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旁白不对劲 第181节
而郭远在听完王辉说的技术后点了点头。
郭远记得01给出的资料里,制造碳纳米管的工艺分为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石墨电弧法、激光蒸发法和催化热解法。
激光蒸发法制造的单壁碳纳米管质量最高,但由于所涉及的设备复杂程度高、影响因素多,它的产量最低。
而石墨电弧法是最原始的制造方法,不仅产量低,质量也差,成本还高,根本就不用考虑。
而催化热解法,则是三种方法中最先进,产出成本最低、并且最容易实现量产的一种。
它的本质是通过让含有碳的气体流经催化剂纳米颗粒表面时分解产生碳原子,在催化剂表面生成碳纳米管。
再细分下去的话,催化热解法又以催化剂存在方式的不同被分为基体法和浮游法等。
但不管哪种方法,都必须严格控制气体流量、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种类。
这里面乱七八糟的小细节太多了,每一个小细节都能申请对应的专利。
一旦有一点突破就能去申请一个对应的专利。
毕竟,这些需要控制的变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以一套完善的动态模型去实时控制。
输出动态模型的过程,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
这家公司手里能有几个对应专利,这表明他们在科研技术上应该是挺认真的。
“老板,我们如果能成功投资要不要帮他们接触一下Zero one电池那边?
毕竟现阶段碳纳米管应用中锂电池占了很大比例,这家公司也是为了和Zero one电池搭上线才想扩大生产的。”王辉说道。
郭远闻言点了点头,正如王辉所说,碳纳米管对锂电池的作用还是挺大的,最直接的就是能提升正负极导电性能。
导电剂是锂电池的关键辅材,主要作用是提升正负极的导电性。
锂电池正极活性材料普遍存在导电性差的问题,使得电极内阻较高、放电深度不够,进而导致活性材料利用率低、电极的残余容量较大。
而导电剂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能提升电子在电极中传输速率,提升导电性。
其次提升极片对电解液的浸润,提高锂离子迁移速率,改善电极充放电效率和使用寿命。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在充放电过程中正极材料体积变动时,构建良好导电网络,改善导电性。
而目前主流导电剂为炭黑类、碳纳米管、导电石墨类、VGCF(气相生长碳纤维)和石墨烯。
而Zero one电池那边用的一直都是碳纳米管。
这是因为碳纳米管产品迭代快,不同代际性能与盈利能力差异显著。
正好Zero one电池现在也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需要性能配套的导电剂。
而且随着碳纳米管的不断迭代,它在导电剂中渗透率也在稳步提升。
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导电剂相较于传统导电剂具有导电性能好、用量少的特点。
相较于炭黑类、导电石墨类和VGCF作为传统的导电剂,其在活性物质之间各形成点、面或线接触式的导电网络。
在用量方面,导电剂的添加量取决于不同电池生产商的电化学体系,一般为正极或负极重量的1%-3%,碳纳米管导电剂的粉体使用量仅为传统导电剂的1/6-1/2。
而从01给出的资料来看,各代际碳纳米管之间制备方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催化剂配方以及宏量制备方法上。
高代产品管径更细、长度更长,导电性能、机械性能等各方面更为优异。
目前国际上的碳纳米管产品大致分为四代,各代产品对应不同的催化剂配方和不同的细分应用领域。
各代产品推出时间间隔在2-3年,价格差异显著、成本相差很小。
这种快迭代的产品也是夯实碳纳米管高盈利的重要基础。
有这么多明摆着的优点,Zero one电池肯定会选择碳纳米管的。
而且01在进行实验模拟的时候,就是用的碳纳米管。
换成其他导电剂不一定有同样的效果。
李成作为一个门外汉,自然也是不敢擅自改动实验的。
想到这儿郭远决定晚上回家后留给李成打个电话,一方面是问问他建厂的的情况,另一方面是询问一下他有没有固定的碳纳米管供应商,如果没有的话,那肯定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第255章 互联网行业的泡沫
“老板,还有个事想跟您说一下。”赵礼毅的话打断了郭远的思绪。
