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这个旁白不对劲

这个旁白不对劲 第108节

郭远简单浏览了一遍很快就搞明白了,所谓高温融合器其实是一种统称,并不是特定的某种器械。

就拿Ti-6Al-4V钛铝合金来说(米国F系列战斗机的泛用金属,),这种合金需要用到粉末铸造和热等静压工艺,α+β退火。

所谓高温融合器就是能辅助完成这些步骤的器械。

当然了,就像刚刚旁白所说,光知道工艺原理根本就不够,其中很多加工细节,不是空想就能想出来的。

国内不少顶尖工程师是知道这种钛铝合金的大概制造工艺,但却始终造不出来。

这就是加工细节以及高温融合器方面的技术不到位。

这类合金,放眼全球,也只有米、岛、俄三国实现了大规模量产。

俄国还是祖上风光留下的“遗产”。

而华夏在这方面,还是停留在实验室制备阶段。

目前歼二十所使用的也只是中强度,延展性相对较差的TC—4DT钛合金。

不过话又说回来,使用这种材料,其实是减轻了机体的重量,提高了一些机体的飞行速度,只能说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了。

而且光说材料本身还不够,想要得到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合金,还需要考虑晶相。

就目前的材料学领域公认的提高金属的强度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超大的结晶,最好就是整个材料就是一个结晶构成的,内部没有晶界,错误为0。

但这种技术很难用在太大的金属构件上,多用于发动机,单晶合金。

第二种就是让晶粒尽可能的小,不同原子的结晶错误尽可能的多,这时候受到外力,晶粒就会沿着晶界发生相对滑动。

但是由于晶粒太小太多了,错误也太多了,相对滑动的方向不一致,滑动和滑动会互相卡住对方,难度也就跟着提高了。

郭远不是学的材料,即便有01找来的特别详细的资料,看完以后也是对这些东西也只是一知半解。

“算了,既然看不懂就不看了。”郭远关闭了界面。

“01最近有没有什么比较有意思的东西?”郭远问道。

“检索中连锁完毕!”

随后电脑屏幕中出现了一大串的链接,郭远快速浏览了一遍,发现大多都是什么花边桃色新闻。

其中有两个链接引起了郭远的注意,一个是:“马斯克认为碳基生命是硅基生命的引导程序。”

一个是“我国科学家成功用二氧化碳合成了淀粉。”

郭远点开了面前那个链接,这是一段采访。

马斯克认为人类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

他觉得碳基生命的存在条件太过苛刻了,相较于的宇宙中的环境来说,很明显是硅基生命更有可能演化成智慧生命。

所谓硅基生命,是相对于碳基生命来说的,是指以硅骨架的生物分子所构成的生命。

假如郭远把家政机器人搞出来,然后赋予他强人工智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能算是“硅基生命”了。

之所以会有硅基生命这种猜想,是因为硅和碳一样都在宇宙中分布广泛,且在元素周期表中,硅就在碳的下方,所以和碳元素的许多基本性质都相似。

从理论上来说,硅也确实有可能一种作为碳替代物构成生命体的元素。

而且硅基生命大概率是一些特异的生命形态,最有可能的是以类似硅酮的物质构成,看起来象是些会活动的晶体。

马斯克认为这种类型的生物相较于碳基生物来说更容易适应宇宙的生存环境。

就拿火星来说,火星的环境对于地球人来说是很难生存的,但如果是硅基生命的话火星的条件哪怕再恶劣一些,对他们来说也根本无所谓。

昼夜温差100摄氏度根本就不算个事,别说100摄氏度了,1000摄氏度都不是接受不了。

火星上的辐射,宇宙射线也不会对硅的基本性质产生什么影响。

所以马斯克才会觉得很有可能人类走出太阳系后,碰到的生命都是硅基生命,后续人类为了适应宇宙,也可能会选择向硅基生命而过度。

这也就是他说的那句:碳基生命就是硅基生命的引导程序的原因。

对于马斯克的话,郭远还是觉得挺有趣的。

因为郭远也是认同宇宙中人类不是唯一智慧生命这个看法的。

马斯克的想法是觉得硅基生命比起碳基生命来更容易在宇宙中生存。

但郭远觉得,硅基生命存不存在还是两说呢!就算存在,也很难诞生高级文明。(不详细展开了,大家感兴趣可以自行百度。)

第157章 文明的未来是星辰大海

随后郭远打开了另一条新闻的链接。

这个链接是一个访谈,采访是实现了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项目小组中的一个成员。

这个成员看起来挺年轻的,应该只是被推出来接受采访的人。

“张先生,能和我们说说为什么会有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这个想法吗?”

