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251节

  方明澈笑道:“确实是老周一早许诺过的。说只是暂时和我们换一下,等英子寄钱回来还换回来。老崔眼看着黑市的价格还在涨,心头不舒坦也是有的。”

  方敏正好抱着方畅过来,听到九婶去银行居然是去换钱的,略有些惊讶。原来九叔、九婶真的还负债呢!

  之前九婶也时不时就要去银行,让她留家里看好畅畅。她没想到今天居然是去还钱的。

  嗯,找老家知根知底的人来带小儿子,林嫣从一开始就很放心出去办事。再怎么着,方敏不可能把方畅抱出去卖了。只要方畅愿意让她带就行。

  方敏呢,挺感激九叔、九婶给她做的学习规划,带小朋友的时候尽心尽力的。所以才来了几天,方畅已经很肯亲近她了。

  她觉得这个活儿挺好的,比起在家干农活真的不算累!她还能时不时推着小堂弟去天安门广场逛一逛呢。

  这马上要进入隆冬了,九婶又带她置办了厚棉衣。让她可以穿得暖暖和和的。

  平时给畅畅洗尿布、小衣服、小裤子,也是让她烧了热水,和冷水兑着用。比她冬天在自己家洗衣服,两手冻得更胡萝卜似的好多了。

  方敏挺乐意在这里待着的。她把方畅放回婴儿车,然后抬手把晾着的、颜颜的舞鞋收了下来。

  林嫣对方明澈道:“我看明年我开学了,让小敏就这么带着畅畅在家应该没问题。”

  让方敏11月底就来,自然是为了做个过度。现在这个过度做得就挺好的。

第181章 还想超生

  到11月15日,旅行社又分红了一次,方家又是2000进账。没到元旦还不用交个人所得税嘛,分多少到手就是多少。

  负责发钱的林嫣道:“我看啊,干脆元旦之后就先不要分红了?”

  她也考虑过要不崔老板那5000不急着还,先趁着还不用交个税当红利分了。但这么分开发放,税率并不比利率的差价高。就还是先还了崔老板。

  方明澈道:“可以啊,到12月15号再分一次。咱家一共到手6000,王家到手3000。正好本钱连本带利都拿回去了。等老王再过来,我和他说说。”

  王老爷子到手是2250,王德显扣除了垫付费用也有600多。只要不买房子、车子,这钱日常生活可以用得很滋润了。

  看来,房子、车子始终是中国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件啊!

  林嫣看看存折,很是开心。确实如明澈所言,旅行社的生意尤其是卖手工艺品的生意稳定之后,这上头的数字是越来越多的。

  废品站折子上她已经都转移到私人存折了,也是趁着元旦之前。就那天刚拿到营业执照,她就全部转存了。

  算上两个废品站过去一个月的利润,私人存折上这会儿两万多一点。其中两万存的三个月定期。虽然说现在想攒着买四合院,到时候一旦看上了说要用钱就要用钱。一旦取用,也是按活期算。

  但具体什么时候能有一栋适合的四合院并不清楚,就还是先存定期。要是三个月里用不到,不存定期就损失利息了。以后啊,凑够5000整数,她就拿去存三个月定期。

  这还只是私人存折。过去一个月没买什么大件,旅行社的折子上也终于有了30000。之前一度超过10万,那不是一次性买了三辆商务车、又拉了电话线,用得只剩万把块看家了么。

  这30000多里,也有20000是自家的。这么一想,林嫣整个人都透出快乐来。他们家算上资产,已经迈入了十万元户了。

  方明澈看着她笑笑,“暂时稳一稳,寒假的时候我要去上海,或者让玲子去纽约。内当家的,先别乐!”

  林嫣听明白了,寒假不是去上海开旅行社的分社,就是要去美国再搞一个驻外办事处。

  她道:“这么不断的开分设、新店,怕是前期一直会缺钱。万一中间有个什么闪失,搞不好就全葬送了。就不能小富即安么?”

