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八零:我有一个人生成长系统

重生八零:我有一个人生成长系统 第25节

第四十章 提议

植株上还有许多新发出的小丹参,这些都是经过沈驰种植术催生过的,长大后蕴含的灵气可不是山上挖的可比。

因有些丹参植株发得过大,一株可以分好几株,因而原先的地便有些不够种,沈驰只好挨着原来的地继续开荒。

桂淑珍洗完碗后也来帮忙,胡氏本来也要帮忙的,被沈芳拉回去了。

有了母亲帮忙,那些参苗很快就种到地里去了,沈驰去前院水井打了水来浇了,如今那井水被沈驰隔三差五的投放从丹参身上提取的草木精华,里面也暗含了一丝灵气,那水一浇到参园里,才种的丹参立时焕发出勃勃生机。

【开垦十平方参园,获得知识点八千,种植术熟练度加1000。】

刚浇完水沈驰就收到系统提示,等桂淑珍回去后,沈驰又悄悄把参园的参催生一遍,如今他种植术达到二级,催生能力又加强了不少。

忙完这些,沈驰便进屋刷他的知识点去了,他给奶奶开的方子并不完美,得尽可能多的刷些医理知识才行。

半下午的时候,沈长林果不其然的冷着一张脸气愤的回了来,显然是在大哥家受气了,不用说也知道肯定是沈驰的大伯妈又说了他什么。

不过沈长林回来的时候是跟刘祥仁一起回来的,刘祥仁叫了辆手扶来拉参,半路上碰到沈长林往回走,便顺道将他带了回来。

刘祥仁办事很有效率,不光付了尾款,沈驰要的药也带了过来。

“对了,我大哥说了,这药吃完了你们还要抓的话可以直接去县医院找他。”刘祥仁交待完沈长林便告辞。

沈长林千恩万谢的把人送走了,当下便拿出药罐就给胡氏煎起药来。

药在炉子上,叫了沈芳看着,沈长林则来到后院的猪圈旁,打算挨着猪圈再搭建两间猪舍,沈长林也知道要给母亲看病,光靠家里的那几亩地是远远不够的,得想办法发展副业。

沈驰出来做晚饭的时候看到父母在后院砌猪圈,心中一时间百感交集。如今奶奶生病,父亲大概是实在没办法了才会想到扩建猪舍吧。

沈驰一家并不是祁山村人,是沈驰的奶奶带着沈驰的父亲他们逃荒来此,祁山村四面环山,耕地少,土改的时候沈驰家因是“新来户”并没有分到多少土地,胡氏三十六岁守寡养大四个子女,其中之艰难可想而知。

祁山村耕地少,但荒山坡地很多,要想发展副业得想办法在这上面动心思。沈驰心中已然有了初步的想法,想着该怎么跟父亲提起。

进了厨房,沈驰开始做晚饭,或许是因为他的身材属性增加了不少,沈驰明显的感到自己的身体长高了一截,原先搭着板凳都显吃力的灶台现在踩在板凳上感到自己高出了许多。

晚饭做好,一家人围在桌前,因为得知胡氏病情,一家人坐在一起却没了往日的欢声笑语,总有些愁云惨雾的。

沈驰为了活跃气氛向父亲说道:“爸,咱家要想发展副业您去村里说说,看能不能把咱家屋后那片杂树林给承包下来,咱们可以在林子里喂鸡。”

后面那片林子有五六亩,能喂好些鸡。而且沈驰还有个想法,慢慢将那些杂树除掉,换上果树,他有催生技能,以屋后小树林为起点,慢慢向周边发展,到时一定能建成一座山村小农庄。

