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249节

  方明澈摇头,“买到四合院,如果是现成保存好的,就让办公室的人搬过去。如今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挤了。出去带团了还好,如果都在办公室里,很局促。如果是需要收拾一下的,那就收拾好了再让他们搬过去。咱们一家搬华侨公寓去住。”

  林嫣对于住楼房也挺感兴趣的。毕竟是60年代修的最好的房子。如今除了那些大干部独栋的苏式别墅,就数华侨公寓的房子最好了。至少在林嫣的认知里是这样的。她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自家还能有住进华侨公寓的一天。

  就他们一家四口,住240平方的大房子呢!虽然是租的,也很好很好了。

  嗯,她刚刚还觉得折子上将有小两万很多,对比一下已经在涨的四合院以及难得有人肯出手的华侨公寓的房子,就不算什么了。

  天安门广场附近的四合院的价格不消说是很高的。正规一进院两百多平差不多要三万。华侨公寓的房子单价还要高些,240平的要四万以上呢。

  毕竟四合院还有不少,华侨公寓可就那一个小区、还是电梯的。

  至于这小偏院,明澈之前就说过腾给公婆以及进京读书的侄儿、侄女住。这个她没有意见,家里的钱主要是明澈挣回来的,这些都听他的。反正又不用和公婆住一个屋檐下!

  至于韩平和明成,他们如果要继续和自家公婆一起住也行。反正那个房间多半也是要空着的。

  又不是什么大户人家,还守着长辈、晚辈不同平起平坐的老规矩不成?这四九城那么多四合院被住成了大杂院,哪还守得了这么许多规矩?

  这么想着,林嫣也开始惦记起还没到手的四合院来。她手头的钱,再加上两辆商务车能抵押贷到的六万,可以选择的范围可就多了。

  第二天发九月份的工资、提成,林嫣这个出纳就出面了。她直接把方畅带去了办公室。家里有车,要带的东西可以都带上。

  婴儿车直接推进电梯,孩子她抱着。给人发钱的时候,就让畅畅在婴儿车里待着。五个月的奶娃娃,勉勉强强能坐一会儿了。

  她这个出纳,已经脱岗快一年。再不来上班,都快没有存在感了。不过,今天发的钱还是高翔昨天去银行取的。下次她自己去!

  小谢和她前头半月入职的人这次拿的都是24元的实习工资。这批人最先发,他们不涉及到提成。这一批人就一起进来,直接签字领钱,然后出去。

  之后就是涉及到提成的了。提成的比例是之前公布过的,海外销售额也给予了公布。这样的,早早的都算好了自己能领多少。核对无误,也是签字领钱出去。

  该发多少,高翔已经核算过三遍。林嫣自己也核算了一遍,确认没哪个人的算多算少了。这会儿直接照着数目发,也没人提出异议!

  最后才是领分红的。这次拿了3000出来分红,分到手的数目也比较大。林嫣看方畅睡着了,让韩梅帮自己看着点,然后开车去银行转账。她前些时日去把驾照考过了。

  她自家的存折带着呢。王家的分红直接全转到王德贤账上就成。

  韩梅就把自己手头的事情拿到小办公室做,一边看着旁边婴儿车里的方畅睡觉。心头默念道:你小子可千万别拉啊!

  大姑姐说,这么大点的婴儿是不能把屎把尿的,只能让尿布兜着、回头给换、给洗屁屁。她肯定嫌麻烦啊!

  但是,她如今端着姐姐、姐夫家的饭碗,得把小外甥伺候好才行。

  唉,她也开过大姑姐家的小货车去码头送货。但那是公事,大姑姐的自行车拿到办公室用,她如今可是上哪都开着车。

  算了,不能比、不能比。这要比起来,心态要失衡的。姐夫比林怿可好太多了!

  她要比,也是跟旁人去比,跟旁人比起来她还是算不错的。

  譬如说小姨家的秦娜,以前多有优越感啊。如今哪怕在她面前,还优越得起来么?秦娜虽然有正式工作,一个月能拿到百来块的高工资么?