  按照现在的规模,分红后一年20多万净利润。他们是怎么都用不完的啊!就算是要替两个孩子攒出国自费留学的费用都够了。

  方明澈道:“如果只想这样小富即安,我有必要和王家联手么?就开个英语辅导班慢慢做大,那钱也足够用的。赶上好时代,不想错过机会啊!另外,不管做什么生意,不形成大的规模都没有竞争力的。如果不是我们做大了,还能再摆出那个大碗茶摊么?我们现在不趁机立住脚,以后竞争大了更没有机会的。晚了,国旅完全恢复元气,或者其他私人的涉外旅行社也开起来,咱们可能就揽不游客了。至于你担心的问题,放心吧,不会的。政策不会再转向了!”

  是,现在看起来他们揽客还有优势,有一些游客甚至在国外就签订了合约;有一些游客落地后看到他们的招牌也会主动走过来,听亲朋说起过。

  但是这是因为他们暂时没有别的选择。自家算是趁着国有的旅行社没恢复、甚至旅游局都还没恢复,有个先发优势。但如果不趁机形成规模化,以后这个优势可就没了。

  他这么细细一说,林嫣也很快明白过来。

  “就是一旦踏上这条路,就要不停扩张嘛。不然以后跟庞然大物一样的国旅更没法竞争。”

  “前期是这样的,现在还处在增量阶段。就是要不断的增加分社、分店,形成规模化。”

  方明澈和王德显说12月分红后,暂时就不分了。

  王德显道:“可以少分一点嘛,譬如一个月分几百。这样就不涉及到个税,也不影响旅行社扩张的计划。哦,我忘了,你还有两个废品站呢。”

  “也行,影响不大。王爷爷的钱还是老往各地寄呢?”

  王德显道:“是啊,烈士的抚恤金是一次性发放的。看着丰厚,但如今物价也开始上涨了。而且,烈士往往是一家的顶梁柱、主劳。”

  王老爷子对于抚恤金怎么发放也没有决定权,只能力所能及的看顾自己的兵。尤其是烈属日子不好过的那种。只不过这样一来,经常搞得他自己紧巴巴的。至于王德显,显然也是觉得两口子的死工资不太够花。

  方明澈想了想,好像要等到1984年播放《高山下的花环》,全国观众受到震撼,组织上才把烈士抚恤金的金额变成了原来的五倍。

  如今,国库空虚啊!不空虚,那《个人所得税》法估计也不会这个时候出台。算了,他们都挣这么多钱了,也别尽想着避税的事。

  “那行,明年一月份开始,咱们一个月至少拿1200出来分。”

  这样王德显一个月就能领到100分红。相当于他们两口子收入翻倍了。

  “好!”

  方明澈提到寒假想去一趟上海,让他给找找关系。不是猛龙不过江,但强龙也难压地头蛇。地方保护主义如今可是很盛行的。而且,就光是有了熟人好办事这一点,也需要那边有关系。

  王德显点头,“交给我吧,我回去问问。我们老爷子的老战友是散布各地的。当然,这种打码头的事肯定用不着老一辈的。我去和他们的孙辈联系,到时候找人接待你。”

  王家的四成股份、三分之一的分红就来源于此,这是他的活儿。

  这事儿敲定了,王德显又道:“开春后,我也要去上夜校了。我预备请家教给我补课。你看请什么样的人最合适?”

  方明澈道:“那显然是请大一新生最划算啊。刚参加过高考,各科知识都掌握得挺牢靠。比请大学教授还要全面。而且,肯定比大学教授的课时费便宜。”

  这是最高性价比的选择!当初他给王德芳介绍朱文娟当英语家教就是因为这个。

  不过,朱文娟很快就怀孕了,孕期反应还有点大。所以,她没干多久,另外推荐了自己的室友去。王德芳今年高考时英语成绩补习得不错,已经顺利考进了军大。

  王德显想了想,“你说得有道理。我干脆就在你们北师大请个高考成绩不错的。”

  能考上北师大,成绩差不了。而且学师范的,更懂得怎么教学生。

  “那我帮你寻摸一下。”方明澈大二了。但他在北师大认识的人多,怎么都能找到合适的。

  不过,“你这是又有机会进步了?”