重生回的沈驰知道祁山村今后的发展,比如说嵩镇会在千喜年后被市里提上发展计划,打造成千年古镇,周边的旅游经济都会被带动起来。

前世因为袁三爷爷家的大儿子从市里带回一个老板,在祁山村投资兴建了一个化工厂,化工厂产生的电石灰直把整个祁山村腐蚀得寸草不生。

虽然祁山村刚开始确实得到了化工厂的一些好处,可后来嵩镇打造旅游名镇,祁山村因离嵩镇较近,化工厂也因污染太大而被市里紧急关停。

后来农乐发展起来,周围几个村子都吃到了这波旅游红利,唯独是祁山村因污染太重根本无法恢复而无人问津,村人这才后悔不迭。

化工厂的事还有好多年,不是现在操心的,不过想到化工厂沈驰就想起了孙涛他们汤孙村,还有上王、下王和刘家坝这几个村,他们也是没吃到旅游红利的。

不过他们没吃到红利的原因是他们村发现水晶矿了,自己把自己挖没的。

按下思绪,沈驰现在最要紧的,是想法子把自己家的经济发展起来再说。

沈驰的话给了沈长林很大的启示,当即表示明天就去村里问问。

一家人吃完晚饭,沈长林和沈芳也没了看电视的兴致,一家人便坐在院子里闲聊,入秋了,天气一天凉似一天,夜露降下,院子有些冷了,一家人正要进屋院子口突然响起了汽车的喇叭声。

沈驰一听便知道肯定是大伯来了,到院门口一看,果然看到大伯从一辆军绿色的解放汽车上下来。

“大伯。”沈驰见状忙开口叫道。

“诶,小驰,你爸他们呢?”沈长喜提着一个网兜径自往沈驰走来。兜里装着罐头和麦乳精。

“在家呢。”说着还朝屋里叫了声道:“爸,奶奶,大伯来了。”

这时沈长林还有胡氏他们都出来了,见到沈长喜,沈长林和桂淑珍都朝他问好道:“哥,你吃过晚饭了没有?”

“吃了来的,你们不用管了,下午长林到我那去说了妈的病情,我来看看。”说着便进了堂屋。

将东西放在桌上,沈长喜径自找了凳子坐了:“妈,您觉得身体如何了?”

“能吃能睡,你们不用担心。”胡氏笑着回道。

“我跟玉兰商量过了,把您送到市里大医院去作个全面的检查,您收拾一起我明天来接您。”沈长喜朝胡氏说道。

“何必花那个钱呢?就是上次在医院里给我医治的那个刘主任,今天上咱家收药材,他已经看出我是啥病了,也配了药,我看他的医术就不错的,先把药吃完再说吧。”胡氏忙婉拒道。

“病耽搁不得,早一天医治早一天好起来,还是去大医院再查一下吧。”沈长喜坚持道。

“查来查去还不是打针吃药,就别花那冤枉钱了,等我把这二十幅药吃完再说。”这次胡氏语气凝重,她每次一露出这个表情沈长喜他们就知道再继续下去她就要生气了,只得无奈的道:“那妈您一定要答应我,身体有什么不适一定要尽早告诉我们。”

说着拿出了一百块钱来递给沈长林道:“长林,这钱你先拿着给妈看病的,不够你再和我说。”

沈长林怕这钱是大哥瞒着大嫂给的,怕以后大嫂知道和大哥闹矛盾,便死活不肯接。

第四十一章 电视台的采访

沈长喜自是看出弟弟的顾虑,当即硬塞给沈长林道:“这钱是你嫂子让我拿来的,你嫂子这人就是刀子嘴,心还是好的,下午的话你也别往心里去。

我工作上的事情比较忙,妈的病我跟你嫂子也顾及不上,你和淑珍就多费些心,这钱你拿着。”

听到沈长喜这么说,沈长林这才把钱接了过来。沈长喜坐了一会便起身要走:“司机还在外面等着,回城也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我就不多呆了,你们好生照顾妈,有什么事情及时通知我。”

