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266节
毕竟现在还不到高枕无忧的时候,不存在内讧的基础。
但这只是一个次要的原因,并不是陈锋的主要目的。
以他的威望和手腕,即便是不来京城,也能让两个女人相安无事。
郑富真和秦瑶都是聪明人,即便是心里有再多的不满,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把矛盾激化.
所以两人之间的矛盾是一种隐患,却不是迫在眉睫的危害。
陈锋进京的主要原因,并非是为了她们之间的矛盾。
真正的目的,是提醒秦瑶注意最近的国际局势变化。
从这种变化当中,他嗅到了不好的味道。
“什么意思?现在我们集团的业务主要在国内,甚至可以说100%在国内,以后农业项目成功之后,才会开展国际粮食贸易。”
秦瑶满脸疑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朱雀集团和龙腾集团不一样,全部的业务都是围绕着国内展开。
从性质上来讲,这是一家纯粹的东方企业。
既然没有对外业务,自然也不会留意什么国际变化。
“你以为业务在国内,就不会受到国际变化的影响?我告诉你吧,这次西方集结了一大票国家,准备组建一个新型贸易机构,将东方彻底排除在外。”
“如果这一目标达成的话,东方将逐渐被孤立,退出国际主流的视线,经济腾飞的态势会受到明显的遏制,时间久了等于是在经济上被彻底封锁。”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你觉得东方高层会坐视不管吗?面对这样的国际局势变化,东方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这条情报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
陈锋的一连串问句,让秦瑶有些懵住了。
但她很快就反应过来,从这一系列的事态变化中察觉到了什么。
她是一个聪明的女人,有着优秀的国际视野。
当初担任龙腾集团总裁的时候,能够敏锐地观察出国际动向。
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职务,所以最近几年没有太留意海外的消息。
但这并不代表,她丧失了观察力。
“你的意思是说,这条情报有可能是被故意泄露的,被西方拉拢的那些国家,也想借此机会让东方出价,有竞争者的存在,价格才会越出越高。”
秦瑶自言自语着,眼神逐渐变得犀利起来。
“而东方绝对不会坐实这种情况的出现,高层势必会想办法,给予各国一定的利益,阻止新型贸易机构的出现,防止被世界孤立。”
“而想要拉拢这些国家,东方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可按照现在的经济状况来说,东方能打的牌并不多,中端制造业正在朝内地迁移,而高端制造业是我们辛辛苦苦拼回来的。”
“所以进行制造业转移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毕竟我们的人口那么多,每年都要新增一大批工作岗位,以此来满足人们的工作需求。”
“既然制造业转移不可能,那么东方让渡的利益很有可能在核聚变发电技术上,但绝对不会分享技术,因为一旦分享,等于是泄露给了西方。”
“这么一来,目前分析最有可能的事情就是对各国承诺,可以援建他们一批核聚变发电站,让他们一起进入清洁能源时代。”
“但这样的话,对我们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很早之前朱雀集团就准备出海了,只不过出口禁令的存在,让我们没办法输出技术或则设备。”
“如果可以借此机会,建造更多的核聚变发电站,那么对企业的业务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让朱雀集团的业务收入更上一层楼。”
秦瑶从中看到了基于,让朱雀集团走向世界的机遇。
以前,这家企业的全部业务都集中在国内。
因为出口禁令的限制,让他们无法在海外开展任何业务。
既不能输出技术,也不能出售设备,更不可能进行设计承包。
可现在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东方有可能撤销出口禁令。
这对于朱雀集团而言,绝对是一大利好。
作为集团总裁,秦瑶感到了由衷的高兴。
如果不是出口禁令的影响,朱雀集团的业务早就遍及全球了。
营业收入比现在最起码能增长两百,利润会更高,至少是五倍以上。
毕竟集团在国内的业务,价格方面都比较良心。
当初为了支持东方的核聚变发电计划,很多设备都是按照成本价出售。
所以在利润方面,并不是特别出众。
可如果是在海外开展业务的话,朱雀集团可就要磨刀霍霍向牛羊了。
向国外出售的设备,纯利润至少要保证在25%以上。
而技术服务费用,更是要比国内高出数倍。
以前西方的高端产业,就是这么玩的。
成本一百的东西,对外都要卖一万。
至于技术费用,更是高得让人难以接受。
西方的这一套,朱雀集团不好意思在国内使用。
可到了国外的话,下刀的力度肯定会截然不同。
反正是独家技术,独家设备,价格方面是卖家做主。
如果不趁此机会,狠狠地大赚一笔,秦瑶觉得都对不起自己的智商。
这也是朱雀集团从创建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在苦苦等候的好机会。
不能走出海外,面向世界,就永远无法成为真正的国际能源巨头。
朱雀集团在东方的经营,还是比较保守的,不敢控制能源的供应。
但在海外就没什么顾虑了,完全可以操纵能源市场。
当一家企业在某个行业,可以实现技术垄断的时候,那意味着利润将滚滚而来。
尤其是在能源领域,其中的利益空间之大,更是让人乍舌。
这可是一个每年数以十万亿计量的市场,光是想一想就让人激动不已。
拿下了国际市场,朱雀集团将一举超越龙腾,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利润最高的企业.
第一七零八章 机遇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陷阱
“机遇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陷阱,你不要对未来太过乐观了。”
陈锋摇了摇头,并不认同秦瑶的猜测。
在现在这个阶段,他最需要的是稳定。
只有局面稳定的前提下,外北地区的开发才会有条不紊地进行。
任何国际关系的剧烈变化,都可能带来连锁式的反应。
“你是说,这一口肥肉里面放了鱼钩?”
秦瑶的反应很快,立刻就想到了什么。
其实,只要仔细思索一下就能明白。
这么好的机遇,怎么可能平白无故地让朱雀集团接手。
现在的陈锋,都已经让各方势力顾忌三分.
如果朱雀集团再控制了全球能源命脉,那么他的势力会迅速膨胀。
“有没有鱼钩我不清楚,但如果我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这次的机遇肯定不会白白送给你,必然带着很多苛刻的条件,这是一定的。”
“况且你不要忘了,东方是为了拉拢各国才让渡的利益,在不提供技术共享的前提下,什么样的条件才算是让利呢?”
陈锋意味深长地说道,一步步启发秦瑶的思维。
他希望对方可以自己想通这件事,而不是单纯地靠别人提醒。
“你是说,接下来我会面临一场艰难的谈判,东方准备让渡的利益当中,有一部分是让我们朱雀集团负责,对我们自己的利益存在危害。”
“或则说,他们会以此作为条件,对朱雀集团进行另外的部署,甚至不排除控制更多的股权,拿到企业的主导权?”
秦瑶紧皱着眉头,说出了自己的推测。
想想也是,真要是取消了出口禁令,对于朱雀集团是绝对的利好。
这么好的机遇,东方势必会提出一些条件。
但站在秦瑶的角度,这种条件让人难以接受。
朱雀集团无法开拓海外市场,那是因为尊重东方的出口禁令。
可如果有人拿出口禁令当做条件,从朱雀集团身上获取利益,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是可能,而是必然。”
陈锋点了点头,语气也变的凝重了许多。
国际局势的变化,让东方目前陷入了一定的被动当中。
因为以米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完全可以用重建供应链的口号来吸引其他国家。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