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018节

  “如果熟读历史的话就会明白,我们东方的经济中心一直处于由北到南的迁徙过程中,两千年前东方的一切重心都在北部,但后来历经数次南迁后,南方在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上已经逐渐超过北方。”

  “最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脉络更是清晰地表明了这一点,南方的经济活力和基础建设已经和北方拉开了优势距离,北方的人才不断流入南方。”

  “这是人口迁移的自发驱动,是历史潮流的大势所趋,你想要将外北地区建造成人间乐园,这是逆大势而为,事倍功半,很难成功。”

  秦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个计划的弱点,那就是外北地区并不适合大量人口生存。

  人们更喜欢温暖的南方生活,甚至连北方都出现了大规模人口流失。

  至于说外北地区,在普通人的印象里更是一片冰雪天地。

  偶尔去滑滑雪,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还可以。

  如果长年累月地在那里生活,很多人根本适应不了当地的气候环境。

  “没关系,资本所到之处,沙漠里都能盛开鲜花,况且未来的人类生活模式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现在有能源,有农业,还有各种容纳人口的高新产业。”

  “而且外北地区拥有天然的不冻港,自古以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们占据了地利与人和两大优势,未来的发展还是很有胜算的。”

  “想要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三大要素,这种梦幻的条件只有在梦里才能实现,对我们而言,哪怕只有一成的希望都值得搏一下,况且现在我们有七成的把握。”

  “很快智能机器人就会在人类中得到应用普及,那些辛苦的劳作将交给机器人来完成,我们的产业转移也变的非常简单,只需要具备建造工业母机的能力,就可以在这片荒原上开创属于我们自己的势力。”

  说到这里,陈锋微微叹了一口气。

  “况且我和旧势力决裂,不等于要脱离东方,今后我们陈家依旧是东方的一员,外北地区也是东方的土地,只不过那里会成为陈家的基本盘。”

  “没有这个根基的话,东方内部的各方势力根本不会和我们讲和,他们只想着要瓜分我名下的产业,从未想过相互融合。”

  “我们前期开发外北地区靠的是资本和科技,用大量的智能机器人取代人工劳作,然后将高端产业逐渐转移过来,人才会跟随着工作岗位而流动。”

  “这是一个繁琐且漫长的过程,但我们等不了那么久,因为必须在东西方对决分出胜负之前,将外北地区开发成功。”

  陈锋将自己心里的想法,和盘托出。

  他并不是想要脱离东方,而是换一种方式融入进去。

  目前来说,外北地区是唯一的势力空白且具备开发前景的地方。

  所以,这也是陈锋唯一的选项。

  当外北地区的人口达到一定规模,经济产值提升到一个不容忽视的高度,那么陈锋会以另一种方式融入到东方体系当中。

  “希望你可以成功,但不可否认的是,你目前在经济上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建立在东方这个超大规模的市场基础之上。”

  “东方为你提供了广袤的市场,充足的就业人口,众多的科技人才,优越的基础设施,还有一些产业上的扶持倾斜,这一切就像是空气一样,你平时感受不到它们的重要,当脱离了这个环境,陷入窒息的时候,你才会发现空气是最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生存要素。”

  “有时候事情就是那么奇怪,最重要,最基础的东西,往往最容易被人忽视。”

  秦瑶对陈锋的计划,并不是特别赞同。

  如果可以的话,她更希望能够融入到门阀世家的体系当中,成为其中的一员.

第一三八四章 隆重的签约仪式,朱雀集团的新时代

  第二天,朱雀集团和农业机构联合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签约仪式。

  各路媒体云集,集中报道这一史无前例的农业大开发项目。

  由单独某个上市企业承包十几亿亩的盐碱地,这绝对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这件事本身就具备了很高的新闻热度,况且还是处于粮食危机的时期。

  朱雀集团的秦瑶作为代表和农业机构的负责人坐在台上,两人签署了合作协议,并且相互交换合同。

  咔咔咔…….