“什么事?”郭远问道。
“是这样的,之前阿里那边大量裁员,里面有不少技术不错的人,上次会议的时候我跟您说过,想把这些员工招到公司来,现在人都已经招过来了,这是名单。”
说完赵礼毅把一个文件夹递给了程舒晴,程舒晴把文件夹拿来送到了郭远手边。
郭远接过文件夹浏览了一遍。
文件夹里说16份简历,郭远每看一份简历,旁白就会对简历中的人给出评价。
这16个人在技术方面旁白都比较认可,但有3个人在人品方面有一些问题。
郭远把这三人的简历拿了递给了王辉:“老王,这三个人不行,试用期间找理由开了。”
王辉点了点头,把简历收了起来。
现在公司已经有快1100人了,郭远作为公司的老板,拥有的权利也越来越大,别说是开除三个试用期的人了,就是正式员工,惹郭远不高兴了,郭远也能一句话开除他,赔偿的那点工资根本就不算什么。
这就是公司老板兼最大股东的特权。
“话说,赵总,你一直都是干互联网这行的,你觉得为什么阿里会大规模裁员?”郭远话锋一转问道。
赵礼毅闻言叹了口气说道:“老板,其实不止是阿里,国内外各大互联网公司,除了iPhone以外都在裁员。”
“嗯?真的吗?我怎么记得这两年国内外互联网公司都在疯狂招人呢?”郭远一脸疑惑的问道。
郭远会这么说,是因为他之前在刚从吴天宇手里收购了未来科技的时候,让01帮忙调查了最近3年互联网公司在职员工的情况。
按01收集的数据,从2019年到2022年啊,比较著名的国内外互联网企业在职员工的数量其实是一直上升的。
从2019年到2022年,这些企业,都扩招了不少。
国外像Facebook,2019年只有4万多员工,到了2022年,就有8.6万人了,直接翻了一番。
亚马逊2019年的是7.98万人,然后到2022年就有15万了,也是快翻倍。
谷歌在2019年有11万员工,到了2022年就有19万人了增加了7,80%。
微软也差不多,从2019年13万到2022年的22万。
iPhone则是从13万增加到了16万,不过郭远记得01当时说,iPhone相对比较稳健,不管是招人还是裁员都保持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比例。
刚刚赵礼毅说出了iPhone互联网公司都在大规模裁员,大概也是因为这个了。
郭远的想法是对的,除了iPhone还没开始大规模裁员以外,国外其他的大型互联网公司Facebook,亚马逊,谷歌,微软全部都有过大幅的这种裁员。
华夏这边的大型互联网企业也不差多。
华夏的互联网企业和国外的增长情况差不多,三年锂有几家的增长比较迅猛。
企鹅2019年有6万多人,2022年是10.8万增长的也不少。
阿里2019年11.6万,22年是23.9万,翻了一倍。
百度因为公司自身的一些情况,没怎么增长,然后美团的增长也是接近是百分之七八十。
而这些公司也有大幅度裁员的情况。
综合来讲就是,国内外互联网企业,在这三年的周期里面,企业员工的数量,经历了大幅的增长。
这些事情一直投身于互联网行业的赵礼毅自然也是知道的,他叹了口气说道:“老板,今年的裁员可不简单啊!”
“为什么?”
“这么说吧!老板以我个人的角度来看,企业这几年的疯狂扩张,其实跟企业战略决策的错判有关系,而且这个错判是系统性的错判,不是说一家企业两家企业,而是所有的企业。”
“错判?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郭远追问道。
“因为之前的3年,大家在家的时间大大延长了,之前华夏人平均一天在家和上班的时间比差不多2:3。
也就是说一天24小时,华夏人平均有9.6个小时是在家中的,剩下的时间都是在上班。
国外发达国家这个比例一般能达到3比2甚至是4比2。
可前几年,因为某个原因,大家在家的时间被大大延长了。
华夏人在家的比例达到了5比5,甚至不少人达到了发达国家的3比2。
在家待的时间长了,对于互联网各类服务的使用就会增多。
各大互联网公司的业务范围也随之火大了,而这些互联网公司有意无意的把这种扩大当成了一种常态。
他们认为互联网行业会的总值借助这个契机再创新高,整个行业的GDP,总量也好啊,单个体量也罢都会得到提升。
而这显然是错的,说白了这种增涨是不健康的,是因为特定事物才导致的一个错觉。
而各大互联网公司却觉得却觉得这会是一个常态。”
听完赵礼毅的话一旁的王辉问道:“所以赵总你的是,错误的东西现在被纠正了?”
“对,因为错误得到了的增长也随之被打回了原形,这时候这些互联网企业就不需要这么多的员工了,那能怎么办呢?”
“只能裁员了啊!”郭远感叹道。
“没错,这就是裁员最主要的原因,说白了就是互联网行业的泡沫被戳破了。
上一篇:特种兵:开局抽取满级神枪术
下一篇:全民兽化:从柳树开始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