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养成系男神:听劝后,我成了顶流

养成系男神:听劝后,我成了顶流 第277节

  “呜呜呜,一群沙雕,不要夸啊!要时刻提醒自己片子只有一半!不论拍的有多少,大家都要提醒自己,这拍的很烂!坚决不想看后半部!不说了兄弟们,我先去批判了!”

  “对!批判!我不会对任何太监的作品,给出哪怕一丁点的好评!”

  哔!

  收到惊艳值,40128点!

  “……”

  看着视频的评论区里,一群乐子人网友的咋呼,李有志无语的抿起了嘴唇。

  对于影片的质量,他是绝对有自信的。

  因为《特级英雄黄记光》的拍摄和镜头,都是学院的老师们负责的构划出来的。

  这些老师你可以说他们没有什么拍摄经验,但是绝对不能说他们没有水准!

  各项镜头的处理运营,就连李有志这么个全才,都不得不承认学院里面的老师们有货!

  就刚才开篇的那一个伪长镜头,以李有志的眼光来看,是不逊于萨姆·门德斯那部《1917》的。

  看着评论区里乐子人们的咬紧牙关自己给自己洗脑,李有志哼哼一笑。

  清奇的脑回路。

  很勇的观影态度!

  今天志哥就要康一康,你们的嘴巴够不够严!

  这么想着,李有志自己也点开了视频,将视频拉到了第二幕“坑道家书”。

  与此同时,城市的另一边。

  “江局,是,我知道。我知道这个研究院是你答应农影那头才成立的。可是咱们集团也是要效益的啊,一部政宣的网大作品,三百万的投资不少啦。”

  “我知道您有难处,他们校长亲自找你你肯定为难。可是咱们影视集团也不好过啊……您要是说让省广集团给我降降收益指标,以政宣工作为主,那没说的……现在我就给他们追投!”

  “别说是三百万,三千万我们都敢给批!我说句牢骚话,不能说给我们上了收益的夹板……还要让我们干扶贫的工作嘛……”

  办公室里,端着电话应付了对面的江万升几句,刘振洋在江万升的无奈中挂断了电话。

  嗤、

  将电话放到一旁,刘振洋嗤笑了一声。

  总局,总局用的都是荣影的利润!

  还真特么当自己是垂直领导了?

  将桌子上的手机拎了起来,见时间已经快到了下班点,刘振洋拎着车钥匙走出了办公室。

  顺着走廊走到电梯口,路过制片人工作室的时候,他就看到里面几个制片正在围着电脑研究着什么。

  “哎呦,这干什么,这开会呢?”

  听到刘振洋的声音,几个制片赶紧抬起了头。

  看到拎着钥匙站在门口的刘总经理,几个制片人互相看了看。

  目光……就复杂了起来。

  “刘总……刚才下面的人说农影学院那头把拍好的半部片子放在网上免费播放了,您……要不要看看?”

  “嗯?”

  听到这,刘振洋将钥匙揣进了兜里,狐疑的走了过去。

  看到电脑屏幕上播放的B站视频,再看到那四万多的在线观看人数,刘振洋整个人一愣!

  娘希匹!

  这观众人气,什么情况?

  PS:反复的看了四遍《特级英雄》,发现里面的很多镜头处理和情节编排,其实还是有瑕疵的。所以用了一上午的时间,自己撸了个剧本台本出来。在原片之上,加入自己的一些想法。今天会把这部分高潮更完,请大家放心!我二蠢,绝不断章!

第238章 一个明知结局,又无法自拔的故事!

  (八千字章,求月票!)

  前一段时间,刘振洋其实是听到过农影出品的这一部《特级英雄黄记光》的。

  毕竟农影研究院和荣影集团的办公大楼就隔了一条街,农影那头在拍摄这部电影的过程中,借用了很多老荣影厂的库存道具,折腾的动静挺大。

  通过集团里一些同事的闲言碎语,刘振洋也影影绰绰的听说这部片子公开了剧本,在线征集网友的建议进行拍摄。

  可问题是,所有的同事包括公司内部的几个制片人谈起这事儿的时候,都是用一种戏谑的口吻啊!