沈长林和桂淑珍立即起身去送,走到院子外,沈长喜又把沈长林叫到一旁,兄弟二人低声又说了半天的悄悄话,沈长喜这才上了车走了。

回到家中,沈长林伺候着胡氏把药喝了,那药里有沈驰悄悄放的草木精华,凭着系统,沈驰有信心这一世一定不会让奶奶早逝。

洗漱完大家都早早的去床休息了,沈驰则又看了两个小时的书这才上床睡觉,内息术打开不多时沈驰便进入熟睡状态。

第二天天微亮,沈驰便起术烧火做饭,吃完早饭先走了。

绕路去跟孙涛碰头,去了学校刚给大家讲了一半的故事,沈驰就被语文老师叫到了办公室。

原来沈驰参加县作文大赛获得第一名,县电视台的记者要来采访,要沈驰提前作准备。

沈驰没想到一作文比赛竟然余热还未散,黄老师起草了十几个问题,让沈驰背熟,如果出现上面的问题就叫他按照上面的回答,沈驰一脸无语的接了过来。

沈驰也没了讲故事的兴致了,拿着黄老师的稿子开始背了起来,以他如今的记忆力,只看一遍就记下了。

第一节课是语文,黄老师抱着一摞书进了教室,正是《小学生天地》。

《小学生天地》是八零后为数不多的课外读物,是学校给每个三年级以上的同学定的期刊,一个月一本,一学期要交两块钱。

书里的内容包括了数学典型难题的解题思路,优秀的作文以及一些科普小知识。

“这期的《小学生天地》里面收录了我们班沈驰同学上次参加县作文比赛时的获奖作文,大家课后可以看看。”黄老师向同学们说道。

同学们都朝沈驰投来羡慕的目光,沈驰脸上一热,顿觉不好意思起来,自己跟一群小屁孩比赛,总觉得胜之不武。

下课后,有老师来通知黄老师县电视台的记者来了,黄老师便叫上沈驰,跟他一起去了办公室。

这时候的条件还很简陋,沈驰跟黄老师来到办公室的时候,一个三十出头的短发女人正拿着话筒采访着校长,在两米处还有一台摄像机对着校长。

那女人沈驰在电视上见过,正是县电视台的新闻主持人。

见到沈驰和黄老师的到来,校长向女记者介绍道:“这位便是县作文大赛第一名的获得者沈驰同学,这是他的班主任黄老师。”

女记者简单的跟黄老师客气了一番,接着就向沈驰问道:“沈驰同学,这次作文大赛荣获第一名有什么感想?”

“首先感谢学校对我的栽培,正因为有了学校传授的知识,才让我有了在这次作文大赛上展现自己的机会。

这次作文在同的获奖,对我是一个激励,它将鞭策我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四个现代化而作出贡献。”沈驰将老师给的“标准答案”背了出来。

“沈驰同学很有抱负啊。”女主持人一句话直令沈驰心虚不已,接着那主持人又问道:“我听说沈驰同学是跳级生,现在在读五年级是吗?”

“是的。”沈驰回道。

“那你原本应该读几年级?”主持人又问道。

“二年级。”

“也就是说你跳了三级。”

“是的。”

“跳到五年级后感觉有压力么?”这个问题超纲了,并不在黄老师给的问题之内。

“没有,我的语文和数学两位老师平时对我很关心,有什么不懂的老师们都会耐心的给我出讲解。

就拿这次作文大赛来说,我们班其实还有很多作文写得好的哥哥姐姐们,我刚跳到五年级,黄老师很信任我,让我参加了此次的作文大赛,我想如果让我们班其他同学参加,也一定能获奖的。”沈驰的这个回答直令黄老师内心开心不已。

“还有我的数学老师段老师,他不光给我讲解课本上的习题,还给我做奥数题册,让我参加明年开春的奥数比赛。”沈驰接着道。

“沈驰同学真厉害,我们提前预祝沈驰同学再次取得好成绩,到时我再来采访你。”主持人一脸笑意的对主持人道。

“谢谢主持人阿姨。”沈驰小嘴跟抹了蜜似的,一旁的校长跟黄老师还有段老师听了沈驰的回答,脸上笑得跟花似的。

沈驰的礼貌也令主持人心中暗叹,她对着摄像机说道:“观众朋友们,我们在采访过程中校长和沈驰同学的老师们都给予了沈驰同学高度的评价,我们相信在党的春风的沐浴下,许多像沈驰同学这样的孩子们一定会茁壮成长起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祖国的建设作出贡献。”

随着主持人的总结陈词,这次的采访也进入了尾声,沈驰在老师的示意下离开了办公室,接下来是校长得陪着电视胎的记者们四处拍设龙泉小学的内部环境。

县电视台的采访,再度把沈驰推向了风口,一时间沈驰成了学校的风云人物。

采访结束不久,同学们也迎来了期中考试。

沈驰如今自学到初二课程了,要不是因为没课本,初三课程都已经学完了,五年级的题自是不在话下。

倒是孙涛对这一次的考试极为紧张,放学回家时孙涛对沈驰道:“我跟老师说要去你的班级,老师说我这次考试如果能考一百才让跳级。”

沈驰心中一动,暗道:“跳级哪是那么容易的,不光是考一百,还得会做五年级的习题才行。”

考完后学校放了一天的假,这时离沈驰的采访已过去了好几天,这天晚上,沈驰的采访终于在县电视台播放了出来。

首节 上一节 25/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球觉醒:开局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文娱:我的每一天都可以提炼演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