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01节

秦瑶抱着一叠文件,走了进来。

“陈董,这是七家分公司给我们总部发来的文件,请您批示。”

说话间,她将文件放在桌子上。

那七家公司的人员结构被打乱之后,已经逐步被总部掌控。

所以在财务和人事上的任何要求,都需要总部批准。

这也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因为目前集团没有合适的人选,去那七家分公司担任总裁。

“关于分公司的管理问题,待会儿咱们再聊,我想想和你聊聊这件事。”

陈锋一边说话,一边将手头的文件递了过去。

“中低端手机市场?陈董你有想法?”

秦瑶扫了一眼,就立马知道了文件内容。

因为这是她先看过,然后送呈董事长办公室。

“中低端市场的利润虽然低,但市场容量大,每年卖出的手机数量远比高端市场更多,就这么舍弃的话太可惜了。”

陈锋说这话,慢悠悠地敲着桌子。

“可我们的产能只能供应高端,如果找代工厂的话,倒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秦瑶倒是没有考虑产能的限制,实在不行还可以找代工,要多少就能有多少。

“代工是一个解决办法,可会不会影响我们的高端形象呢?毕竟龙腾手机是目前市场上最贵的手机,且没有之一。”

听到陈锋这话,秦瑶也纠结起来。

好不容易树立起高端形象,她也不想冒险,唯恐因小失大。

“其实我想到了一个办法,你参考一下是否具有可行性。”

陈锋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只是需要有人去执行。

而且执行的这个人,最好有上层的人脉关系。

“什么办法?”

秦瑶顺着话头往下问。

“我们可以授权给中低端厂商,同意他们使用我们的混沌操作系统,以及一些落后的硬件技术,并收取他们的专利费。”

“这么一来的话,我们既不用为中低端市场分心,又能每年收取一定的费用。”

听到这个办法,秦瑶眼前一亮。

目前国内厂商的手机成本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缴纳的专利费。

以前,他们使用的是卓越系统,把钱交给谷格公司,以及其他的硬件专利商。

如果能让这些厂商搭载混沌智能系统的话,龙腾就能取代谷格的位置,拿到这一部分利润。

“是个好主意,只是说服中低端厂家有点难度。”

秦瑶一眼看出了难点所在零。

“呵呵,所以需要你去京城跑一趟,让秦老交个提案,讨论一下卓越系统的安全漏洞问题,会不会给消费者带去风险。”

“然后再提一句,我们龙腾集团为了消费者的手机安全,愿意授权给其他厂商,搭载混沌智能系统。”

陈锋笑的很狡黠,心里头早就算计好了.

第一三七章 研发太超前也不是好事

“嗯!”

秦瑶轻嗯了一声,没有推脱。

紧接着,她又联想到什么。

“如果照你的思路,我们的混沌智能操作系统不仅可以提供给中低端的手机厂商,还可以提供给家电制造商,甚至是汽车制造商。”

秦瑶发散思路,顿时感觉这是一条很有远景的来钱之路。

米国的卓越系统不仅搭载在手机上,各种家电上也有应用。

还有各大品牌的汽车电子屏,也通常安装这款系统。

这么一想,应用还是很广泛的。

只要针对不同的场景,修改一下系统应用,也可以用到电脑pc端口。

手机操作系统和电脑操作系统虽然有所区别,但基本的运算原理和架构是相通的。

“说得对,国产商品就应该用国产系统。”

陈锋笑着说道,畅想着未来的应用场景。

听到这话,秦瑶的表情忽地严肃起来。

“陈董,这句话在外面绝对不能乱说。”

她很认真地提醒道:“我们正在努力扩大国际市场的份额,如果这话被媒体报道,竞争对手一定抓住机会,让国外的消费者讨厌我们。”

“在外接受任何采访的时候,咱们集团上上下下都要统一口径000,坚决支持全球化,支持商品的自由流通。”

对于某些事情,秦瑶具有敏锐的觉察力。

像龙腾集团这样的跨国企业,绝对不能在媒体上乱说。

否则的话,很容易丧失国外的市场份额。

“我知道,刚才顺嘴说错了话。”

陈锋点了点头,很认真地承认了错误。

作为龙腾集团的董事长,他和其他员工不同,一言一行都代表了龙腾的形象。

龙腾集团的其他人,包括秦瑶在内,说错了话可以用辞退的方式来平复影响。

唯独他这个老板不可以,必须谨言慎行。

“小瑶,推动混沌操作系统在电子行业的普及工作,你要抓紧想办法进行,早一天推广就能早一天见到利润。”

陈锋旧事重提,又嘱咐了一句。

混沌系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中低端手机,电视机,电脑,车载电脑,空调,冰箱都可以安装。

一旦这些应用场景串联起来,就可以形成完整封闭的生态链。

对于龙腾集团来说,这里面蕴藏的利润不在卖手机之下。

聊完了系统推广的事情,秦瑶又想起了此行的目的。

她指了指桌子上文件说:“这七家分公司的业务,应该尽快运行起来,里面是他们的要求和报告,除了资金的支持外,还要我们在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上做出指向。”

陈锋一边听,一边低头看文件。

“陈董,这七家分公司中,除了那家电动汽车公司之外,其他六家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的创始人,直到现在还留在公司里。”

听到这话,陈锋立马找到了关于这六家公司在收购前的情况介绍。

原来这六家企业都属于典型的技术人才创业,创始人都是各自行业内的专业人才。

起初,他们创业的目标是用商业手段支持自己的研究。

比如那家屏幕厂,创始人就是屏幕技术行业里的顶级大牛,曾经在海外的顶级屏幕企业中任职。

后来积累了一部分资金后,又找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办了这家屏幕制造企业。

创业之初的梦想,是用自己的技术为国产屏幕的突破做出贡献。

只可惜,技术人员创业都有一个坏毛病,那就是过于重视研发而忽略了市场。

重研发可不是说说而已,需要大笔真金白银的投入。

同时他们又忽略了市场的需求,导致企业收入越来越少,而研发的项目又过于高端,投入越来越大(aiba)。

时间久了,企业的资金肯定支撑不下,最后只好卖掉。

不过在收购的时候,秦瑶很看重这几位创始人的研发能力,所以就留了下来。

让这些创始人卸掉总裁的职务,专门负责研发产品。

留是留了下来,可前段时间的管理改革,让他们几个都是满腹的怨言。

甚至大部分已经有了辞职的打算,对待总部的命令也很消极。

“陈董,这六家企业的原创始人,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如果能让他们安心留下,专注研发领域,相信对我们集团的未来是很有帮助的。”

秦瑶在一旁解释着。

然后,她话音一转道:“留下他们很重要,但同时也要严格控制他们的研发项目与方向,不能让这些人随意使用研发资金。”

对于这一点,秦瑶早有戒备,否则的话,也不会开展分公司的管理改革。

技术人才搞研发习惯于忽略市场,如果不加以节制,就会造成花费了大笔资金,却看不到有用的研发成果。

“总部必须让他们接受一点,研发是为市场服务,而不是反过来。”

听了秦瑶的话,陈锋笑了笑。

他举起手里的文件说:“这几个人倒是挺能折腾的,开软件公司的那位还在研究VR,做传感器的那位竟然还开设了脑机互联的项目。”

首节 上一节 101/5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