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004节

  虽说利润不高,但胜在稳定。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朱雀集团现在已经不能够承包任何国内的正常耕地,想要继续进行农业开发计划,就要将目标锁定在十五亿亩的盐碱地上?”

  秦瑶的表情淡定,语气也没有太大的波动。

  对于这种变化,她似乎早就有所预感。

  听说了西方决定中断粮食贸易的决议后,她就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随着粮食贸易的中断,农业的重要性被提高了一个等级。

  现在东方首先要确保的就是,目前已开发耕地的粮食产量,这是基本盘,不容有失。

  所以高层下达的文件,秦瑶可以理解。

  毕竟,将大量已开发耕地转租给朱雀集团,其中蕴含着未知的风险。

  如果产量提高还好,可一旦降低的话,将极大地影响到整个东方的战略节奏。

  因此,目前国内已开发的十八亿亩耕地必须保持稳定,不能出现任何意外。

  至于十五亿亩的盐碱地,则属于不在计算范围之内的储备土地。

  朱雀集团如果承担开发的责任,无论产量多少对于东方的粮食安全都是一种补充。

  因为那些盐碱地本就是颗粒无收,没有人耕种的荒地。

  “秦总,按照我们之前的计划,是准备正常耕地和盐碱地开发相互组合,以此来减轻资金方面的压力,但目前的情况是只能开发风险较高的盐碱地,这对于未来的收益有着很大的影响。”

  “而且承包这么多的盐碱地,每亩地需要投入的资金也会上浮120%,这等于是完全推翻了以前的方案,下一步的工作很难开展。”

  项目经理的眉头紧皱着,一副愁容不展的样子。

  现实情况变化太快,让他很难做出有效的反应。

  改变整体的农业开发方案,可不是他一个小小的经理就能做主的.

第一三六三章 风险太大,盈利预期太小

  “有关部门给出的合作条件是什么?十五亿亩的盐碱地全部由我们朱雀集团开发的话,承包费用和租用年限上有什么条件?”

  秦瑶面色平淡,情绪依旧非常稳定。

  她并未因为方案遇阻而生气,也没有执着地去寻求租赁正常耕地。

  正常情况下,一亿亩正常耕地的价值,绝对超过十五亿亩盐碱地。

  但科技往往会打破固有的认知,能让沙漠变成良田.

  土地盐碱化并非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只要能够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十五亿亩的盐碱地也能提供超乎想象的利益。

  所以她不会为已经成为既定事实的过去而生气,只会着眼于未来。

  “秦总,如果我们同意盐碱地,那么每亩的承包费用会降低到400元/亩,这个价格也是正常的租赁价格,还算是比较合适。”

  项目经理开始复述相关机构给出的合作条件,从价格来看还可以。

  “张经理,你说的这个承包价格,是所有的盐碱地,还是说可以在十五亿亩的盐碱地中挑选出一部分,这一点非常重要。”

  集团的一名高管,立刻展开了追问。

  盐碱地是一个统称,并不代表所有的都一样。

  这种土壤现象在全世界分布广泛,一度被称为土地的“绝症”。

  东方盐碱地面积约15亿亩,其中可利用的盐碱地约5亿亩。

  如果刚才的承包价格,特指的是五亿亩可利用开发的盐碱地,那么价格还算合适。

  但假如指的是所有盐碱地的承包价,那可就有点不够意思了。

  有的盐碱地因为地形环境的原因,每年都会遭受到盐渍的污染。

  世界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渍化问题制约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无解的难题。

  而且重度盐碱地的改善和调整,非常的麻烦,稍有疏忽就会功亏一篑。

  因为盐碱地的形成,本身就是周边环境的影响。

  就算是朱雀集团将土壤改善成正常耕地,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在周边环境的影响下,土地很快就会再次陷入盐碱化。

  正是因为这种往复循环的麻烦,才会让很多农业公司对此望而却步。

  他们发现,盐碱地的改善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好事。

  正常土地开发之后,每年只要照常耕种施肥,就能确保产量。

  但盐碱地不一样,今年土壤改善正常,明年就会在环境影响下再度盐碱化。

  这么一来,投入的成本远远超过收获的粮食价格。

  自古以来,杀头的生意有人做,亏本的买卖无人问。

  十五亿亩的盐碱地之所以一直“沉睡”,就是因为这种重复成本太高,看不到盈利的希望。

  而那些轻度盐碱化的土地,处理起来就比较简单了,维持土壤正常的成本也很低。

  因此在之前的调研报告中,将十五亿亩盐碱地做出了划分。

  五亿亩轻度盐碱的土地,属于可开发利用的部分。

  三亿亩中度盐碱地,属于谨慎开发的部分。

  至于剩下的七亿亩重度盐碱地,则是没必要考虑的部分。

  这些重度盐碱地基本都是自然形成的,想要进行改善,就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抵抗自然环境的侵蚀。