  这可比自家公爹五级钳工的收入都要高不少呢。公爹一辈子最得意的,不就是自己的工资级别比车间主任还要高么。

  知道自己拿多少之后,老头子沉默了好半天呢。如今自己可不是那么稀罕他那个工作给自己去接班了。

  说起秦娜,韩梅都有些好笑。小外甥百日宴,她居然看上了姐夫的室友。人家那是大学生,能找你一个高中生?

  果然,事后她期期艾艾一说,姐夫直接就拒绝给牵线搭桥。

  “你还真是有眼光!郑兴爸爸可是副厅级。他爷爷,算了,他爷爷我就不说了。门不当、户不对,成不了的。”

  就连小姨都说,绝成不了的,别惦记。但是转头又问起姐夫其他的同学。

  “他们都说至少要找个大专生。要不,秦娜你也去复读一下?”

  哼,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大学生是那么好肖想的啊?韩梅正想着呢,就闻到了一股五谷轮回的味道。

  她看向一脸酣畅的方畅,“小祖宗,你怎么还是拉了啊?”

  她只能起身,把大姑姐带来的、专用的盆子、毛巾拿上,然后去盥洗室接热水。

  外头玲子看了道:“拉了?”

  “嗯。”

  “忙去吧、忙去吧,暂时不会安排你事情。”

  肖刚庆幸的看看韩梅背影,幸好表嫂在这里。不然这就是自己的活儿了。他低头继续打电话,给下一批游客定着入住的房间。

  等林嫣办好事回来,方畅已经被打理好了,尿布都已经洗来晾上。韩梅小时候就照顾过两个弟弟,这些活儿都能做的。

  林嫣抱着孩子笑道:“我们畅畅给他舅妈添麻烦了啊。”

  韩梅道:“小孩子嘛,吃喝拉撒都是自然反应。而且吃奶的,也不算臭。我兑奶粉喂了一次,按大姐你说的100CC,喝完了。”

  那奶瓶上还有刻度,很是方便。至于兑奶粉的开水的温度,是用手背测试。之前林嫣也细细交代过她。

  五个月了,得开始戒奶了。林嫣除了晚上那一道都喂的奶粉。

  韩平和方明成拿到工资和提成,按计划各汇了25块回去。

  这钱汇到,村里人都挺关注。没法子,现在就没什么个人隐私的说法。而且,当爸妈的也乐意向村民们显摆一下。

  嗯,这钱寄回来都是家里当家做主的人收着。农村是不兴分家的,要聚在一起干活、分配。所以这钱也就是两家的老头子拿着,然后再分一些给儿媳妇。

  “哟,这寄都寄了25块回来,到底明澈给他们开多少工资啊?”

  后面这个问题才是村民们更关注的。如果开得高,可以让自家儿子、闺女也去啊。都是姓方的,有义务拉扯一把。

  韩平爸爸道:“听说转正后是36块。”

  36块,好像就不太值得离家千里的去投奔了啊。

  消息传到方明澈家,方明华问打儿子,“你不是说大碗茶摊一天都能赚一二十么,就给人开这么点啊?”

  这小子从首都回来之后,学习态度可谓是大改。半期考试还没有考,但上个月底的测验已经双科及格了。

  方健道:“是啊,一天赚一二十。我去看了那么多天的摊子还能不清楚?别看卖的便宜,两分钱一碗。但客流量非常大,络绎不绝的。天安门广场,每天都好热闹。”

  天安门的客流量比去年,也是大了不少的。外溢到大栅栏这边,也比去年情况好。

  方明华道:“一个摊子赚五六百,只给韩平三十六,人家能依么?”

  方父道:“能不能依,同你也没关系。如果不是明澈搞到文化部给的营业执照,韩平自己能去大栅栏摆摊么?”

