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382节

  郑富真不可能让更多的高丽人,占据龙腾集团高层管理的位置。

  这样做的话,恐怕陈锋会第一个不答应。

  而不用高丽人,她又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去填补高层岗位上的空缺。

  所以,人事调整一直没能进行。

  但这一次,陈锋却主动给了她足够的理由。

  “我应该谢谢你,还是你应该谢谢我?”

  郑富真抬头望着陈锋,问出了一个颇有深意的问题。

  “呵呵!”

  陈锋淡淡地笑了笑,什么也没说。

  企业内部到了该换血的时候,但他却并不想背负薄情寡恩的恶名。

  那批躺在功劳簿的老资格,也应该腾出位置给新人了。

  没有新鲜血液,任何企业都会走向僵化。

  但一下子换掉这么多老下属,肯定会引起非议。

  因此,他需要一副手套,免得脏了自己的手。

  而在内部调整的过程中,郑富真能够将自己的掌控力扩散出去。

  双方是各取所需,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第一八四六章 企业长青根基,自我进化的管理模式

  在狮城科技博览会期间,陈锋没有主动制造新闻。

  因为在这时候做出任何吸引眼球的举动,都会分散舆论的热点。

  全球媒体注意力的集中,有助于龙腾集团推广新产品系列。

  制造类企业的发展,产品永远都是基石。

  尤其是像龙腾集团这种类型的企业,更是如此。

  尽管集团定位于高科技行业,但依旧属于重资产,密集型劳动领域。

  像水果手机那样,只做设计研发和软件,将产能外包的做法,早已被证明行不通。

  在开放的贸易时代,这样做可以集合全球各地的优点,减少企业的成本和支出.

  保障了企业利润上的最大化,那个时代的转型是成功的。

  可随着贸易越发封闭,国际局势越发撕裂,这种强强合作,寻找代加工的方式就很难进行了。

  所以西方一直喊的口号就是,制造业回归。

  他们也发现,像龙腾集团这样不断将利润投入到生产当中,才是正确的道路。

  夯实了基础,抗风险能力才能提高。

  看看现在的龙腾集团,几乎形成了一个个产业闭环。

  如果有需要的话,一台手机从最基础的物料开始,直到产品包装出厂,都能在企业内部实现流转。

  这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也是非常可怕的能力。

  当然了,龙腾集团没必要将每一道生产工序都掌握在手中。

  在实际生产中,物料还是依靠合作企业提供。

  现在的赛博坦集团,也是走的相同路线。

  可惜的是,这家企业是东拼西凑出来的,内部无法形成一致的向心力。

  打个简单的比方,在研发手机过程中出现的新技术,很多可以应用在汽车上。

  如果在龙腾集团内部,通过混沌管理系统就可以实现无缝对接。

  可在赛博坦集团,这就需要两家子集团进行一系列的协商,在总部的见证下达成合作协议,技术才可以实现内部的转让应用。

  这是因为,两家子集团本来都是单独上市的企业。

  只不过是在西方的强力撮合下,才不得不一起组建的赛博坦总集团。

  一家拼凑出来的超级企业,内部肯定是山头林立。

  管理起来的难度,可想而知。

  企业的规模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种种问题。

  尤其是在管理方面,更是重中之重。

  曾经的蓝色巨人巅峰时期员工规模数十万,是上个世纪最成功的企业之一。

  如果以百年为跨度来评选的话,甚至可以去掉之一。

  这家企业经历了一战和二战,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走向了最极致的辉煌。

  但在辉煌之下,却也隐藏着巨大的隐患。

  九十年代初的前三年,蓝色巨人累计亏损接近两百亿米元,创下了当时的世界之最。

  在短短的七年时间里,从最巅峰状态,逆转成破产退市的边缘。

  这里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管理能力的成长速度,远低于公司处理事务的复杂程度。

  在那段时间里,技术以过往的十倍速进步,产品不断增加。

  产品组合越来越复杂,几十条生产线涉及到软硬件服务,从芯片到计算机无所不包。

  那个时期的蓝色巨人就像现在的龙腾集团一样,都可以依靠自身的能力打造出完全封闭的产业链。

  一台计算机从无到有,都可以在企业内部完成。

  任何一个计算机小零件,蓝色巨人都能够生产。

  如此复杂的企业事务,却没有进化出相应的管理能力。

  当企业本身的事务非常复杂,需要处理的问题也非常复杂,且企业规模非常庞大的时候,如果没有发掘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去处理,去对冲复杂的内部问题,那么企业的发展也就到了尽头。

  短短的七年时间,蓝色巨人从全球最成功的企业,退化成亏损最严重的企业。

  这家成立了百年的老品牌企业,差点破产倒闭。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管理能力的进化,没有跟得上企业业务发展的速度。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产品。

  而保持企业快速增长的秘诀,是研发方面的成功。

  这种想法,对也不对。

  因为企业的基石肯定是产品,技术工艺的完善,科研上的进度,都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但很多人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企业管理。

  规模越大的企业,管理就越重要。

  一家小公司,可以依靠独到的技术在市场上生存的非常好。

  但一家规模庞大的企业,仅靠技术是远远不够的。

  事实上,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蓝色巨人亏损最严重,即将破产的时候,技术依旧是领先全球,在计算机行业内仍然是当之无愧的科技第一。

  在技术的问题,绝对不是主要的因素。

  蓝色巨人之所以陷入绝境,是因为管理上的落后。

  计算机行业内20多年的垄断地位,让蓝色巨人习惯了躺着赚钱,变成了一个僵化的管理体系。

  在巅峰时期,蓝色巨人内部有266个财务系统。

  这种现象,在当今看来是无法理解的。

  后来,这家百年企业能够度过危机,也是对企业管理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

  首先,将二百多个财务系统整合成为一个。

  然后,撤掉了大部分高管的岗位。

  把原来那些根深蒂固的元老级人物统统解职或者边缘化,提拔了一批管理新人,为进一步的调整扫清了道路。

  在人事调整完成之后,蓝色巨人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这个经典案例,也是陈锋一直在研究,并且不断在企业会议上强调的。

  再先进的理念也会变得不合适,只有建立起能够不断自我更新的管理文化,企业才能基业长青。

  企业就像是人体,必须保持新陈代谢。

  所以陈锋内心里很支持郑富真,对龙腾集团内部进行大刀阔斧的人事调整。

  但这种事情,不能由他这位创始人来执行。

  因为人事调整,就意味着要得罪一大批企业高管。

  这些元老跟随着企业一起成长,却被一个个无情地踢了出去。

首节 上一节 1382/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