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这个旁白不对劲

这个旁白不对劲 第167节

想挽救这家医美机构第一步肯定是请专业的医生。

林妤沫虽然不喜欢这家医美机构,但苏雨柔和股东们一致决定要把这家医美机构盘活,林妤沫也不好一意孤行将这家医美机构出售。

所以只能放手让苏雨柔去做了。

至于说去越南建立分公司的事情,龙城生物的高层们只是把这件事当做了正常的商业行为。

因为林妤沫说了,这次去越南建立分公司是为了高效口蹄疫疫苗。

现在龙城生物最大的进项毫无疑问是猪瘟疫苗,但在国内对猪瘟疫苗做进出口业务的时候,确实有诸多不便。

不用林妤沫说,龙城生物的高层都有去国外建立分公司,好方便疫苗进出口的想法了。

只是龙城生物的高层一直没想好去哪里建立分公司。

现在林妤沫突然说要去越南建立分公司,进行口蹄疫高效疫苗的实验。

这对龙城生物的其他高层来说,就相当于是定下了建立分公司的国家,虽然他们中有人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林妤沫要把分公司定在越南。

但既然林妤沫都做出了决定,正好公司也有这方面的想法,那就直接顺着林妤沫的想法来好了。

于是这段时间林妤沫分批,多次的派遣了公司的人去越南进行考察。

最终选定了三个地方,至于说最后要选择在哪里建立分公司就要林妤沫亲自去考察,然后再做决定了。

而越南那边对龙城生物的到来也是非常欢迎的。

现在的越南和几十年前的华夏很相似,人口结构年轻,基本完成义务教育,有很多靠近世界主要航线的港口,还能保证基本治安,必然会努力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优秀的国外企业。

龙城生物手握猪瘟疫苗,同时在制药领域也有不少其他药品专利,越南目前吸引的企业大多都是制造业。

像龙城生物这样的医药企业还是非常少的。

因此对于龙城生物的入驻那边表现出了不小的诚意,给钱给地,给各种政策优待。

“林总,您让我联系的医疗设备公司我都联系好了,那些公司表示可以正常给我们提供医疗设备。”林妤沫的助理白雨帧走进来说道。

“他们的报价是多少?”林妤沫问道。

“全套下来要2100多万。”

“这么贵?”

“那些公司都说最近生产成本变高了,设备费用也相应增加了。”

林妤沫闻言冷哼一声,什么生产成本变高了,不就是想涨价嘛!

华夏这边医疗器械相较于国外所有落后,想买到最先进的医疗设备肯定要去国外购买。

这些公司仗着自己掌握了专利技术,经常坐地起价,狠狠宰人。

说起医疗器械来,林妤沫不由的想起了之前她还没回国的时候,有个家里做医疗器械的男生,知道她是龙城生物董事长的女儿后,刻意接近她,想和她发展一下男女关系,然后借这层关系让龙城生物进军医疗器械行业。

林妤沫看出他的小心思后,直接拒绝了他,然后问了自己的老爸关于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情况。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林妤沫对医疗器械行业有了一些了解。

简单来说就是,咱们这边的医疗器械行业一直是处于增长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在科技含量等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在重要科技被垄断的情况下,我国医疗器械质量与水平始终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

以林妤沫的了解,国内这边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不足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是医疗器械企业的实力不足,医疗器械属于高科技行业,因此,在开发产品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但是,当前92%以上的企业在研发方面所投入的资金不超过销售额的2%,只有极少数能达到3%。

再加上,专业科研人数数量相对较少,可想而知医疗器械目前的局面有多么糟糕。

第二,医疗器械技术水平有限,从技术水平来分析,我们这边医疗器械产品很难达到国外水平。

在我国,医疗器械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产品不足10%,并且内器械返修率要比国外同类产品高很多,毫不夸张的说因技术水平而造成医疗器械质量问题是当前医疗器械行业解决的首要问题。

第三,医疗器械的贸易逆差太大了,目前我们这边的医疗器械出口最多的是较为普通的手术器械。

而进口的都是价格偏高的医疗设备,还都是高新技术产品,归根结底还是上面的原因,技术力不足。

第四,是缺乏知名品牌,现如今,我们这边的医疗器械行业还没有树立一个知名的品牌。

一方面因技术水平或者是产品质量所导致的,另一方面媒体舆论被把控,我们的企业做出来的东西得不到有效宣传。

这些问题都是摆在明面上的,是个业内人士就知道。

这些都是目前迫切需要改变的东西,因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接触各种信息的渠道也在不断变多。

患者们也知道了医疗器械对治病的重要性,很多患者在选用医疗机构过程中,也会把医疗器械配置作为其重点内容。

因此医院对医疗设备购买力度也会慢慢增加,届时这些资料设备总不能全都依赖进口吧?