  “那老二也太赚钱了吧。这会不会惹来事儿,让人家说是剥削啊?”说到后面,他的声音压低了下去。

  老二不管怎么说,对他的儿女还是挺好的。他可不想他出事。

  方父道:“算了、算了。看你也是关心你弟,告诉你吧。韩平有提成!你不要在外头说啊,包括健娃说的一个月能赚五六百的事。这回头村里人知道了,咱家门槛都要被踩得矮一截。”

  方明华迅速反应过来,“不说,我肯定不说。我都没沾到的光,凭什么让外人去沾?能提成多少啊?”

  基本工资一个月净得三十多!要不是今年丰收了,收入远胜从前,也胜过这一月三十多,他都要不平衡的。但算上提成,他可能就比不过了。

  方母白他一眼,“你弟不是说了么,等田里收成稳定了,让你也去首都。他替你想想辙!还要接我们五个先去呢。你就安心在家先待着。”

  一旁袁淑芬没吭声,她也觉得老二不会亏待他们一家的。接侄儿、侄女去读书的话,她听得真真的。去了,那高价学费还不是只有靠人家。一个孩子一学年交200高价,三个可就是600了!

  不过,公爹还没最后决定到底要不要去呢。照他说的,健娃如今的成绩没必要去首都读高价。要等着康康念小学了再说。

  所以方芳才说,能不能早点去都取决于她哥嘛。

  老人家,还是有些离不了这土地。为了孙子的学业,离乡背井去投靠二儿子,这就是他的底线了。但总要让他觉得去得值!方健去了当最后一名,着实是没有必要。他幺爸也说了是要等成绩好了之后。

  方明华晚上睡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如果一个附设的大碗茶摊一个都能赚五六百,那老二一个月到底能赚多少啊?

  那大碗茶摊,如今应该是他最不值得一提的生意了吧?自己两口子外加二老在家累死累活,一年到头也就跟他这个茶摊一个月赚的差不多啊。

  这么一想,今年丰收的喜悦也是打了折扣。

  袁淑芬道:“你睡不着你躺着别动啊!干嘛搞得别人也不能睡?”

  “你说,老二一个月到底能赚多少?”

  袁淑芬道:“反正肯定不比一千少,搞不好有两千。”

  方明华坐了起来,“肯定不止。”

  “那不止又跟咱没关系。”袁淑芬知道小叔子的厉害。他愿意帮的是愿意帮的,自家可惦记不着别的。

  “明天我要更认真的学普通话了,你也好好学。别回头一到首都就让人发现咱是盲流,让驱赶回来。”

  “晓得了。”

  过了几天,方明澈往家打了个电话,让介绍一个勤快、爱干净、身体健康的小姑娘去首都帮带孩子。

  方父道:“行,我帮你寻摸、寻摸。你给开多少工资?”

  “包吃住30一个月吧。这是基本工资,回头逢年过节都再给个红包。红包大小看表现来。最好是读过书的,识字。”

  “好的,我知道了。”

  他回到村里就放了点风声出去,很快就来了不少自荐的。还有些想推荐娘家亲戚的。

  袁淑芬直接和人道:“想推荐娘家亲戚的就打消念头吧,我妈和我还想推荐娘家亲戚呢。”

  公爹的意思,如果方家的女娃娃想去,肯定是要优先她们的。

  那些人看看袁淑芬婆媳,还有纷纷跑来自荐的方姓小姑娘,也只好打消了念头。

  方父在来的侄女、侄孙女里挑了挑,挑中一个叫方敏的。方敏按辈分的叫方明澈九叔,今年16岁,初中肄业。

  之前想去大米厂上班,但没竞争过有毕业证的。那个岗位相当于是办公室打杂的,体力活儿她也不成啊。

  如今有机会去首都,方敏肯定是想去的。去给方家最有出息的九叔带孩子,至少不必担心上当受骗。

  方父道:“你九叔说,让你去初中考个同等学力证明。这样去了首都,还有机会念念夜校之类的。”

  小谢都在高翔的辅导下,把这个同等学力证明考下来了。不然夜校也不会收她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

首节 上一节 249/3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庆余年开始,我在诸天当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