  不然,不用急着弥补学历不足的短板啊。而且,王德显也是高中毕业,这个学历如今不差的。

  王德显道:“三哥说,现在高中生还够用。但以后你们这几批大学生都毕业了,高中生就不够看了。他现在也是在军大学习,要拿文凭。我高考应该考不上,而且也没几年的时间去上学。就只能读夜校了。”

  王德志在部队考军大,比王德芳参加高考考军大要容易许多。

  “看这架势,你们王家第三代都在努力做大学生啊!”

  “是啊!国家如今重视教育嘛。反正弄个大学文凭,怎么都不吃亏就是了。”

  王德显和方明澈说完,回到秦家就让秦华拿半期考试的试卷出来看。

  秦华期期艾艾地道:“哥,你难得回来,别花时间给我讲题了。我自己听老师订正答案就好。”

  “谁要给你讲题啊?我看看你考得怎么样。怎么,不好意思拿出来啊?”

  秦华搓搓手,“考得,不怎么样。”

  王德显盯着她,“所以,八一节的时候才问我,你也去考文工团好不好?”

  文工团对文化的要求肯定是要低一点的。

  秦华讪讪地笑,“那你成绩也不怎么样啊。”

  她哥也是她爸托关系才勉强读完了高中,高中生更好安排工作嘛。那不然她哥怎么逃过上山下乡的?还不就是因为混了个高中文凭,然后被她爸塞到手工艺品合作社去了。

  王德显瞪她,“我现在就吃亏了。人家有大学文凭的,升迁都要快人一步。”

  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都还没毕业。据说只差半年,会干脆和78年那一批一起毕业。但是,他单位里有跟古之光一样的幸运儿,取消高考前刚好读完大学那种。

  这一次升迁,人家就凭这个硬条件力压众人。虽然王德显才升了副科不久,这一次本来就轮不到他。但升迁除了看工作成绩,学历也非常重要的印象可是让他很深刻。

  不然他也不会起心明年要去读夜大拿文凭,而且想在就要开始找家教老师给补课了。

  他和继父秦钊说了一下,秦钊也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他自然是希望女儿能考上大学的。

  “对,华华,你哥说得在理。你的成绩要考大学确实差了一些,家里给你找个高一尖子生辅导一下功课。”

  他们家两口子的工资加起来不低,继子每月发了工资还送钱回来。家里又没有多的孩子,肯定是花在秦华身上啊。

  刚才方明澈建议王德显请个大一的学生补课,他举一反三就给初中生的妹妹请高一的学生了。

  秦华哀叹一声,放学后和周日还要补课啊?

  王德显道:“你看人家颜颜,人家才五岁,每天下午都要去少年宫上课。”

  “让我去唱唱跳跳、弹钢琴之类的我也愿意啊。”

  王德显老娘道:“颜颜一年半以前就立志要成为大学生了。我看小丫头应该没问题,挺勤奋好学的。连邱老师都说晚年收到她做徒弟,值了!”

  如今这一片都知道,邱老师收了颜颜当关门弟子。虽然,他最初的出发点是因为他受了旅行社不少好处,又在旅行社正缺人的时候离开,有些过意不去。不过,教颜颜英语和日语,确实给了他莫大的乐趣。

  秦华道:“哥,我也想学英语和日语。如果不让我去考文工团,那我以后进旅游社也行啊。”

  王德显道:“你就不能想着上了大学,以后进旅游局啊?那方明澈看到你,也得赔笑脸。”

  当然,小方不是没机会当国家干部。但他说当大学老师更多私人时间。大学老师也是挺清贵的,求人的时候很少。但他还要继续做生意,以后见了旅游局的人,肯定得微笑交流。挣了再多钱都是这样!

  秦华耷拉着脑袋道:“既然你们已经决定了,那就按你们说的办吧。”

  王德显老娘道:“读书的时候苦一苦,以后工作了才能轻松些。你以为唱唱跳跳的容易了?”

  一二.九运动45周年纪念日,北师大会有纪念活动。方明澈也被选入了英语系的合唱队。

  他对着系上的文艺部长推脱道:“我五音不全啊,张嘴就跑调!”

  选进去了,就得用课外的时间参加排练。他一向是下了课就蹬着自行车回家的积极分子。

首节 上一节 251/3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庆余年开始,我在诸天当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