  而且刘振洋虽然是搞电影的外行,搞经营却是实实在在的内行。

  大部分时候一个电影的剧情如果不行,就会狂吹什么细节和制作过程中的艰辛。

  而一般来说,这种过度营销制作过程和细节的影视作品,最后的成片效果都很拉胯。

  众所周知;一部好的影视作品,最重要的内核永远都是故事。

  所有的技术手段,都是为了如何讲述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而服务。

  所以在刘振洋看来,《特级英雄黄记光》这部电影注定是一部扑街的烂片。

  为什么这么说?

  这个剧本的故事太“众所周知”,它一丁点的新意都没有,一丁点的悬念都没有,几乎这个片名叫出来,观众就已经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

  就这样的题材……这特么在线的四万多人都是谁啊?

  得无聊成什么样,才能看这种内核的主旋律网大啊?

  带着这样的疑惑,刘振洋接过了制片梁永军递过来的凳子,坐在了电脑屏幕之前。

  此时,屏幕中的剧情已经进行到了第二幕;

  完成了剧情背景的交代和黄记光这个故事主角状态,镜头随着他的视角进入到了阵地坑道。

  相比于外面的战壕交通道,这里阴暗压抑。但是对于战士们来说,这没有窗没有光,就连空气都仿佛凝固的坑道,却是难得可以放松的地方。

  昏暗的油灯下,从阵地上下来轮休的战士们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有的在为战友理发,有的在缝着军装上的破洞,有的窝在角落在补觉,有的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侃着大山……而回到了坑道的黄记光,则是趁着时间,给家里写起了信。

  准确的说,是在战友的帮扶下给家中回信。

  “娘,儿子近日接到来信,知道家中安康。虽然我这里目前有少许困难,请娘不要担忧。想咱在封建地主压迫下,过着牛马奴隶的生活,现在虽有些困难,是能够度过去的。然后……还是老样子,幸福的日子还在后头。你还想写点什么?”

  听着战友念着已经写下的回信,不识字的黄记光放下了擦拭着冲锋枪的破布。

  “再帮我问问家里土改没有。哥哥嫂嫂生产怎么样,还有小弟……小弟怎么样。我娘还说啥子了?”

  “哦、你娘问你仗是不是快打完了,问伱啥时候回。”

  “啥时候回……”

  中国式父母的关怀永远如此,明明这辈子都挂记深爱着自己的子女,但唯独一个“想”,一个“爱”却从不提及。

  信中的挂念仿佛是一把抓心的钩子,将读信人的思绪拉回了家乡;

  那是他在验兵入伍后在家里呆的最后一个晚上。

  半大的弟弟在唏哩呼噜的喝着米粥,瘦弱而慈祥的母亲在小口小口的嚼着硬馍。

  “吃啊,怎么不吃?”

  “部队要我了……我们明天就出发,先去三台县的十五军营地,然后转去东北,最后再去朝鲜。”

  母亲咀嚼的动作僵硬在那一刻,木桌上的烛光在她因瘦弱而显得很大的眼睛里闪动着。

  一同闪动着的,还有其他的东西。其中主要的成分是不舍和没有分别就已经开始的牵挂。

  僵硬的咀嚼,在长达几秒钟的沉默后才得以继续。

  然而这种咀嚼在此时此刻,已经脱离了动作原本的作用。不是为了细碎食物,而是压抑哽咽。

  “参军光荣……”

  老母亲放下筷子,将脸别了过去。

  “参军光荣……”

  慈母的背影在眼前浮现,然而现实的景象,却是坑道中疲惫的战友和克制着呻吟的伤员。

  “这仗肯定还没打完……”

  轰……

  坑道的颤动,闷雷般的炮响,划破了坑道内这难得的宁静。

  看着坑道上方簌簌落下的灰尘,青涩的战士扣上了军帽,拎起了擦拭好的冲锋枪。

  “告诉我娘,我得立了功再回去。不立功,不下战场。”

  拎着冲锋枪,那穿着略显宽大而不合身的身影走到了坑道的出口。

  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冷月寒星笼罩的战地,阵阵炸雷撕裂天空,轰隆炮声连绵不断。

  几十公里长的战线上甘岭阵地,成串成串的曳光弹,照明弹,信号弹在空中交织飞舞。

  炮弹的尖啸,闷哑爆炸声在山谷中回响不息。

  看着那真实到了极点的特效弹道,以及夜色中道道爆闪和被冲击波荡起的尘云,制片工作室中的几个制片人默默地看向了屏幕正前方的刘振洋。

首节 上一节 277/6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狂飙:高启强叫我京海教父

下一篇:开局准帝的我,激活诸天签到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