  随着闪光灯此起彼伏的响起,历史仿佛定格在了这一刻。

  合作双方看上去都非常高兴,对这个项目也都充满了信心。

  对于农业机构来说,能够找到一个企业承担开发的费用,就已经算是圆满完成了任务。

  虽说三年的承包费用被免除了,让他们无形中损失了一大笔钱。

  但只要盐碱地可以开发出来,产出足够的粮食,就足以弥补这方面的损失。

  13.5亿亩的盐碱地,那么最后的产量只有正常耕地的三分之一,也等同于开发了将近五亿亩的新耕地。

  根据东方的战略需求,粮食增产的目标是50%以上。

  按照目前的情况估计的话,这个目标应该可以完成。

  外北地区可以开发出5亿亩左右的正常耕地,唯独天气严寒了一些,只能一年一熟。

  13.5亿亩的盐碱地的产能总量有希望等同于五亿亩常规耕地,这就等于是10亿亩的新耕地产量。

  仅仅是朱雀集团具备的粮食生产能力,未来就有可能实现总体增产50%的目标。

  除此之外,农业机构还加大了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这么一算的话,他们的终极目标还是很有希望提前完成的。

  只要完成目标,就是一件莫大的功绩。

  在全球陷入对抗的阶段,有足够的粮食和工业产能,还有广袤的市场和旺盛的消费需求,这些条件组合在一起的话,足以拉拢到一大批的盟友。

  一场粮食危机,让全世界都看到了农业是一切的基础。

  尤其是对于那些中大型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此次合作的另一方,朱雀集团也表现出了欢欣鼓舞的态度。

  对于这样规模的一家企业来说,仅仅依靠能源产业,而不做任何的业务扩展,绝对是不合理的。

  但是朱雀集团面临的情况有些不同,他们在能源产业上的优势太大,所以东方不允许他们向上下游产业继续蔓延下去。

  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他们不是没有做过尝试,却都被强大的阻力打断了产业扩张的步伐。

  按照正常的商业发展逻辑,朱雀集团应该将触角深入用电市场。

  从核聚变发电技术到发电设备,然后再到发电站,发展电网输送业务,将电力能源提供给终端用户。

  这是一套完整的产业体系,就像是一座金矿,足以让朱雀集团一直挖掘下去。

  无奈的是,东方只允许朱雀集团占据上游产业链,而核聚变发电站和电力输送,以及终端用电市场则绝对不允许他们涉足进入。

  也就是说,这套完整的电力能源产业体系中,从上下游的中间地带给割裂了。

  朱雀集团只能占据一端,而没办法进行业务扩展和深入蔓延。

  秦瑶之所以着急想要将核聚变技术向海外输出,就是为了从海外市场上进行业务扩张。

  东方可以在内部约束朱雀集团,不允许他们建立完成的产业体系。

  但是到了海外市场,没有了这种约束,自然可以进一步深耕下去。

  更无奈的是,这个要求也被拒绝了。

  由于技术输出的限制措施,朱雀集团只能守着现在的一亩三分地,发展脚步陷入了停滞。

  一家大规模企业如果发展停顿的话,内部就会滋生出许多的问题。

  比如说员工开始消极怠工,管理层也有了懈怠心理。

  反正目前只有朱雀集团掌握了核聚变发电技术,认真工作也不能继续扩张业务,扩大公司利润,提高奖金工资。

  消极怠工的话,独一份的业务也不会缩减,还是同样的工资和奖金,集团的利润也不会降低。

  如果认真工作和消极怠工的效果是一样的,没有人愿意选择前者。

  所以秦瑶必须尽早开辟第二产业,让集团内部的员工能够行动起来。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只要提出新的目标,给员工带来新的希望,才能重振旗鼓,保持内部的昂扬斗志。

  农业虽然是基础产业,一直以来的利润都偏低,但胜在稳定,而且还具备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对于朱雀集团这样的企业来说,盈利肯定是一个追求,但已经不是最大的追求。

  仅以利润来看的话,核聚变发电技术带来的新型清洁能源才是利润最高的产业。

  而且,这项技术在未来至少五十年来不会落伍。

  况且,以朱雀集团的体量如果进入其他行业的话,也有一定的优势。

  只不过这些都是短期利润,无助于企业的长期战略发展。

  朱雀集团从创建的那一天起,就没怎么担心过利润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这家企业要追求什么样的地位和历史意义。

  因此,秦瑶从几年前就选定了农业作为开发的下一个产业项目。

  至于粮食危机带来的粮价暴涨,那只能说是意外的惊喜罢了,并不会对她的战略选择产生丝毫的影响。

  这一刻,秦瑶站在仪式台上,看着下面的镜头,内心充满了一种挑战未来的激动。

  朱雀集团是陈锋一手创建的企业,产业结构也一直遵从创始人留下的理念。

  直到今天,她作为集团总经理终于在这家企业上打下了独属于自己的鲜明烙印。

  这既是一种对明天的挑战,更是一场自我的证明.

首节 上一节 1018/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