“我们老师很久以前就觉得淀粉跟二氧化碳+水的组成是一模一样的,他当时就想如果有一种东西,可以用它充当催化剂,直接把二氧化碳还原成淀粉,咱们的粮食问题不就彻底解决了?

于是我老师就开始了实验,最终实现了这个想法。”

“真是很令人惊叹的大胆想法呢!那这个技术有没有什么推广的可能呢?”

“其实利用空气中二氧化碳进行还原反应生成各种有机物的实验,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是非常多的,什么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制乙烯之类的,二氧化碳制成石墨烯之类的数都数不过来。

但这类实验其实能量利用效率不高,包括我们的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技术,成本实在太高了,现阶段没什么推广的可能性。”

郭远看完采访以后突然想起来了,貌似他之前就看到过这个利用二氧化碳制成淀粉的新闻。

这种技术,说白了就是用电能电水解产生氢气,然后通过催化剂利用氢气将二氧化碳还原生成甲醇。

在这个过程中,电能转化成了甲醇中储存的化学能,而它的能量转化率超过10%,远超光合作用的能量利用效率!

然后就是最关键的部分,利用合适的酶作为催化剂,把甲醇转化为淀粉。

这种催化剂,在上面的采访中也有提到,说是整个科研团队整整花了七年才找到,而且催化剂的效率还非常非常的低,根本不适合大规模的推广。

“那是不是说,二氧化碳制造淀粉的核心技术难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从无数可以用作催化剂的酶中,找到那一种正确的催化酶配方?”郭远喃喃自语道。

说实话,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想找到这种高效率的酶并不容易。

因为酶的数量太多了,一个一个试过去,如果运气不好,恐怕不管投入多少人力和资源,都很难找得出来。

但郭远感觉他好像可以试一下。

于是郭远故意说道:“甲醇转化为淀粉所用的高效催化酶是什么呢?”

下一秒郭远脑海中出现了旁白的声音,旁白直接给出了一个化学方程式。

郭远眼前一亮,立马记下了这个方程式。

二氧化碳淀粉合成技术,这玩意儿虽然现在听起来鸡肋,但其实是潜力无穷的。

淀粉是什么?那是粮食啊!

古代人造反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吃不饱,被逼无奈。

到现在,全球受饥饿影响的人数也有8.28亿。

2030年消除饥饿、粮食不安全和一切形式营养不良的目标听起来就像是一句笑话。

造成粮食危机的原因有很多很多,某些资本家,战争.

但就算原因再多,只要解决产量问题,粮食危机也就不是危机了。

除此之外,人类迟早是要离开地球奔向星辰大海的。

伟大的科幻作家克拉克曾经说过,仰望星空,奔向宇宙是每个文明的宿命。

真到了奔向宇宙的那一天,人类是不可能在飞船宝贵的空间里专门设置一片种植区的。

这时候就需要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技术了。

这个技术的本质就是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工业化转化过程,打破了资源约束的瓶颈,极大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边界”。

当然了,现阶段人类是不太可能应用这项技术的。

但这并不妨碍这项技术的巨大潜力。

“咚咚~”

突然响起的敲门声打断了郭远的思绪。

“老板,外面有个人想见您。”柳小茵推开郭远办公室的门说道。

“谁呀?”郭远问道。

“听他们说好像是咱们公司原来的老板。”

郭远闻言一愣:“吴天宇?”

柳小茵点了点头。

“他来干什么?”

“他没说,只是说想见见老板你。”

“这样啊!那就让他进来吧!”郭远说道。

柳小茵点了点头。

几分钟后柳小茵领着吴天宇来到了郭远的办公室。

首节 上一节 108/3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特种兵:开局抽取满级神枪术

下一篇:全民兽化:从柳树开始进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