种非常残酷的惩罚。”
“以前的东方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在技术领域都领先于世界,可一旦思维被固定,所有人穷首皓经,一辈子只专研古籍经书,导致逐渐落后于这个世界,最终被现实吊打,成为被掠夺的对象。”
“这样的历史教训足够深刻,当一个族群只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不可自拔,无法将眼光看向未知的时候,故步自封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落后。”
“以前的东方人钻研四书五经里的微言大义,整天琢磨古代圣人的言行举止,这样做有什么用处吗?答案是没有用处,只是在重复地做无用功。”
“如果未来知识通过脑机端口直接输入孩子的大脑里,那么他们一辈子都只能消化脑海中的知识,从而失去对这个世界的想象空间。”
“历史上很多人都曾经读书万卷,但他们创造了什么吗?那些有建树的科学家,哪一个是靠在图书管理看书取得了科研创新?”
“知识不仅仅是信息,也是一种逻辑思维的能力,在正常的知识传承中,不同的接受者会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来接受同样的信息,从而产生不同的观点。”
“这也是人类文明最富有生命力的地方,不同的思维碰撞,不同的知识解读,造就了不同的文明,不同的道路,促进了科技的进步。”
“倘若富人精英的孩子,思维高度同质化,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财富,肯定会采取手段去竭力压制普通人的创新。”
“这样做固然可以让富人精英可以千秋万世地传承财富,但人类文明也就失去了进步的空间,或许未来整个人类都会像几百年前的东方人一样,陷入固定思维的困境中,年复一年地故步自封,直到灾难和意外降临。”
这一刻,陈锋微微叹了口气。
“李小鹰背后的势力野心太大,贪婪太甚,你以为他告诉你的就是一切吗?”
郑富真坐立不安,不知该有什么反应。
她的心思在利益的争夺上,对于什么人类命运这种大命题的思索很少。
“如果知识可以进行复制粘贴,随着科技的发展,那么人类是否可以实现永生?或则说当一个人老去之后,他的记忆和思维完全复制在另一具躯体上,这算不算是重生?”
“假如这一切都实现的话,未来的富豪会不会用自己的细胞克隆出一具身体,然后将自己脑子中的记忆复制到新的身体上,这样永远地存活下去?”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尤其是科技发展,一项科技突破会给人类带来进步,但也伴随着不可预测的灾难,所以伴随着现代科技诞生的一门学科,叫做科学伦理学。”
“人类很早之前就已经意识到,科技发展带来的隐患,如果无限制地应用各种科技,将会给整个人类带来毁灭的后果。”
“李小鹰背后的那群人,就是在不计后果地应用新科技,但他们注定了不会成功,即便是侥幸成功,也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因为人类的历史和文明是向前发展的,而不会一直原地踏步,而他们想要的就是原地踏步,将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永远地维持下去。”
陈锋的一番话,振耳发聩,令人警醒。
他站在更高的格局上,对李小鹰的观点进行了一针见血的解析.
第一九四四章 历史的必然循环,打破规律的企图
对于李小鹰背后的那股势力,陈锋的态度很明确。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