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全能大明星(天下第一白) 第1122节
事实上,这一个电视节目真的不需要看,只需要听就够了。
甚至,越是聆听,你越能感受到这一个节目的内涵。
可惜,越是优秀的人似乎越是被上帝妒忌。
强如功夫巨星的李小龙,又如风华正茂的邓丽君,都是早早逝去。
人们除了感慨再无其他。
而此时,当听到邓丽君的一封写给老师庄奴的信,却是又让大家如之前一般,只感觉邓丽君好像活过来了。
他们仿佛看到了初涉歌坛的邓丽君。
他们看到了哪怕就是已经小有名气,但却一直努力的邓丽君。
他们更看到了一个展现自己内心的邓丽君。
这样的一个邓丽君才最为的真实。
这样的邓丽君才最能打动人的心扉。
【最后还要告诉您,《甜蜜蜜》这首歌,是我录唱最快的,也是我最满意的。我这样讲,不是夸大我自己,吹嘘我自己。我另外的含意,是在表彰您的词填得太好、太完美,显而易见,您写词、填词的功力,已到了极高的境界。
好啦,就此停笔吧。
敬祝,您老人家身体健康!
您的学生,小丽于灯下……】
带着轻快的笑容,蒋勤勤收起了信件。
这般动作,仿佛如邓丽君提笔收信一样。
而掌声,早已在此时响起。
“读的真好。”
“听起来感觉很清新,邓丽君竟然称呼自己是小丽,哈哈哈,好有感觉。”
“是呀,听到最后邓丽君向老师问好的话,感觉邓丽君真的活过来了。”
“没错。其实这个节目还有一个看点,这个看点就是念信人的演技。不管是刚才的王耀庆,还是现在的蒋勤勤,他们在念信的同时都将自己当成了写信的人。也就是说,刚才王耀庆扮演的是李小龙,蒋勤勤扮演是邓丽君。”
“我也看出来了,演得真像。”
“你还别说,刚才差一些我都觉得念信的蒋勤勤就是邓丽君了。”
节目越来越为的有味道。
众人在品读书信当中,也越来越找到了感觉。
特别有一些还是邓丽君的粉丝,听着书信,差一些他们都忍不住的落泪。
“嘿,兄弟们,给大家推荐一个节目。”
“什么节目?”
“见字如面。”
“没听过呀,好看吗?”
“当然好看。”
“好看在哪,这个节目是干嘛的?”
“这是一个念信的节目。”
“念信?”
“对。”
“念信有什么好看的?”
“那如果念的是邓丽君的信呢。”
“邓丽君呀,我没兴趣,我又不是邓丽君的粉丝。”
“那如果念的是李小龙写的信呢。”
“我靠,李小龙的信……在哪,在哪。”
“赶紧转播到央视综艺频道。”
如此有意思的一个节目,不少看客却是自发向大众推荐了《见字如面》。
第935章 黄永玉VS曹禺
两封信,却是将《见字如面》的招牌打响。
这种招牌也给《见字如面》带来了更多的观众,不过,因为节目性质原因,暂时《见字如面》的收视增加的比较缓慢。
不过,令人欣喜的是,只要是看过《见字如面》的,却是大部分的观众都能留下来。
这也代表着《见字如面》的厚度。
就算是《见字如面》现在的收视一时上不去,但迟早有爆火的一天。
事实上,《见字如面》第一集还并没有结束。
在不少热心观众推荐其他好友一起观看之时,《见字如面》再次演译经典。
一封“蔡琴”写给前夫杨德昌的私信,一句“你怎么可以就这样走了呢”,成为一时经典。
当然,《见字如面》并不仅仅只是纠结于这一些娱乐明星。
在这一些娱乐明星之后,《见字如面》盯上了艺术大师。
先是王耀庆读了一封“黄永玉”写给“曹禺”的信。
接着张国立又读了“曹禺”写给“黄永玉”的回信。
两位都是国内文化界的艺术大师。
当年的黄永玉比曹禺年轻几十岁,是曹禺的后辈。但是,哪怕如此,在信中,黄永玉仍然无比犀利的批评了“曹禺”,在他的评语中,黄永玉如是说道:
【你是我的极尊敬的前辈,所以我对你要严!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你心不在戏里,你失去了伟大的灵通宝玉,你为势位所误!!!
从一个海洋萎缩为一条小溪流,你泥溷在不情愿的艺术创作中,像晚上喝了浓茶清醒于混沌之中。命题不巩固,不缜密,演绎、分析得也不透彻。过去数不尽的精妙的休止符、节拍、冷热、快慢的安排,那一箩一筐的隽语都消失了。谁也说不好。总是“高!”“好!”这些称颂虽迷惑不了你,但混乱了你,作践了你……】
曹禺收到信,作为前辈的曹禺不但没有因为黄永玉的批评而伤心,反而将曹禺写的信给装裱了起来。并且,也给“黄永玉”写了一封回信。
信中写道:【收到你的信。你鼓励了我,你指责我近三十余年的空洞,“泥溷在不情愿的艺术创作中”,这句话射中了我的要害!!!
我浪费了“成熟的中年”,到了今日这个年纪才开始明白。你像个火山,正在突突喷出白热的火岩,我在你身边,是不会变冷的。你说要写二十个剧本,如果我真像你举出的那种巨人,我是会如数写出的。不过,有你在身旁督促我,经常提醒我,我将如你所说:“不饶点滴,不饶自己……”】
黄永玉是谁?
可能不少人听过他的名字,但又觉有一些陌生。
黄永玉是中国画院院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他设计的猴年猴票,以及酒鬼酒包装一时家喻户晓,被画坛称之为画坛鬼才。
至于曹禺,那就更了不得了。
23岁作《雷雨》,25岁作《日出》,26岁作《原野》,31岁作《北京人》,被誉为是中国“四大名剧”,迄今为止,是中国第一代偶像级文青。
在信中,两位大师赤诚相见、披肝沥胆,听者无不热血沸腾,又陷入深思。
“我去,这信竟然还有这么大的听头?”
“被两位大师的两封信给震撼了,两人之间的情义以及心境令我高山仰止。”
“张国立的演译太神了,你这句话射中了我的要害……脑海里反复都在读这一句。”
“黄永玉也是牛逼,竟然这么直接。我不喜欢你解释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你心不在戏里,你失去了伟大的灵通宝玉,你为权势所误……连批评人都批评得这么有个性。”
“之前我以为读这一些明星的信很有意思,让我们有了回忆。但当听了这两位大师的信件之后,我才发现,这一些明星的信件只不过是开胃菜而已。”
两位大师的书信令一众看客暗呼过瘾。
他们没想到普普通通的书信,竟然也能产生如此激烈的火花。
他们更没有想到,仅仅只是听信,看信,竟然也能如看电影一样高潮迭起。
……
“台长,好消息,我们好声音的收视突破2个点。”
魔都电视台《中国好声音》剧组,后台技术员有一些激动的向台长汇报说道。
“嗯,大家辛苦了。”
听到收视数据,魔都电视台台长松了一口气。
好声音办了几届,虽说每一届不如一届,但好声音不愧是好声音。
哪怕就是一直退步,但收视仍然突破2个点。
他曾经想请莫白出山。
当然不是请莫白再去唱歌,而是去当导师。
虽然魔都电视台台长知道,莫白之前坑过他们,做节目做到一半就走了。
不过,这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