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024节
“只不过东方阵营内的大部分国家都不想失去西方市场,也不想加入这场非此即彼的游戏,所以他们表面上投靠了我们,但在经济产业上依旧试图保持中立。”
听到郑富真的这番话,陈锋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一抹冷笑。
这些国家还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有好处的事情冲在前头,没有好处的事情就不闻不问。
那里有这样的好事,看来他们还是心存幻想。
或则说,这些国家实际上还是处于犹豫当中。
如果不是因为西方的粮食援助条件太苛刻,想必他们也不会主动加入东方阵营。
“照你这么说,西方的企业应该正在国际市场上攻城略地,我们海外市场的销售份额已经出现暴跌的情况才对,你怎么说数据还算可以?”
陈锋不解地问道,眉头紧皱着。
目前的局面,不是一家企业能够破解的。
这种东西方的整体对抗,而龙腾集团只是一家东方企业而已。
接近七十个国家的进口禁令,在国际市场上肯定会掀起滔天巨浪。
西方的条件虽然很霸道,但也相当有效。
再看东方阵营内,几乎全都是赶来占便宜的家伙,什么都不想付出。
只有像西方那样施加强大的压力,才有可能形成凝聚力。
有时候,在国际关系中表现得强势一些,并不是一件坏事。
就像现在这种情况,禁止西方产品进入市场对于东方阵营的其他国家并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蒙受一部分损失。
所以这些国家根本不可能自觉自愿地颁发禁令,一直都在装聋作哑。
“虽然多个国家出台了禁止东方产品的命令,但我们龙腾集团的产品无论是质量上还是在品牌影响力方面都占据着绝对优势,所以有很多货物通过走私渠道流入到那些国家的市场当中。”
“禁令的效果不是特别明显,不过后期会怎样谁也说不好,如果西方因此继续施压的话,相信那些国家肯定会认真执行,切断大部分渠道。”
“对于未来的国际市场,我们集团高层在经过了会议商讨后,一致感觉不是很乐观,这个问题不是我们可以解决的,必须依赖国家的帮助。”
郑富真也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海外市场受挫让她非常失落。
刚准备回归集团后做出一番成绩,想不到就遇到了这么一档子事。
东西方的对抗,让海外市场变的越来越不确定。
这给龙腾集团未来的战略实施,也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在商场上,目前这种情况属于不可抗拒因素,你也用不着太沮丧。”
陈锋轻轻地安慰着,目光思索,好似在想什么。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们没办法直接左右国际局势,现在只能随波逐流,海外市场遇挫的话,我相信相关部门一定在想办法应对。”
“当前我们能做的只有加大内部市场的挖掘,同时努力通过各种方式确保海外的销售份额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暴跌,至于未来怎么办,还需要继续耐心等待。”
“不久的未来,或许全球各国都要面临二选一的难题,那些试图保持中立的国家,迟早会发现那点小聪明放在国际大环境上没有任何用处。”.
第一三九三章 来啊,相互伤害吧
一夜无语,两人没有再继续探讨海外市场的问题。
现在龙腾集团面临的局面,已经远远超出了正常的商业范畴。
这是国际格局的变化,大势所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从商场上来讲,属于外部不可抗拒因素。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向有关部门进行求助之外,没有其他方式.
海外市场本来就不是单纯的商业问题,包括了很复杂的各种因素。
而就在东方企业面临贸易禁令的同时,东方的高层也正在积极讨论这个问题。
依旧是红墙黄瓦,深深庭院内。
经济相关负责人,外务负责人,防务负责人,工业负责人等,齐聚一堂。
国际市场的动荡,对东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
新增了三十多个国家一起禁止进口来自东方的产品,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在全球范围内,都引起了强烈的关注。
要知道,不进口东方的产品固然会给东方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反噬的作用会更大。
因为目前为止,全球工业品供应体系中东方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
就像西方在农产品领域的优势一样,东方在工业品市场是当之无愧的霸主。
如果完全禁止东方的工业品,那些国家将面临着消费品价格疯长,生活品质快速下滑的后果。
事实上,就连西方在经济领域内都无法完全和东方断绝一切关系。
他们的很多消费品虽然不再从东方进口,转向了其他国家,比如交趾,暹罗等国。
但这些国家在生产工业品的时候,需要从东方进口原材料和相关的机械设备。
从源头上讲,他们只是一个来料代加工的地方。
甚至连加工的厂商,都来自东方。
说变了,充其量就是西方不再直接进口东方的工业品,转而通过第三方间接地购买东方的工业产品。
因为从性价比来讲,东方的工业品在全球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大批量生产带来的规模化效应,全产业链带来的集中化效应,核聚变发电带来的成本缩减效应,这些叠加在一起,让东方工业品打遍全球无对手。
尽管西方一直嚷嚷着制造业回流,希望能够在工业品上自给自足,摆脱对东方依赖的同时,打击东方的产业升级。
可这么多年了,现实情况也没有出现太多的改变。
西方的制造业也确实回流了,但规模却一直发展不起来。
因为他们本土的制造业成本太高,不仅仅是人口成本,更要命的是其他各项成本的总和。
就拿生产手机举例子,在东方生产一款新手机,设计人员定型之后,就可以直接给生产厂家打电话进行合作。
生产厂家则根据实际需求,向下游厂家提供订单。
从一个小小的螺丝,到昂贵的显示屏,各个零部件的生产厂家都集中在同一个区域内。
这种全产业链带来的效应,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压缩生产制造成本。
造出来的手机不仅质量更好,而且成本也更低。
但如果在西方的话,则完全不同。
他们在工业品方面的产业链没有那么齐全,或则说没有那么集中。
想要采购手机的所有零部件,必须通过西方多个国家一起分工,才能构建这条完整的产业链。
这么一来,很多不必要的费用就产生了。
东方能够在工业领域内成为世界第一,靠的可不仅仅是人工上的红利。
实际上,现在的东方人工成本正在迅速提升。
一线工人的薪水虽然还比不上西方,但差距已经不是太大。
据相关的经济统计数据显示,东方目前的人工成本已经达到了西方的70%以上。
这也意味着,东方成为全球劳动力成本最高的地区之一,仅次于西方。
同时,这组数字的背后还代表了一个无比广袤的市场。
劳动力成本提升,带来的是人们收入增加,消费能力提高。
东方的人均消费能力,达到了西方的80%左右。
搁在十年前,这样的数据简直无法想象。
一个十四亿人口的超级市场,人均消费能力达到西方的80%以上,总体的市场规模超过了西方二十三国的总和。
现在的东方,已经不再是那个依靠外部投资和海外市场为主的经济体。
整体的经济结构已经优化成功,蜕变成一个依靠内需消费力拉动经济发展的发达国家。
海外市场给东方经济带来的作用,逐年减弱。
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依赖东方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
可怕的是,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东方还远远没有发展到最巅峰的形态。
依赖内部需求的市场效应,东方经济的吸引力迅速增强。
以东方为主的国际经济体系,已经开始成型,并且吸引了很多国家的加入。
这就是经济上的万有引力,大型经济体吸引着小型经济体,许多国家围绕着东方这个主体,运行着自己的经济轨迹。
那三十多个国家为了得到西方的粮食援助,不得不硬着头皮答应了一系列不合理的条件。
他们最终制定了新的贸易规则,拒绝进口任何来自东方的产品。
这种经济打击,对东方来说无足轻重。
但工业品的缺失,给他们带来的打击却非常明显。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