所以现在不管是上头,还是医药行业本身,其实都在鼓励各种新型科技公司进驻医疗器械行业。

第235章 傻子太多了

鼓励归鼓励,有多少企业愿意投入那就是两说了。

现在华夏最有钱的一批企业肯定是互联网巨头们了。

但互联网巨头们明显对医疗器械这种高投入,低收益的产业没什么兴趣。

其实对资本来说,改善医疗器械的环境并没有那么难。

因为医疗器械的相关专利国外并没有像半导体那样捂的这么紧,只要花钱就能买到对应的专利,然后投入研发中。

简单来说,只要花钱医疗器械肯定在两方面会有的长足的进步。

首先是强化医疗器械技术能力方面。

只要花钱买了专利,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适当调整医疗器械产品结构,将引进的技术和国内自主研发的新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就能缩短国内产品和国际产品的差距。

尤其是对较大型的医疗器械工业来说,试着在国外市场设立专门的研发部门,在达到某种程度之后,便可以在国外建厂,在海外直接进行销售,这样一来,就能逐渐和国际接轨,产品质量也能上去了。

其次是开发医疗器械新产品方面。

技术问题解决了,市场也稳住了,下一步肯定是研发属于自己的新兴医疗器械,任何行业都是,只有拓宽行业发展道路,才能推进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但这些投资都是短时间内看不到回报的。

国内的互联网巨头突出一个无利不起早,想让他们做这种投资难上加难。

而其他企业要不是没有这样经济实力,要不是对医药行业没有那么感兴趣。

互联网巨头们其实是最愿意投资医药行业的了。

别的不说阿里就有同仁堂的股份,美团更是投资了国内大大小小30多家医药公司,企鹅也投资过不少医药公司。

当初龙城生物也被美团找过,只不过龙城生物的运营比较稳定,手里有几款药物专利,能稳定有进项,根本不需要接受别的公司的投资。

不过话说回来,互联网巨头他们愿意给医药行业投资,并不意味着愿意给医疗器械投资。

他们愿意给医药行业投钱毫无疑问是医药行业的前景是非常巨大,再说的细一点就是因为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速、疾病谱的快速转变,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投入也越来越大,对医药的需求也是不断在扩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上头势必会大力加强医药行业的管理,这是未来的趋势。

这个时候入场绝对是稳赚不赔。

而互联网巨头入场对国内的医药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最明显的就是药品市场的流通渠道问题,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药品都是由生产商通过批发商销售给零售商(包括医院药房)的流通过程。

由于医药不分离的原则,药品流通领域有三个环节:药品批发环节,药品零售企业和医院,诊药房。

医院在药品流通上占据主导地位,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其他个人或者企业很难插进来。

但随着互联网巨头入场,在网上也可以寻医问药了,现在阿里,美团,京东都能购买处方药了,只要登记一下,随便和询问的医生说一下自己的病症,或者是医生询问的时候都回答是,就能买到药品了。

除此以外,因为互联网巨头的入场,国内还诞生一大批类似于垂直电商那种的,做专一行业的医院。

沪上有一家私立医院,这家医院做的业务就是做生产相关的。

从备孕到产检到孩子出生,一连串流程都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

医院的环境,食物,管理也都非常优秀,病人住的也是单人病房,各种配套设施都非常齐全。

当然了,这种医院的收费也不低,全套下来的话,生个孩子最低都要25万,最高的一档要接近百万。

林妤沫会知道这个医院是因为她大学的一位同学,刚刚博士毕业,就被这家医院花了大价钱挖了回去,在这家医院负责病人的产后恢复工作。

林妤沫从这个同学口中得知,这家医院的生育套餐有5个档次。

第一档是6万元,第二档是8万元的,第三档是18万元。

从第四档开始就不是普通人能定的起的了,据说第四,第五档的病房和前面三档的都不在一个区域。

从确定要孩子以后,就会有专业的医生,一对一的进行服务,备孕,怀孕,产检,生产,生产后一年之内的恢复全程都会有医生对接。

这种服务第四档下来要78万元。

最高的第五档要98万。

林妤沫得知这个定价后被吓了一跳,说实话以她在专业性,实在有些理解不了,生个孩子而已,现代社会生孩子的风险和切阑尾差不多,用得着这么大张旗鼓吗?

可林妤沫的同学却告诉她,这98万的套餐是有市无价,98万的病房常年都是满的,甚至是78万的套餐都要找人托关系才能定下。

“这个世界傻子还是多啊!”当时林妤沫这么感叹了一句。

她的同学立马接了一句:“傻子不多我怎么赚钱?我都想好了,在这儿干上10年,沪上的房子就有了,在几十万买台车,手里还能落下几百万,足够后半辈子花了。”

“叮铃铃~”突然响起的电话打断了林妤沫的思绪。

首节 上一节 167/3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特种兵:开局抽取满级神枪术

下一篇:全民兽化:从柳树开始进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