  但一个地方的自然环境是长期不变的,所以开发这些重度盐碱地就需要每年投入大量资金,防止再次盐碱化。

  在农业发展的历史中,凡是以人力来对抗大自然的先例,大都以悲剧而告终。

  所以相关的农业专家给出的报告中,对七亿亩重度盐碱地的提议是不予开发。

  “额,这十五亿亩盐碱地当中,有百分之十的份额是各地农业机构亲自开发,剩下的百分之九十的份额要求我们全部承包下来。”

  “如果只选择那些轻度盐碱化的土地,价格还需要重新商议,据我了解,单独的承包费用几乎和正常耕地一样,没有太大差距。”

  项目经理的声音小了很多,脑袋都快低到桌面上了。

  他在加入朱雀集团之前,一直都在相关的农业机构工作,属于一名比较资深从业人员。

  一直以来,他的理想就是将东方所有的盐碱地,荒地变成亿万亩良田。

  所以他很希望这次的方案可以通过,将剩下百分之九十的盐碱地份额全部承包下来。

  只不过,他心里也很清楚,这样的投入风险很大。

  “呵呵,还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一名高管冷笑连连,语气充满了讽刺。

  “据我所知,十五亿亩的盐碱地中,只有10%的土地是因为耕作不当导致的盐碱化,这部分盐碱地的价值最高,只需要一次改善土壤条件,就能将盐碱地重新恢复成正常耕地,此后无需继续进行防盐碱的投入。”

  “但这部分价值最大的盐碱地,却被农业机构给拿走了,剩下的90%盐碱地有的是因为气候原因,有的是因为地理条件,还有的是因为河流和海水的影响导致的盐碱化。”

  “这90%的盐碱地需要长期的治理改善,所需投入的成本非常高昂,那些重度盐碱地更是寸草不生,每年都会遭受盐渍化的侵蚀。”

  “这样的土地每亩400元/年的承包费,这是拿我们朱雀集团当成冤大头呢?搁在前几年的话,这种盐碱地开发别说承包费,不给扶助资金都没人接手。”

  这位高管的话虽然不好听,但说的都是实情。

  以刚才的价格来承包十几亿亩的盐碱地,风险太大,盈利的希望太小。

  这样的商业开发方案都没必要进行讨论,在第一步初审环节就应该被直接pass。

  随着会议的进行,在座的管理层也开始纷纷讨论起来。

  眼下农业机构给出的合作方案,显然不适合。

  朱雀集团将这么多钱投入到盐碱地的开发上,谁都无法确定会是怎样的结果.

第一三六四章 以退为进,看谁有耐心

  朱雀集团总部的会议结束后,秦瑶立刻赶回了家中。

  这次不仅是着急看儿子,更重要的是陈锋也来到了京城。

  农业大开发计划关系重大,两人必须见面详谈。

  能源和农业是当今时代的两大基础,如果可以全部掌控在朱雀集团的手中,对陈锋今后的计划将产生巨大的助力。

  回到家里,两人逗了一会儿子,才一同来到了书房。

  “现在的情况不是很乐观,我们前期的布局都几乎白费了,农业机构突然拒绝和我们集团合作,前期达成的所有意向都全部作废。”.

  “目前农业机构的想法很简单,将那些难以开发,看不到利润的盐碱地交给我们,普通耕地根本不允许我们插手,之前在东北区域内谈好的大规模承包合同也没有签署。”

  “现在我面临着两难的处境,要么放弃农业大开发计划,可这么一来前期的准备工作都要付诸东流,投入的资金也等于打了水漂。”

  “要么接受农业机构的条件,承包13.5亿亩盐碱地,调整农业开发的计划,加入后期投入,可这样做的话,原本稳妥的企划项目就变成了风险极大的赌局。”

  “谁也不知道,这十几亿亩的盐碱地最终能给我们多少回报,而且农业机构给出的条件并不理想,每亩的年承包费在400元左右,签署租赁合同的期限也只有三年。”

  “三年的时间,我们的投入刚刚见到成效,可能就会被农业机构无偿收走,这样的条件显然不合适,所以我现在也很为难,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

首节 上一节 1004/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