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079节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况也越发的激烈。

  双方手段尽出,毫不顾忌地使用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

  除了核武器之外,像云爆弹,温压弹,燃烧弹等大规模杀伤武器也悉数登场。

  为了对抗龙腾集团的战争机器人,西方甚至将还没有完全研发成功的电磁脉冲炸弹也投放到了战场上。

  这种武器的主要特点,专门摧毁指挥、控制和通讯用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目标。

  炸弹上的电波发射器,可以在十亿分之一秒的瞬间放射出数十亿瓦威力的微波,威力相当于核弹爆炸所放出的电磁波。

  威力可以穿透地下防御工事,沿着电缆与空调的孔道,足以瘫痪所有的地下防御工事、电力供应、电话通信、电视传播以及计算机等系统,却不会伤害到人类的生命。

  电磁脉冲炸弹是专门为了对付战争机器人研发出来的武器,针对性特别强。

  由于爆炸时产生的电磁波威力惊人,且极具穿透性,让战争机器人在短时间内损失惨重。

  龙腾集团为新款机器人增添了防护涂层,可以抵御一般的电子脉冲攻击。

  但电磁炸弹产生数十亿瓦威力的微波脉冲,已经超出了防御涂层的承受上限。

  这种武器的威力特别惊人,一枚炸弹掉落,就能让附近一大片区域内的战争机器人产生故障。

  强大的电磁脉冲摧毁了机器人内部的电子元件,让其成为了不能移动的钢铁废墟。

  不得不说,西方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族群。

  他们在战场上遭遇到了失利之后,迅速转变态度,不断改善战斗模式。

  这种临战调整能力,足以证明其强大之处。

  上次作战,毛熊就是因为临变能力太弱,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机器人的攻击,最终导致惨败。

  但西方人显然吸取了经验教训,而且后勤的支援也非常的及时。

  可以根据前方战线的要求,提供或研发出不同类型的武器装备。

  这次投放在战场上的电磁炸弹,就属于西方军工行业的最新产品。

  它是一种介于常规武器和核武器之间的新式大规模杀伤性炸弹。

  爆炸后产生的高强度电磁脉冲,覆盖面积大,频谱范围宽,几乎能够攻击其杀伤半径内所有带电子部件的武器系统。

  面对这种新式武器,人工智能作战指挥系统也迅速做出了反应。

  整体阵型变得更加松散,且同样投放了大规模杀伤武器次声波炸弹。

  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的时候,因为人体器官和振动频率相接近,所以两者会产生共振,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并且还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可以穿过建筑物、坦克等等。

  这种次声波炸弹具有很多明显优势,比如隐蔽性好,传播速度快,穿透力强,作用距离远等等。

  但拥有这些优势的同时,次声波炸弹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那就是“不分敌我”,在战场上使用的话,会进行无差别的攻击。

  一旦释放的话,交战的双方都会损失惨重。

  但这种缺陷,对于战争机器人而言却变成了一大优势。

  次声波的频率对人类和动物可以造成伤害,但对机器人没有任何的作用。

  因此,战争机器人可以携带次声波武器,进行随意的投放。

  这种武器的威力同样非常巨大,只要有需要,可以在瞬间消灭方圆一公里的所有敌人,不管是在坦克里,还是在地下指挥所里。

  一时间,西方人还没有来得及庆祝电磁炸弹取得的效果,就被战场上的噩耗给惊呆住了。

  双方都掌握了大规模杀伤武器,一方针对机器人,人类不受伤害,另一方针对人类,机器人不受影响。

  偌大的战场上,各种新式的装备花样百出。

  西方为了打赢这场战争,可谓是牟足了劲。

  几乎所有的新装备,都在战场上一一亮相。

  强大的科技能力,让西方人的军事力量一直都是领先全球。

  直到东方崛起,才算是遇到了真正的对手。

  双方的第一波战争,打了将近72个小时。

  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交战的双方都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指挥能力。

  同时,他们调兵遣将时的高效执行力也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前全世界都觉得,西方人比较散漫,或许在战场上会出现一些不服从命令的现象。

  但通过实际的战争,西方表现出了让人大吃一惊的执行力和服从度。

  而且,他们的临战指挥能力也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面对战争机器人的攻击,西方没有被动防守,而是选择主动出击,不停地寻找对手的破绽和弱点。

  同样,人工智能在战场上的表现,也大大出乎了西方人的预估。

  在经历了电磁炸弹后,调整的速度之快,令人叹为观止。

  这一场战争,从某种程度来说足以归于经典的行列。

  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交锋,斗智斗勇的过程,可以成为后人观摩的典范。

  不过,这场战争在进行了72个小时候,双方就很默契地停止了战斗。

  因为西方的人员伤亡已经超过了五万人,50%的战损,让他们失去了继续进攻的动力。

  与此同时,负责两翼安全的天竺人也付出了十四万人的伤亡代价。

  而这一切的付出也换来了相应的战果,战争机器人被摧毁了12万台,损失比例超过了60%。

  如此巨大的伤亡,让双方都失去了继续强攻的打算。

  战争机器人依旧牢牢守护着战线,西方人也暂时放弃了进攻。

  只有两翼的天竺人,还在时不时地发起偷袭和试探。

  他们是非常合格的炮灰,在战场上为西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援。

  如果没有这些天竺人的帮助,恐怕西方的十万兵力早就伤亡殆尽了。

  由于这些天竺人是西方亲自训练完成,所以相互配合起来也非常的默契,给战争机器人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第一四七一章 意想不到的结果,舆论哗然

  惊心动魄的72小时战争,给全世界留下了无尽的回味。

  精彩纷呈的对攻,将现代科技在武器上的应用体现的淋漓尽致。

  很多武器,都是首次在战场上正式亮相.

  西方可谓是底蕴齐出,拿出了不少的看家本事。

  可龙腾集团也展现出了强大的科技能力,见招拆招,不落下风。

  72个小时之后,双方谁都没有退却,依旧保持着开战前的防线。

  从战线分布上看,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平局。

  谁都没有退后半步,证明都守住了各自的防线。

  而从战争发起的角度来看,西方的进攻态势明显被遏制了。

  作为主攻发起者的西方,战略意图破产,属于落入了下风。

  但他们在进攻不力的同时,牢牢守住了己方的防线,所以也不能算作失败。

  战线的位置移动,没有办法欺骗外界媒体。

  西方可以随意编造战损数据,却不能随意捏造战线。

  因为卫星图像的拍摄非常清晰,可以看到双方对峙的分割线。

  和开战前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谎言重复一千遍,也不会成为事实。

  不管西方如何引导舆论,如何数据注水,都改变不了战线的位置。

  通过卫星拍摄照片,全球各大媒体得到了一致的结论。

  西方在72小时的攻势中,并没有击垮敌人,反而被打退了回来。

  虽然无法预测具体的伤亡损失,但应该不会太低。

  毕竟大家都知道,主攻的一方需要投入的资源更多,如果无法达成战略目标,损失伤亡也会更大。

  因此,各大媒体都发表了耸人听闻的标题,以此来吸引眼球。

  #惊爆,西方面临大溃败,损失惨重,尸横遍野。#

  #数百年来,西方第一次尝到了惨败的滋味#

  #天竺战场胜负分晓,西方无功而返,伤亡惨痛#

  各种各样的标题,在媒体上广为传播。

  西方媒体并没有进行报道,也没有转载,而是保持了诡异的沉默。

首节 上一节 1079/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